分享更多
字体:

新国标引发人民币鉴定仪采购风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0 21:56 来源: 中国政府采购报

  本报记者 张静远

  日后,全国银行系统所有人民币鉴别仪都将逐步更新换代。与此同时,在银行专用人民币鉴别仪生产商中,“持证”的上百家厂家一年之内骤减到了32家。这是记者在日前召开的人民币鉴别仪金融行业采购与应用专题工作研讨会上了解到的。

  2011年5月1日《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GB 16999-2010)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新国标”采取先立标准再授权生产许可的办法,意味着所有生产银行专用人民币鉴别仪的厂家都必须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这带来了行业洗牌,引发了一次采购新风暴。

  “新国标”引发市场“多米诺”

  对于一个行业而言,作为提纲挈领的行业标准往往如北太平洋上的蝴蝶扇翅引发大西洋飓风一样,可能会在供应商群体中引发一连串重大变革,且这些变革彼此相互影响,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新国标”要求所有产品必须重新进行生产许可授权,引发了全行业重新洗牌的第一个风暴:一方面,依据“新国标”要求,低于4项鉴别标准的鉴别仪将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一些新厂商将可能通过获得认证进入银行采购市场。据悉,目前有32家生产商的相关产品获得“新国标”生产许可证,而以前该类厂商数是100多家。

  除了入围压力,“新国标”带来的高技术成本还在入围厂商和采购人当中引发了价格争议。“在这狭长窄小的市场竞争中,卖方是弱者,角逐残酷。”货币专家陈宝山如是说。温州金融设备行业协会会长厉以光、金融机具专家黄武扬致力于倡导先保护行业后开放市场的采购方式。他认为,如因压价导致残次品进入市场,引发假币事故,对银行信誉将产生重大打击,供应商与采购人一损俱损。高立文告诉记者,黄武扬的担心不是没有依据,据他观察,“新国标”实施后,人民币鉴定仪的成交价从以前的一两千元陡升到四五千元,但利润空间却远不及从前。与此同时,行业政策及业务管理方面的与会专家孟建华则认为人民币检测仪价格突然增长到原来的3倍以上,采购人的感受与承受力应当得到供货方的考虑。

  采购方呼吁尊重市场规律

  高立文相信市场会平稳过渡。

  高立文的观点在孟建华那里得到了证实:“需求这么大,真的很难下决心一次替换掉”。江苏是货币流通大省,据统计,全省有68800台柜面点钞机和11400台银行业提供的其他网点点钞机。目前市面的总体趋势也是逐步替换,平稳过渡。

  质检专家宋丹玫告诉记者,产品生产许可的重新授权可能未必引发飓风效应:一些旧鉴定仪的生产许可证尚未到期,不能为其颁发新证,但这些产品如果要参与银行系统采购,可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出具产品认证,证明其产品符合“新国标”要求。这样也可以对转型期的市场起到缓冲作用。

  就目前“新国标”实施一年以来的行业讨论来看,其热点落脚在供求双方的价格博弈上。然而,中国金融学会金融采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建华认为,讨论价格是个伪命题,“价格应当由市场决定。”他认为,这项新标准下的新产品,其价格应当交给市场去判定,质优价廉、科技含量高的自然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据悉,江苏省下一步将制定江苏金融机具管理办法,并使用金融机具使用效果通报制度,以此规范市场。

  中国金融学会金融采购委员会秘书长曹衍楠也谈到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上各方专家的充分讨论推动相关业务良性发展:“人民币鉴别仪的采购与使用对于金融机构业务具有重要意义,“新国标”的制定和应用将对人民币鉴别仪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次研讨会的要义在于希望通过讨论,对金融机具的采购与应用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金融采购面临新挑战

  事实上有一点可能被与会专家所忽略,那就是紧随市场震动而来的后续采购。

  如此大批量的更换潮必然引起市场涌动,但如何把采购工作做好,“新国标”也带来了采购技术层面的挑战。

  首先是评标标准的设定,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其次是评标方法的选定,新的市场“准入制”改变了市场格局,带来了市场竞争度的变化,从会上有人指出价格上扬、利润降低的情况来看,如何采购到令人满意的产品是横在金融采购部门面前的严峻课题。

  那么这项引发了行业采购风暴的“新国标”到底如何扇动金融机具行业的翅膀呢?答案是:第六代人民币印发以来,实体货币管理面临跨时代的变革。

  “从此,人民币鉴别仪将睁开眼睛,看到每一张经鉴别的人民币面貌。”北京新岸线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万成凯博士告诉记者。据悉,“新国标”要求点钞机具能够通过多种功能全面“看到”钞票全貌,对比被测钞票与真钞的偏离程度来辨识其真伪,实现了“以真辨真”的验钞新境界,而此前人民币鉴别技术的主要方式是“以假辨真”:对纸币提供的某一项或某几项常用机读防伪特征进行辨别,验钞工作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货币专家陈宝山认为,即使日后货币改版、技术提升,“新国标”同样适应。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