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教育投入与结构调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1 01:2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尽管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即便是调整之后,也达到8%,但我们为何总感到不放心、没底气?而欧美等国家,只需实现2%~3%的增长,就欢欣鼓舞了?

  这一方面当然同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基数低,因而期待高有关;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原先的增长模式难以持续。靠大资金、大项目拉动的增长,除了资源和环境不能支撑外,也给人一种虚胖的不安全感。

  这种虚胖,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经济的成绩主要体现为数字,主要体现在量的增值而不是质的提高上。

  从根本上来说,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在于技术突破和制度创新,来自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又以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为前提。

  我国教育投入占GDP比重长期低于4%,低于世界4.9%的平均水平,甚至比欠发达国家4.1%的水平还低,跟非洲差不多。教育的长期欠账,早晚要偿还。其负面影响,正在目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调结构的过程中显现出来。

  经济结构调整喊了十多年,增长方式转变也一直在说,为何就是转变不过来?跟教育投入短板有很大关系。

  笔者在跟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中小企业交谈过程中,一些企业主非常困惑,他们不明白,调结构到底要调什么?没有技术,没有人才,企业转型和创造高附加值谈何容易?机器要向人买,设计要向人买,所谓调结构,只能是关闭或者转移到其他地方。

  有些企业主还抱怨,在整个社会劳动力水平处于低水平阶段时,谁先花钱培训工人,谁先倒闭。一些花大量资金和时间培训工人的企业,如果在工资水平上不提高,很快会被其他企业挖走。

  这就是中国调结构和转方式的瓶颈所在。教育投入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里的教育不仅指高校教育,还包括对大量工人的培训。我们应该警醒,在只关注眼前增长的时候,却不知教育是为更长远的增长积蓄力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