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力推“三新”模式重振经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1 13:29 来源: 商务部网站在遭遇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地震、海啸、核事故等复合灾害之后,日本政府为顺利实现经济复苏,调整国内产业政策,制定新产业振兴政策成为治理经济的重点。
应对“产业空心化”对策发生变化
首先,日本政府认识到,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与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成为阻碍经济正常增长的主要矛盾,国内经济复苏正面临严峻形势。2011年9月,日本经济产业省的产业构造审议会明确指出,当前有六大矛盾阻碍着日本的经济复苏:它们是日元汇率高涨、过高的企业税、新兴国家的低工资、环境制约因素、对外经济合作的滞后以及产业发展的困境等,俗称“日本经济的六重苦”。“六重苦”中,产业发展的困境被视为经济复苏最主要、最为棘手的矛盾。
由此,重新规划日本国内的产业结构,制定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成为日本政府调整传统产业格局与模式的现实落脚点。现实是,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与当前日本国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等现实情况渐行渐远,二者之间所暴露出的隔阂、差距亦愈发严重。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唯有选择走“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发展路线,提升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日本总体产业布局中的比重与地位,并借以推动日本的内需增长与经济复苏。
由于对经济发展基本矛盾的评估发生了变化,日本各界对于当前一些经济现象的认识也相应改变,其中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从日本的政界到经济界正在重新评估“产业空心化”的动因与影响,基本形成了共识。当前日本国内多数意见认为,本土企业向外转移的大势无法逆转,政府如果刻意进行阻止,最终可能得不偿失。但是,有效控制企业外移的速度与节奏,防止核心技术和重要产业外流,是政府经济治理工作的当务之急。由此可见,日本政府在认识并应对本土企业外移问题上改变了以往“严防死守、尽力挽留”的僵硬态度,巧妙利用弹性生存法则,鼓励并协助部分企业通过外移生产基地以谋求新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政府在此问题上的态度转变并非单纯遵循市场规律,任由本土企业自由外移发展,更不是完全放弃对国内产业发展的指导,而是进行了“由守转攻、明退实进”的战略转折。通过疏散及分流部分落后企业及产业,既减少了下一步产业调节政策的适用对象,提高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和政策应用的普及性,同时亦能降低新政策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机会成本流失,实现经济政策上的新增利益最大化。
“用技术创市场”的理念逐步成型
其次,日本政府对于未来产业的战略规划与发展格局的想法逐渐趋于成熟,“用技术创市场”的崭新理念逐步在经济政治社会中广为传播。实际上,日本国内已经基本形成了“新市场、新产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即借助新兴产业的潜在发展空间创造全新的国内、国外市场需求与全方位的竞争环境,并以此谋求经济在全新领域的增量发展。比如,尽管福岛核事故的波澜尚未退去,日本政府仍坚持不懈地在东南亚及中东地区等海外市场积极推销核能发电技术,希望通过核电站的帮建与核利用技术的出口,实现真正意义上“技术创市场”的战略目标。同时,海外市场的新生需求将有效替代停滞、倒退的国内市场,并为日本核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注入新的兴奋剂。
此外,作为政策所瞄准的重要产业对象,日本将强化在健康护理产业、新能源产业、创新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中的资源投入,力求通过上述产业的外延空间拓展与合理的市场化操作,创造出规模性的有效市场需求。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大企业主动承担了政府产业政策试金石的责任。例如,在石油等战略能源愈发紧缺的今天,日本的丰田、本田等主要汽车生产商纷纷投入巨资研发电动汽车,同时,先于其他国家的竞争厂商实现了电动汽车的规模性生产并投放市场。
日本政府还巧妙利用国内产学研合作体系的科学运作,成功研发出无需使用稀土原料的汽车发动机,不但缓解了日本汽车制造业因稀土资源紧缺而长期存在的忧虑,也为在新一轮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竞争中胜出埋下伏笔。
特殊政策支持“技术密集型”企业
第三,日本政府灵活运用各类软、硬措施,综合性地推进“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发展道路。就硬措施方面来说,政府加大了对于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政策倾斜,不但沿用了优惠税收政策和直接资金补贴等传统产业扶持政策,同时积极协助并指导新产权关系的建立。甚至在个别案例中,与其说是“政策扶持”,毋宁说是“政策扶植”,因为许多政策补助的直接对象就是企业生产的雏形环节——技术研发。
为此,2012年4月27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了关于“推进创新基地建设事业”的补助金政策,从206项申请中挑选了较具代表性的51项申请计划作为政策补助对象。日本政府专门在2011年度第三次补充财政预算中批出265亿日元,用以更好地服务于此项政策的实施。此外,日本国会适度修改了《租税特别措施法》,其中延长了适用于研发领域的税收优惠制度的有效时限,并扩大了专为促进节能减排型生产投资的税收优惠制度的适用范围与规则设计,如新设太阳能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的加速折旧制度等。此外,为了应对“地球温暖化”问题,在未来五年内分三次逐步提高石油及石油制品、煤炭、烃等商品的消费税率,以促进新能源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由此可见,促进技术研发是此轮新产业政策的主要目的,此轮政策扶持的重要对象就是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
除了直接参与或指导新兴产业的结构调整之外,日本政府亦加强了政策指导等软性措施的实施力度,主要的针对目标就是国内广大的中小企业,因为后者实际上是海外转移的主力军。日本政府通过发布经济白皮书、经济形势预测报告、企业海外生存状况调查等种类繁多的政策评估与建议,间接性地鼓励国内的中小企业走出国门,深入到海外市场的第一线。例如,日本通商产业省最新公布的2012年版《中小企业白皮书》明确强调,为了应对内需减退和震灾的负面经济影响,日本中小企业需要直面的难题包括客户的流失、开拓海外销路以及开展新业务等。政府希望通过此举,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发挥自身潜能,赴海外谋求发展。此外,日本政府还针对性地制定了特别折旧会计制度,缓解中小企业技术升级与资本补偿之间的矛盾,以帮助其加速设备更新、技术升级。
未来的产业发展模式注重“三新”
综上所述,日本政府的新产业政策可以归纳为:积极发挥创造性产业的潜能,扶持成长型产业的发展,调整衰退产业的比重。可以预见,在技术密集型产业政策的积极影响下,未来日本国内的产业发展模式将更为注重新产品、新服务以及新市场的创造。同时,企业间并购的案例将逐渐增多,个别生产的大型化、集中化趋势将更为明显。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有利于生产、研发、销售等资金的灵活调配,公司治理、企业管理逐步趋于规模化、高效化,同时也能有效增强抵抗外部竞争的实际能力。当然,作为与硬件条件的相匹配,注重培养适合于新经济发展条件的重要人才,在人力资源的软件上保证日本国内产业转型的通畅与顺利,亦是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作者单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文汇报201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