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拐点在预调微调中诞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4 01:56 来源: 金融时报每周金融观察 记者徐绍峰有些日子不能被轻易忘记,比如,4月23日。
这一天,欧洲各大股市大跌,而A股却不为所动,上证综指全天顽强上涨17.98点。这是股市基本面变化在同一日产生的大相径庭的反应:这一天,欧洲股市受投资者担心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果和荷兰内阁辞职可能增加解决欧债危机不确定性的影响,出现大跌,事实上,欧元区基本面确实不容乐观,其4月份制造业PMI创下三年来新低,由3月份的47.7降至45.9,而当前种种令人不安的迹象,更让人担心全球再度面临金融海啸回潮的风险;相反,中国股市却因宏观经济政策预调微调预期的确立,市场信心明显增强,制造业PMI指数从去年11月份的阶段性低点49连续5个月回升并创出13个月新高,4月份PMI为53.3,比上月升0.2个百分点,显示经济增长呈现趋稳向好的基本态势,而股市也在连续上涨后再下一城,俨然成了全球资金避险的金融港湾,甚至有人放言,A股牛市因素已开始发酵。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的两种不同市场表现,背后既有欧债危机变数增加,让欧洲股市走势飘忽不定,更有中国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前瞻性预调微调,让进入2012年的股市一扫颓势、一改疲态。这种去年很罕见的走势“背离”,在今年似乎正在成为常态。
尽管中国股市早在年初就提前于基本面变化出现了拐点,但中国经济拐点的出现和形成,却来自其后宏观经济政策的一系列预调微调的支撑。可以说,正是中国政府顺应时势的前瞻性预调微调,才使得中国经济在持续减速后止跌企稳,资本市场也因此获得了信心。
“预调微调”最早开始于去年底。2011年10月24日,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国内经济发展面临新情况、新变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天津调研时指出,“要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显然,在中央的全局性决策中,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在宏观经济政策“预调微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紧密呼应中央的决策部署,2011年11月16日,央行在其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并在11月30日果断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此后,央行多次表示,2012年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在最新发布的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再一次强调,下一阶段将“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呼应货币政策报告表述和4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继今年2月24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5月12日,央行再次宣布,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自去年底以来采取的一系列前瞻性预调微调措施,贯彻了中央精神,适时适度释放了流动性,改善了企业融资环境,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确保了经济的平稳增长。同时,这一系列预调微调措施也改变了股市预期,沪指年初创下的2132点,成了迄今难以击穿的“钻石底”。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012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8.1%,创下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新低,经济增速下滑幅度超出预期;与此同时,潜在经济增长力也在下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同比仅增长7.4%,企业的亏损面升至20.4%,实体经济下行趋势明显。为了确保经济平稳增长,在央行预调微调货币政策的同时,一些部委也纷纷通过政策“预调微调”,共同构筑政策合力:有消息称,住建部正在研究将目前针对首套住房的阶段性优惠政策常态化的可能性,并表示,一旦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过快,就可能将储备政策推出;发改委官员不久前也表示,对微观层面反映出来的困难和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针对问题,正在研究加强预调微调的一系列相关措施”。
不仅各大部委在行动,中央的政策预调微调力度也在加大。国务院不久前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指示,将小微企业减税延长到2015年。通过减税,为小微企业减负,为经济增长增添活力。
多部门的预调微调所带来的流动性改善、出口环境恢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钢铁、汽车、铁路等的行业反转,已经让实体经济走到了回升前夜。不少部委人士给出了一季度经济筑底,接下来将平稳小幅回升的判断。一些专家也认为,中国经济一季度已见底,第二、第三季度会有回升,中国宏观经济拐点已现。宏观经济拐点的出现,无疑将改善股市基本面,增添投资者入市信心。随着房地产股、商业零售股、汽车股、矿业股等的渐次走强,年初出现的股市低点正在不断改善的基本面支撑下,成为股市由熊转牛的重要拐点。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4月CPI同比上涨3.4%,虽较3月份3.6%有所回落,但仍处高位;央行在今年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表示了对通胀的担忧,因此,虽然5月12日再次宣布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全面放松,仍属央行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下针对具体流动性状况采取的“预调微调”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