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艺术与金融需要跨界 而非对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5 10: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原题:艺术金融:艺术与金融需要跨界不是对立
作者:西沐(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主笔,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使艺术金融一步步地走进人们的视野。人们关注艺术金融发展的同时,深感艺术与金融的发展很难同步,或者说,要让艺术金融自然地完成行走,尚需更多时日的调教。因为,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能将艺术与市场挂上钩已是不易,今天又要将艺术与金融整合在一起,在一些人看来,不啻于“胡闹”。看来,让艺术与金融来点时髦的跨界,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我们今天面对的现实是,艺术与金融的跨界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已难以回避。
首先,艺术金融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金融市场,它包括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债券市场及产权市场等五个子市场。然而,在中国,除了证券和房地产市场以外,其他三个子市场都未形成较大的发展规模。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逐渐成熟及艺术品投资回报率的逐年增长,艺术品金融化的呼声不断高涨。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为金融市场的第六极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多的是一个进程,即艺术品市场不断金融化的进程。艺术品与金融牵手在西方社会早已屡见不鲜,但在中国却是初露端倪。艺术品金融化的实务运作也意味着一种变革与出新,过人的勇气、敢于突破禁区的观念意识与创新精神不可或缺。但是,现在还有人认为,艺术品金融化意味着艺术遭受着金钱的裹胁。事实上,艺术品金融化的最重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在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过程中,资本的关注与聚集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金融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各类艺术品投资资金的规模以超百亿,已经形成了一批颇具经济实力与市场运作规模的投资机构,特别是广大的金融系统也在积极探索与试验艺术金融的发展问题。可以说艺术金融正在成为投资领域的一个比较热的关注点。虽然,从目前来看,艺术金融的规模还不大,发展上不成气候,但这并没有阻碍被业界称之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金融业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其次,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需要金融化的推动。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过程正在成为艺术品市场的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推动力量。我们知道一个市场的发展,最为主导的根本力量是需求,即来自消费市场的拉动力量。对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来说,艺术金融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是有效整合、发现、发掘市场需求与消费的重要机制与手段。艺术金融的大众化、规模化与社会化是其产业发展的基础,其中大众化是产业发展的灵魂,没有大众化就没有现代化的金融产业,同样,没有大众化就难以产生艺术金融及其产业,大众化是实现艺术金融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整合性入口;规模化是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的保证。可以说在艺术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及金融产业化的过程中,规模化的实现更多地是通过艺术资源非标准化向标准化、产业化的过程中实现的,无非是实现的基本支撑与手段是依赖的金融服务机制与支撑服务体系来实现社会化基础,艺术金融的发展需要社会体系与体制的支撑,特别是法律法制、成熟机制的保证及相应社会文化的包融等。
艺术金融在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就是,市场的潜在需求与现实的购买力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而跨越这一鸿沟的重要推动力就是艺术金融业的发展。
据《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的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额大约在200多亿元人民币,2010年,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额就达到526亿元人民币,而到了2011年,这一数据则达到了1050亿元人民币。当人们看到这一迅速增长的市场的同时,可能忽视了一个更为惊人的事实,那就是根据国际经验,按照社会资产财富所计算出的6万亿之多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潜在需求额。经测算,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总成交额大约为3600亿元人民币左右,这一数据包括了拍卖、画廊、网上交易、博览会及私下交易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3600亿与6万亿的差距,需要用新的理念、机制、平台与手段与弥补与衔接,而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是我们已经看到的最为有力的推动者与实现者。所以,我们一再强调,艺术金融在推动艺术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意义就在于此。
第三,市场特别是资本已经或正在参与艺术品价值构建的过程之中。中国艺术品市场面临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要产生变化与变革的时候了,这不仅仅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期待,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不断发展的一种内在的客观需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面临重要的转型。转型不是一种理念,而是一种实际运营的过程,这种过程的发生需要条件、环境及内在动力的支撑。
其中,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壮大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最为直接的重要推动力,这不仅表现在资本的参与可以不断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张,更为重要的是,在资本理念的推动下,收藏文化及其市场运作的规范与秩序都将发生重要的变化,甚至说都将走向一个全新的范式,这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转型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中国艺术品市场价值观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不断达成价值构成取向的一种融合与统一,而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的融合与统一,这是资本之所以能够通过市场过程参与到艺术品价值建构过程的一种理论上的基础。
事实上,作为资本,它不论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在什么样的领域呈现出什么业态,都不会改变其基础的本性,那就是在一定的时空状态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资本的这种扩张本性,会导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构建过程:资本的价值取向与艺术价值取向相背离;另一种是资本的价值取向与艺术价值的取向相融合相一致。前者的情况会导致艺术品价值构建与整合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反映在艺术品市场过程中,就是失范与市场秩序的混乱,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就有这种现象的发生,有的时候甚至还很严重。后者的情况则会有利于艺术品价值的构建与整合过程的进行,也正是由于资本价值取向与艺术价值取向的统一,也会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还要探讨相应的价值取向整合机制,其中文化的资本打磨与资本的文化打磨是重要的两个方面。总之,资本参与到艺术品价值构建过程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我们研究与分析这个过程,就是关注并正视这一问题,让资本更好地发挥其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重整与推动作用。
第四,金融参与艺术金融产业,急需文化与艺术的打磨。对于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如何发展,还有不少问题在困扰着我们,需要深入而又系统地思考与研究,其中,关于艺术品资本,特别是艺术资本文化性的表现与形成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艺术资本的形成,辩证地看,一方面是资本的文化取向及其价值立场的形成,另一方面是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其资本取向及价值运作也在产业化过程中逐步成熟。事实上,这是一个双向打磨的过程,即文化需要资本的打磨,同时资本也需要文化的打磨。对于前一个进程,我们的研究及其实践已经很充分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用“过火”来形容。因此在这里,我们更多地来关注资本的文化打磨的问题。
虽说资本与文化都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但在具体的社会生态中,两者却有着不同的呈现状态与运作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文化产业的不断兴起,以及艺术品资本市场的不断壮大,资本与艺术、文化的对接及碰撞,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这是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背景与前提。
>>>点击查看西沐更多观点
更多精彩访谈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