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为了人民的碧水蓝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8 04:53 来源: 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郎 冰

  走进孟祥民工作过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绿树蓝天,微风拂面,备感怡人。当地人说,这是“绿油油的地,蓝盈盈的天,碧波荡漾绕淄川,空气清新净家园。”

  然而,昔日的淄川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黑乎乎的地,灰蒙蒙的天,脏水淌满臭河滩,噪声异味齐上阵。”

  同一个淄川区,不同的两个顺口溜,映照出这个老工矿区环保事业的优异成绩。为了再造一个秀美淄川,当地许许多多环保工作者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孟祥民,这位忠诚的环保卫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生死之间,他选择坚守

  2年零9个月,如果生命从此开始倒计时,我们会怎样度过?

  怀揣癌症诊断书,淄博市环保局淄川分局监察大队一科科长,共产党员孟祥民选择了坚守岗位。这是个艰难的选择:家里年老体弱的双亲不能没有他这个儿子,懂事年幼的爱女不能没有他这个父亲,善良贤惠的妻子不能没有他这个丈夫……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驱使着这位山东汉子,将自己有限的生命献给了造福人民的环保事业,在平凡中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孟祥民生于山东一个农民家庭,18岁入伍,15年的军旅生涯,将他锤炼成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部队培养出来对党、对人民高度忠诚负责和强烈的使命感,伴随并影响着他的一生。1996年,33岁的他转业到淄川区环保局工作,由于勤奋好学、作风过硬,很快便熟悉了环保专业,一干就是15年。

  在同事们的印象中,孟祥民朴实低调、严细认真、果敢刚毅、疾恶如仇,最大的特点就是每天都很忙,节假日也难得休息。就连大年三十的晚上,还在参加全市的“零点行动”,严防不法企业偷排偷放。单位每次“夜查”行动后,孟祥民都会安排大家白天休息,自己却继续上班,处理繁杂事务。大家都把他这种工作劲头叫做“5+2”、“白加黑”。

  监察工作常年在外奔波、生活饮食极不规律,渐渐地孟祥民的身体吃不消了,长期出现便血情况。2008年10月,疼痛难忍的他不得不找到医生,经过反复检查,诊断书上写着“结肠癌”,必须赶紧做手术。

  此时正值环保专项行动,环保形势非常严峻,人手少、任务重、责任大。容不得犹豫,强烈的使命感促使他把诊断书一塞,径直回到岗位上,并嘱咐妻子不要告诉任何人。说起这事,直到现在妻子刘爱清还忍不住感慨:“可惜了,如果当初他能早点儿治疗……”

  随后的一段日子里,孟祥民开始了与病魔的赛跑,工作更加拼命,恨不得一人干出三四个人的活儿。经过两个月的艰辛职守,专项行动成绩斐然、告一段落,孟祥民这才拿出诊断书,平生第一次向领导请病假。局里领导们都震惊了。

  手术后,医生告诉他爱人:癌细胞已经扩散至肝脏,进入晚期,生命长不过半年,短也就3个月。但仅仅休息了50多天,孟祥民就拖着瘦弱的身躯重返岗位。他对领导说:“环保工作很有意义,很多人想出力还没有机会呢!人总有一死,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能活一天,就让我干一天吧,这样心里也踏实!”

  面对生命长度与厚度的悖论,环保卫士孟祥民选择了后者。凭借超人的毅力,对环保事业的忠诚热爱,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仍鼓足全身力气告诉妻子:想活着,还想工作……这是一名忠诚共产党员的最后心愿。

  孝妇河治理,他竭尽全力

  孝妇河是横贯淄川的母亲河,也是山东省控重点河流。沿河众多企业废水排入河道,断面水质一度全省落后,气味呛人,周围居民苦不堪言。经过大力治理,水质虽大有改善,但有很长一段时间孝妇河的水是黄色的,一直无法查出污染源在哪里。

  2008年7月,孟祥民和同事们经过长时间仔细排查,目标最终锁定上游的一家矿山企业。孟祥民靠着扎实的业务知识断定,极有可能是排污口的管道出现渗漏。现场年纪最大的孟祥民,只在腰上系了根绳子,就跪着爬进了直径不足一米,腐蚀斑驳、臭味难耐的污水管道。过了一会儿,泥人般的孟祥民终于从污水口钻了出来,一脸兴奋地告诉大家,根源找到了,应该是渗漏!

  经过整改,孝妇河的水不再黄了。同事们都说:“孝妇河能治理到现在这个程度,有着老孟的心血。”

  2010年1月,山东省提出2010年年底完成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水质达标,恢复鱼类生长的奋斗目标。淄博市环保系统迅速行动。此时的孟祥民因超负荷工作,身体透支,正在领导和医生的坚持下住院治疗。得知专项行动消息后,他立刻出院找到领导,语气坚决地说:“我请求参加这个行动,我对孝妇河排污情况比较了解,能撑得住!”

  就这样孟祥民和同事们沿河徒步走完孝妇河淄川境内近30公里河段。那几天太阳特别毒,地面温度已高达40多度。身患绝症的孟祥民,拖着病弱的身躯,坚强地支撑到最后。每天中午,还和大家蹲在河边的空地上,勉强吃着盒饭。市环保局局长李洋在淄川现场见到孟祥民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通过仔细排查,局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全面治理孝妇河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美丽的孝妇河沿岸鸟语花香,河里鱼虾重现,不时地还有野鸭、天鹅嬉戏。祖辈居住在孝妇河岸边、污水处理口看门人李敬德大爷告诉记者:“这里曾经臭得我差点儿搬了家,如今河水由浊变清,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