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导演,再不出书就晚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0 04:28 来源: 信息时报

  

导演,再不出书就晚了
左上顺时针起:魏德圣的第一本书《小导演失业日记》,彭浩翔的小说集《破事儿》,宁浩的对话体自述《混大成人》,姜文的三本电影书《骑驴找马》、《长天过大云》、《一部电影的诞生》。中:魏德圣在《赛德克·巴莱》片场。

  □专题策划 黄文浩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马婷

  导演出书现象并不像演员歌手那么热,或许身为创作者,始终怀有对创作的敬意和严谨,之前只有陈凯歌、冯小刚有这样的历练和底气来谈自己,不过,随着中生代和青年导演逐渐成为影市主力军,年轻一辈如宁浩、贾樟柯、张元、魏德圣、彭浩翔等敢于用文字表达对细碎生活的热爱,或调侃借钱拍电影的困顿,或张扬自己所爱所恨。

  在导演成名的年代里,媒体如随身助理一样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只言片语都有可能影响行业动向,这样的状态下再出一本普通的自传显得多余且无趣。与前辈们相比,如今的导演们在出书这个问题上显然个性了许多。时评人谭飞表示,年轻导演出书比上一代更接地气:“导演本来就是知识分子,他们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才能通读剧本,像外国的伍迪·艾伦,他们除了镜头也会用真实的笔表达自己。这是好事,可以彰显一个导演的文化底蕴,也是对电影除了影像之外的书面的有力补充。观众看一个导演的电影只能了解他当时的所思所想,看书会知道他筹备电影的心路历程,这种经验也值得后来者借鉴。现在导演更多谈到的是现实当下,文字很接地气,不会假大空。”

  事实上,新一批出书导演的书很少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传,更多是他们某一时期状态的呈现和感悟,比正统的作家更通俗娱乐,比大多数演员歌手更有内涵,这就是他们在书市中的定位。身兼文化评论人、编剧、策划人等为一身的史航评价说:“大众想看名人传记大都期待看到故事和世故,故事这部分或许能满足一般人胃口,而世故,导演的感情生活或隐私很少谈论到。但总的来说,导演的书还是比歌手、主持人出书有可看性,起码他们可说的东西多得多。”

  书是他们的电影宣言

  关于自己的从影历程、对自己电影中想表达的思想的解释,导演对着媒体或许是泛泛而谈,出书更像是自问自答的内心独白。这不是巧合,出书的导演如魏德圣、宁浩、贾樟柯、彭浩翔等,大多也是自己电影中的主力编剧,本来就是个“写字的”,文字无疑可以将他们的思想表达得更为直接清晰。史航评价说:“拿鸡生蛋做比喻,粉丝在电影里感受到鸡的成品——蛋,读书就是了解导演形成这种思维的过程,孵蛋的过程,以期让自己成为更合格的影迷,而有志于电影业的初学者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对于很多电影青年们来说,魏德圣无疑是一个励志传说,想要了解他成功之前的故事,就不得不读《小导演失业日记》。2002年参与完电影《双瞳》的策划后,魏德圣失业了,这本书记录了他在7个月失业状态时的困顿迷茫和远大志向,同时也有对于台湾多元社会的细致观察,而这些内容正是魏德圣正在筹备的史诗大片《赛德克·巴莱》的思想基础。《海角七号》成名后,魏德圣说话越来越谨慎,但如果看过他的《小导演失业日记》,他对于电影创作的观点早就明白无误地写在了里面,成名后他所说的大部分有价值的话,都能在书里找到。

  早年从艺术电影声名鹊起后转战商业片,什么才是宁浩真正追求的东西?你也可以从《混大成人》中,找到一个“商业电影新贵”的宣言,“《绿草地》同时来了三个机会,有一个法国五六百万资金找我希望我拍一个中国的文艺片,还有焦雄屏找我想拍《双塔记》,投资700万,刘德华找我的投资最少,300万,我还是答应了,因为只有他们不管我拍什么。当时那个局面下如果我想拍文艺片,应该是拿到门票了,可是我一直想干的事业是商业片,很难说服投资商来投资这种电影,那时很多人认为中国拍不了小成本商业电影,说中国人的商业细胞和戏剧处理办法不够。我不同意,希望能做这样的尝试,不管我拍什么是一次机会。”

  书是他们的吐槽空间

  作为通俗读物,导演在书中回忆与明星的相处之间、拍摄电影之间的一些轶事和吐槽,也许是读者最爱看到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在导演的书中自然也少不了。宁浩就在书中透露《疯狂的石头》曾因为孙红雷而把郭涛换掉:“刚和郭涛签了合同,制片人说孙红雷想演,最终制片人跟郭涛摊了牌,郭涛也爽快地说‘没事,下次再合作’,谁知,我给孙红雷打电话时,孙红雷很仗义地说‘我们不用谈钱,我帮你,可你要等我两个月’,我等不了,又给郭涛打电话,郭涛踌躇地说‘你可别再打电话来说你可以回去了’,但最终还是来了。见面时,他说‘你再晚两小时打电话,我就接了电视剧了’。”

  《大武生》导演高晓松在新书《如丧:我们终于老得可以谈谈未来》开篇就以《写给1988年暑假的高晓松》对自己的青春时代吐槽,书中写自己当年不停换女朋友一事,“人家帮你背的琴不小心掉在地上摔了个口子,你竟然当街跟人分手,骑车扬长而去。真孙子。”还调侃自己的成功:“关于你的理想,至少表面上看应该算实现了,主要是你命好,大师们死的死、颓的颓,再加上你脸皮厚,拿那点三脚猫的手艺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乱拳打死老师傅,竟使竖子半夜成名。”同样让粉丝看得过瘾。

  书是他们的宣传渠道

  不可否认,为了配合电影上映而出书的不在少数,宁浩、魏德圣、陈可辛最近出的新书多少都在宣传新电影,魏德圣不久前还在大陆十几个城市签售,他的新书是《赛德克·巴莱》的拍摄手记,签售自然也可以看作是电影的前期宣传。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导演出书不会像担心票房那样去担心销量,史航认为导演的书销量是有,但一般不会很大,“喜欢的不用说,要骂导演的可以再从书里找到蛛丝马迹来骂,无形也会提高知名度和销量,但不会很大,没有哪个导演的书是畅销书,真正走红的少,更像是打造、包装导演的一种品牌策略,为导演的符号加分。”

  这当中做到极致的就是彭浩翔,他是屈指可数的可以挤进畅销书排行榜的导演,不仅如此,他通过写作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也变相使得自己成为了电影的一个宣传卖点。1997年,24岁的彭浩翔出版了首部长篇小说《全职杀手》,在香港地区就卖出了10万多本。其实《全职杀手》出版时已经是彭浩翔出书的第5个年头,19岁时他出版了自己非常钟情的小说集《破事儿》,2007年3月该书在香港再版,销量超过当年。2010年他出版的《爱的地下教育》是他的专栏结集,那种黑色幽默,以及揭露赤裸裸现实的重口味阅读,已然十分吸引人,成为少数挤进购书网站畅销名单的导演作品,如果说其他导演出书更多的还是和自己的电影配套的一种营销手法,那彭浩翔到了完全可以靠文字来俘获人心的境界。

  (下转B04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