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经济观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2 15:19 来源: 羊城晚报

  经济观点

经济观点

  吴敬琏:

  不能再砸四万亿

  政府要耐住寂寞

  在市场化过程中货币的需求量就会大量的增加,发行大量的货币不会引起通胀。政府就可以发行大量的货币,过去30年我们可以看到,特别是政府手里拥有的资源是大大地增加了。政府手里有大量的钱,大量的土地,就像我们这样的建筑,应该说我们是中等收入国家,怎么到处都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都像这样的概念,这是因为我们有大量的资源可以用。但是现在几乎是到了尽头,像我们这个地方土地就紧张得不得了,去年国际创新特等奖的获得者师昌绪院士说在深圳有一个很好的企业,需要二十几亩地都拿不出来,可见这个浮财已经挖尽了。

  钱、资金也是这样,2009年政府手里的钱好像是无限的,4万亿投资、10万亿的贷款,一个高铁建设就砸进去了3万多亿,现在行不行呢?不行了,不能再“浮财”了。所以必须耐得住寂寞,一心一意地要提高效率,提高竞争力。不能靠浮财了,到政府去拿一块地,到政府去拿几千万、上亿的补贴。不是说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增长完全是靠资源的投入,改革开放以来跟改革开放以前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我们的增长里效率提高的贡献有了很大的增长。

  财经评论员

  叶檀:

  消费者“大逃亡”

  是谁的羞耻?

  国际上做空中国者的主要证据之一,是中国无法提振内需。近两年的消费数据印证了这一点。中国无法实质性提振消费,是因为中国的企业与消费制度不保护消费者,导致消费者的群体性大逃亡。

  消费者通过热捧洋品牌的方式,向企业展示信用是有溢价的。这些奶企龙头可以左右行业标准,可以打出高端奶的广告,但他们无法左右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每一次消费就是一次投票,当制度与文化无法保护消费者时,消费者就像股市投资者一样,用脚投票。任何谎言都会付出代价,并如毒蛇一般纠缠在每个人、每个消费者、每家企业、每个民族的心底。

  信用溢价高到多少?中国内地的洋品牌奶粉在全球最高,是否意味着本土奶粉的信用度在本土消费群体里最低?信用,在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间,是个奢侈品。

  消费者大逃亡不仅仅局限于奶粉,还包括服装、建材等各个领域。这是信用的羞耻,更是监管制度的羞耻。信用不彰,如何提振内需?只有在各个领域清除谎言,才能真正树立内需的根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