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滋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3 00:5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其实,这不能被看作一部拍美食的纪录片,它讲述的是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食物本身不是标准,那些人身上发生的故事才是标准。”《舌尖上的中国》总编导陈晓卿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
孙行之
5月14日到5月21日,无数人的味蕾在深夜被唤醒。
《舌尖上的中国》所呈现的历史知识与人文关怀使它超越了很多以美食为题材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分7集,包括《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味道》、《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据悉,首轮播出之后,将于今天起在央视9套重播。至于会不会继续拍摄下去,记者从陈晓卿处得到的答案是:“现在,续集还没有立项。”
纪录片动用了一流的拍摄设备力图做到画面清晰逼真。“鱼头泡饼”、“醉蟹”、“肉夹馍”“岐山哨子面”“诺邓火腿”等,对于深夜追看这部纪录片的观众来说,可以称得上一场盛况空前的“味觉挑逗”。不过,这部纪录片赢得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主流媒体的一致赞誉,凭借的不仅是“好看”那么简单。“其实,这不能被看作一部美食纪录片。它讲述的是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在筛选一个个故事的时候,食物本身不是标准,那些人身上发生的故事才是标准。”陈晓卿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
舌尖上的故事
纪录片播出的日子里,微博(http://weibo.com)上的赞誉之辞可谓铺天盖地。网友频繁发出“深夜看《舌尖》,真是虐心”一类的感叹。有人当即暴走街头寻觅夜宵,有人深夜下厨以解口腹之欲。还有不少网友在网上贴出边吃方便面边看纪录片的有趣场景。
《舌尖上的中国》还影响了网店特产的销售。人们在看完节目便按图索骥,找来实物以满足被勾起的食欲。有报道称:“5月14日至今,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达到近400万次。《舌尖上的中国》中出现的土特产搜索量更是爆炸式增长,其中毛豆腐增长了48倍,松茸搜索量增长了2倍。”
作家、美食家沈宏非是《舌尖上的中国》的顾问之一,此前,他与同样对吃颇有研究的陈晓卿合作过多档美食节目。
《舌尖上的中国》开播当天,这位习惯于每晚十点准时发布美食图片的老饕在微博上欢快地写道:“《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弹,今晚22:30(也就是最难将息的黄金时段)在央视这个超级大喉舌的舌尖——央视一套播出!”并以总顾问的身份向微博粉丝们保证:“不难看。”
沈宏非曾与摄制组一同在杭州开了两天的会,参与纪录片框架的确定。他们讨论过很多方案,其中包括以“五味”为框架,最后商定了现在呈现的框架。
该片解说词进行后期修改时,沈宏非也参与其中。“在语言上追求的就是朴实。”他知道,纪录片本身就不适宜太多语言解说,“但因为要讲厨艺、讲历史,还是需要比较多专业性的东西。这方面的呈现就比较多一些。另外有一点,就是要着重于讲述人的故事。”
对于《舌尖上的中国》赢得的关注,沈宏非有着自己的看法:“有一个技术上的原因,央视一套的首播时间是晚上10点30分,这恰好契合了人们“午夜发吃”的习惯,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微博的巨大传播力也被他视为纪录片赢得如今这般口碑的重要因素。“这部片子正好赶上了微博时代,传播也就得到彰显。大家觉得这个片子很好。其实央视有很多非常好的纪录片,但是当时没有微博的传播,所以感觉上反响好像就不如这一部。”
纪录片中透出的人文情怀是众多“美食纪录片之前没有从人文的角度来探讨的。我觉得它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有人情味,对人物的故事叙述也比较到位”。
情感的味道
透过一个个小切口,《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主线,投射出多个主题:比如,乡愁与亲情、城市化为农村带来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文化与民俗的保护等。
香格里拉的松茸、嘉鱼的莲藕、诺邓的火腿、西安的肉夹馍、贵州的米粉、兰州的牛肉面……辗转全国60地拍摄而成的《舌尖上的中国》用美味串联起家乡味,拼接出一个“中国滋味”。记者注意到,有不少海外学子发微博称“看了这部纪录片,恨不得明天就回国吃‘妈妈菜’”。《舌尖上的中国》触发的也是很多远离家乡的人对家乡味道的怀想与依恋。
《舌尖上的中国》对家人团聚、家乡情结的偏重在台本中时有体现。在讲到宁波年糕的时候,片中详尽描述了一个四代同堂的家庭过年时难得相聚的故事,并从一个五岁女孩的角度来抒发年糕以及“制作年糕”对于她和家乡的意义。
陈晓卿曾说:“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是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目的。” 而作为一名美食专栏作家,陈晓卿认为,当初主动申报这个选题是因为这与自己的兴趣结合紧密。“这其中当然有很多个人的印记。但真正投入拍摄之后,我们需要从更加广阔的视野去看待这个主题。毕竟,这是央视的一部商业纪录片。”陈晓卿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比如,我最喜欢吃卤煮火烧,但其中哪儿有?”
遗憾的是,片中的很多传统美食已经慢慢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与饮食伴生的古老的制作工序和习俗已经被工业化生产方式逼退到生活领域边缘。在陈晓卿看来,“不是所有传统的东西都是健康的,其中有很多不可避免地要被淘汰。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角度加以审视。”
纪录片的热播,也让近来频频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再一次引发热议。陈晓卿告诉记者,这部纪录片的立项时间是前年,“那时,食品安全问题还没有现在这样严峻。我无法预知今年的情况。但这部纪录片里有一点是值得思考的:中国的土地上仍然有人在吃着健康、绿色、质朴的食物,这些东西大都来自于乡野。”
而在沈宏非看来,食物是民俗的重要载体:“很多节日是因为有一样专门与之对应的食物而能够较为永久地保存下来。”同样,与一种传统食物的消失相伴的是一种民俗的没落以及生活的日益单调。对于八大菜系在城市餐饮中的现状,沈宏非说:“现在已经没有菜系了。菜系形成的原因是地域之间的隔绝,现在,地域之间的隔绝逐渐消失。”他不无遗憾地调侃道:“在我看来,现在只有两种菜系:‘重口味’和‘小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