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着迷的是观察世界本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3 20:03 来源: 上海侨报当我们感到恐惧时,我们开枪;当我们怀旧时,我们便拍照。
——苏珊·桑塔格
本报记者/陈丽伟
镜头记录的永远是过去的某一时刻,这种特性使得摄影有种与生俱来的怀旧气质,也使得摄影者成为天生的哲学家。但吴昊婧只承认自己是观察者。在田子坊3号楼的2楼展厅里,主题为“活”的吴昊婧个人摄影展上,她向记者展示了为自己设计的“毛蛋”形象:一只乌溜溜的圆眼睛从裂开的蛋壳里向外张望,眼睛的柔软与蛋壳边缘的锋利所形成的对比,夺人心魄。
从12岁随家人离开故乡上海赴加拿大,从和父亲在街心花园互相拍照开始,吴昊婧学会了从照相机镜头里打量世界。“我在大学学习的是服装设计,但毕业之后我发现自己还是喜欢摄影。在观察路人、寻找拍摄最佳角度的过程中,我觉得很幸福。”
尽管偏爱黑白片,但吴昊婧的笑容更像一张彩色照片,生动而甜蜜。只有拿起相机时,吴昊婧才触摸到自己性格里的“锐”。2011年,吴昊婧走访了巴黎、米兰、纽约和伦敦等四大时装周,一座城市里的两种生活状态让她着迷:“那些来走秀看秀的人打扮光鲜、神情亢奋,而城市本来的居民表情淡然、衣着朴素。”
镜子是吴昊婧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元素,她把它作为框架+倒影构图的首选,黑与白滤去了倒影的杂乱色斑,最大限度地摈弃了色彩的干扰,照片自然地呈现出一种故事性。她在伦敦街头的速食店里,拍下面无表情的男子和镜中倒影,在巴黎街头拍下百无聊赖等有轨电车的普通人,也拍下那些秀场内外都俨然明星的“时尚动物”。“你会发现,同一座城市里,有人是度假,有人是度日。”
时装周期间的欧洲都市,就像萨缪尔·巴特勒曾抱怨的那样:“每片灌木丛中都有一个摄影者,像狮子一样吼叫着走来走去,贪婪地搜寻着猎物。”和人声鼎沸的时装周气氛相比,吴昊婧的照片像酷暑刚刚消褪的初秋的巴黎。偶尔有美国VOGUE创意总监标志性的橘色头发惊鸿一瞥,有顶尖名模手持相机反过来拍摄媒体的“自卫”瞬间,但更多的是不会随时尚季迁徙的城市居民。她说:“我喜欢黑白片里人物的质感。与光鲜得几近不真实的名人相比,我更喜欢老人和孩子,他们在皱纹和笑容里的质感是如此迷人。”
在年轻一代摄影人中,极少有人像吴昊婧这样,对黑白片技巧运用得如此娴熟。仰视拍摄天空,飞鸟和云变成黑白的抽象图案,两侧楼宇的墙壁则在侧光下展现出特别的质感;匆匆而过的路人,她用影子来表达场景的“弦外之音”。
在吴昊婧的个展现场,有一座象征着人群分布、上下级般身份标识、环环相扣人际网的金字塔,金字塔内部布满了多棱镜,吴昊婧常常面对光影迷离的金字塔内部,“寻找不同的自己和世界。”24岁的吴昊婧在个展的序言中写道:“在不停膨胀与冲突中成长,面具与本来粘连纠缠,忽略审视镜面中的自己,正视自我。”
“拍摄时装周期间,我每天都要背着两部单反,至少三个镜头随着秀场跑,经常是一天下来,大腿一片乌青。”但二十几斤的重量,吴昊婧竟常常浑然不觉,“我喜欢用35mm的定焦,拍摄角度和距离就靠自己走着找,经常后退时撞到人、摔倒,不过没关系啦,明天换一边继续背相机。”在个展现场,吴昊婧把“活”字变形成一个圆,她对生命的解释就是如此诗意:“都是一个循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至今,吴昊婧仍然保留着童年时代就开始的习惯,用自己的照片拼贴创作图片故事。让吴昊婧陶醉的不是照片,甚至不是摄影,“而是观察世界这件事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