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百里杜鹃开毕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4 04:39 来源: 经济日报

   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区位于大方与黔西两县交界处,整个杜鹃林带绵延50余公里,是迄今为止中国面积最大的原生杜鹃林带。一年一届的国际杜鹃花节就在这里举办,4年共接待中外游客49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27亿元。

   杜鹃花节不仅推动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跻身国家4A景区,也带动百里杜鹃管委会辖区内农户家庭的人均年纯收入从1700元增加到4170元,探索出一条边远贫困地区旅游扶贫之路。

   “花中西施”原生态

   这里汇集了23个品种的杜鹃花,被有关专家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

   杜鹃花原是生长在山上的野花。在水西彝族聚居区,杜鹃花年年安静地在深山中开放,扮美了彝族人民的生活,被亲切地称为“索玛花”。

   曾艳是土生土长的黔西人,在县教育局工作。说起杜鹃花,她如数家珍。“要说我们这儿花的品种,那就太多了,有马缨杜鹃、大白花杜鹃、水红杜鹃等23个品种,占世界杜鹃花5个亚属中的4个。花色多样,有鲜红、紫色、金黄、雪白、淡绿。”曾艳一边带记者走向一片片杜鹃花林,一边介绍着,“你看这片花有5种颜色。这就是奇特的‘一树不同花’,即一棵树上开出若干不同颜色的花朵,最壮观的可达7种”。

   百里杜鹃的美,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的生态之旅,而是以花为主角,以奇山异水、珍稀植物为陪衬的旅游目的地。它被有关专家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因为她聚集的是被称为“花中西施”的杜鹃花。

   正因为百里杜鹃独特的自然奇观,不论在名声或品牌价值上都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杜鹃花,因此戴上了许多桂冠,如“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百里杜鹃花之乡”、“贵州省十大风景名胜区”、“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等,这些都是对百里杜鹃旅游资源的集中概括。

   用文化留住游客

   不能只为看花而看花,要了解民族、历史,了解关于百里杜鹃的历史。

   杨淼的家就在百里杜鹃的景区里。他是毕节市普底大荒村桥头寨的村民,几年前靠租房做起了“农家乐”。今年3月份,杨淼忙了整整一个月,将自家的停车场扩大到20个车位,旁边还建了一个冲水式厕所。

   “开始那几年,景区不规整,游客不多,挣得很少。可是,自打4年前‘百里杜鹃管委会’成立后,景区变化可大了,游客也多了起来。特别是去年杜鹃花节期间,好家伙,每天都有很多的游客来我家,只可惜我家的地方太小,接待不了那么多人,失去了很多赚钱机会。”杨淼站在新建成的停车场里,指着正在盖的新房告诉记者,为了留住游客,他今年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万元建停车场,投入20多万元扩建房屋,用于旅游餐饮和接待。“今年花节期间,我有更大的空间接待游客了!”

   百里杜鹃管委会的一项调研显示,2011年花节期间,附源村有些农户的收入3个月就达4万元,而大草原景区附近的农户平均每家年收入超过20万元。

   旅游是一个富民产业,感受最深的还是当地老百姓。附源村村民宋慎海曾多年在外地打工,他告诉记者,“以前生活过得很苦,在家挣不到钱。现在不同了,这两年开农家乐,一年挣了30多万元,我再也不用到外地打工了”。

   百里杜鹃既用鲜花吸引游客,也用文化留住游客。

   走进附源村村民彭启强家的院子,迎面看到一座二层小楼。这是彭启强花10多万元在2011年新建的,上面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那具有满族特色的建筑雕刻。

   附源村有456户、1699人,70%以上是满族。2011年,百里杜鹃管委会依托“满族第一村”这个文化品牌,把附源村作为重要文化旅游景点进行打造。

   百里杜鹃管委会积极挖掘满族文化,引导农家乐做传统满族“八大碗”。花节期间,服务员们身着满族服饰,为游客送上民族餐饮,让游客感受满族文化。

   “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的,是走不出去的旅游。要让世人更加了解百里杜鹃,不能只为看花而看花,而是要了解民族、历史,了解关于百里杜鹃的历史。百里杜鹃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延长旅游周期和旅游产业链。”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百里杜鹃党工委书记黄家耀告诉记者,百里杜鹃管辖区76%是少数民族,主要有彝族、苗族、满族、白族、仡佬族等民族,因此,景区充分利用民族特色,大打“文化牌”。例如,百里杜鹃党工委最近组织出版了两本吟诵百里杜鹃的书,收集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关于百里杜鹃的诗歌数百首。

   魅力常存花落后

   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找到可持续发展之路,带领农民奔向小康。

   近年来,百里杜鹃风景区声名鹊起。每年春季观花季节,吟诗、赏花、歌唱、玩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然而,就在数年前,这里还一度处于贵州旅游的“边缘”,只是“美丽的遗忘”。

   2007年7月,从破除体制障碍开始入手,毕节试验区开展了旅游扶贫“小试验”:以旅游开发促扶贫,实行管景区与管社会并举;成立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作为毕节地委、行署的正县级派出机构,辖从黔西县、大方两县划过来的4个少数民族乡,56个村,近10万人。百里杜鹃景区由此跨上发展轨道。

   “百里杜鹃的发展模式具有典型性,解决了景区体制机制不顺、发展缓慢的问题。”百里杜鹃管委会主任熊灿平说。

   杜鹃旅游的致命弱点是花期短,属于“昙花旅游”,即便划出独立的管理区,能不能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找到切实有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带领农民一起奔向小康?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百里杜鹃党工委、管委会提出“体制转型、提级增速、加快发展”的发展思路,开展“我是百里杜鹃人,要做百里杜鹃事”的文化活动。在基础建设方面,先后投入数十亿元用于景区打造,开展通乡、通村、通景区油路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宾馆、酒店,提高景区接待能力。今年,还将投入23亿元用于70多个保障性项目的建设。

   “百里杜鹃是世界独有的资源,必须加以保护。”熊灿平告诉记者,2010年,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花海文化城建设全面开工,拉开了百里杜鹃大建设、大发展的序幕;生态文明建设快速推进,建立了桥头村、附源村等“五园新村”示范点,彝族、苗族、满族风情园初具规模,农村面貌和特色农业发展呈现出可喜的变化;在遵循“科学规划、依法保护、合理利用、加快发展”总体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球彩带、世界花园、养生福地、避暑天堂”的发展定位,积极规划物流产业园、花卉产业园,举办首届国际杜鹃花博览会等。

   机制创新,激活了百里杜鹃人发展的激情,积极投入到百里杜鹃的开发中,使得这片在地球同一纬度罕见的百里花海,进入贵州旅游发展的视野,逐步实现旅游发展升级提速,实现整个地方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从过去年财政收入不到400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5.8亿元,每年以递增1亿元以上的速度提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