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5 04:39 来源: 经济日报制定和实施科学的能源战略,有效地解决能源问题,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进步的标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正在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深入推进。同时,世界经济失衡加剧,能源资源压力增大,能源的战略转型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从国内形势看,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制定和实施科学的能源战略,有效地解决能源问题,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最近出版的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同志所著《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立足全球能源变革的大势,以放眼未来的“大能源”观,深刻阐述了能源战略转型的现实路径、努力方向。刘振亚同志长期从事电力与能源工作,他所进行的研究思考,前瞻性与实践性兼备,指导性和操作性很强,为推进江苏的能源战略转型,提供了科学有效路径。
当前,江苏的发展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美好蓝图。按照既定目标,2015年全省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到2020年全省将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江苏“两个率先”的实践,对能源保障支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能源战略转型的任务更显紧迫。江苏是经济大省、用电大省,同时又是资源小省,缺煤、缺油、缺矿,能源供应一直比较紧张。去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8万亿元,全社会用电量4282亿千瓦时,最高用电负荷超过6000万千瓦,用电总量居全国第二,增量居全国第一。据预测,“十二五”末,在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硬指标的情况下,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5700亿千瓦时,最大负荷将突破1亿千瓦。江苏的特殊省情,决定了必须以电力为中心推进能源战略转型。
解决江苏未来发展的能源问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立足国际国内能源转型大环境和电力改革发展大趋势,着眼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大局,充分考虑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加快能源战略转型。正如《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所说的,当前能源的战略转型包含多个维度:能源结构由高碳型转向低碳型,能源利用由粗放型转向集约高效型,能源配置方式由就地平衡型转向大范围优化配置型,能源供应由国内资源保障型转向国际国内资源统筹利用型,能源服务由单向供给型转向智能互动型。立足省情实际,江苏尤其要重视能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江苏电力最近30多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要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就必须尽快转变依赖就地平衡的能源配置方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2004年和2010年前后,江苏出现了3次较为严重的缺电现象。为保障能源供给,我们在1987年以集资建电厂的新模式,建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装机总容量为162.5万千瓦的镇江谏壁电厂;在国内首创了变输煤为输煤输电并举的模式,在山西建设装机容量达330万千瓦的阳城电厂……这一系列创新举措,分别在不同阶段有效缓解了电力供需紧张局面。如今,我们面临着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尤其是江苏省内发电的拓展空间已近饱和,环境容量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长江沿岸平均每30公里就建有一座发电厂。同时,既有的输电通道受容量制约,难以满足现实需要,保障难度与日俱增。2008年出现冰雪灾害天气时,因江苏主力电厂存煤一度告急,电网应急曾面临巨大考验。虽然安全度过这一风险,但也对我们提出了加快转变能源配置方式的迫切要求。
新阶段,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将绿色低碳的要求贯穿能源开发、转换、输送、消费的全过程,不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对江苏而言,优化能源布局与能源输送方式至关重要,必须打破长期以来就地平衡、局部地区自求平衡的发展思路,以及远输煤、近输电的传统观念,确立在更大范围乃至全国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思路,充分发挥特高压等现代化电网在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能源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能源远距离、大规模输送能力,加快形成布局合理、配置科学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通过建设特高压工程,优化能源配置方式,将为解决江苏面临的能源供应和保障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答案。其一,输送容量大,可有效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三华”联网后,江苏就可以从更远距离接受更大容量的电力。目前,江苏电网已形成特高压落地、交直流互联、500千伏“四纵四横”的骨干网架结构。2012年6月底,江苏首条特高压落地项目四川锦屏至苏南(锦苏特高压输电工程)将完成双极低端投运,可输送电力容量为360万千瓦,年底全面建成后可增加到720万千瓦。这相当于在落点上新建了6个常熟发电厂,将大大缓解苏南地区今夏可能出现的用电紧张局面。其二,发电成本低,可有效理顺电煤价格矛盾。目前,江苏每吨标煤成本为1000元至1200元,远高于锡盟露天煤矿150元的水平。简单测算,即使算上特高压输送成本,从锡盟输送到江苏的每度电也有0.2元左右的差价,这就意味着既能使发电企业不亏,还可以为江苏等东部地区的电价改革提供有效的空间。这仅是特高压电网看得见的经济效益,其对环境改善、生态保护更会带来无形的、巨大的效益。
因此,推进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战略转型,既是江苏“两个率先”的坚强支撑,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当前,尤其应积极推进锦屏至苏南、锡盟至泰州、锡盟至溧阳等特高压直流工程和“一纵一横一环网”特高压交流落点江苏电网工程建设,有效解决江苏能源供应保障、利用效率、资源配置、环境约束、技术创新等突出问题,从而走出一条适应形势和改革要求、又好又快推进江苏能源战略转型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