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银行、券商从基金资产“抽水”2885亿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5 23:5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有两个真实的故事:其一,2008年年初,有两家四大行的总经理亲自前往行业排名居前的基金公司,希望这家基金公司新发的基金能够托管在自己的银行,但却被这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婉拒;其二,时间到了2012年,一家小基金公司的高层前往四大行之一的银行,希望对方成为旗下一只新基金的托管行,但对方称:“别谈了,就算你把管理费100%给我们,我们也不愿托管你们的产品。”
时隔4年,但银行与基金地位迥然不同。
“我印象中,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我们和销售渠道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表示。
而基金同券商的关系则更为扑朔迷离。券商巴结基金要的是分仓佣金;基金巴结券商则希望券商也能帮着销售基金。
但无论银行、券商、基金三者关系如何改变,只有一个原则不变:利益之间的分配。而利益从何而来?一方面来自基金自身资产,另一方面来自客户资产。
记者统计基金年报的数据发现,从1998年到2011年,包括管理人报酬、托管费、销售服务费、交易费用、利息支出、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支出、其他费用等合计费用高达2885亿元。其中基金公司收取的费用占据了大部分,合计为1679亿元。部分的管理费以及剩余的多达1206亿元则被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分吃,其中银行和券商又是这一食物链上的主要猎食者。
银行的明细账
基金业的诞生,促进了相关细分产业的发展。比如银行的基金销售、托管、中间业务,券商的研究等。而当中,银行无疑是最大受益者。
这当中,托管费是银行从基金行业获取的最稳定的收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二十五条,基金托管人由依法设立并取得基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担任。法律赋予了银行对基金资产托管的垄断地位。其费率根据基金类型不同从0.08%到0.35%不等。比如新进成立的华安月月鑫托管费率只有0.08%,而QDII基金的托管费率普遍高达0.3%到0.35%,一般的股票型基金托管费率为0.25%。
根据同花顺数据,从1998年至2011年年底,银行共计提取了299.6亿元的托管费。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获取的托管费最多。以2011年为例,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获取了15.1亿元、12.8亿元的托管费,占到了全行业的54.5%。
实际上,托管费并非只是银行从基金行业获得的收入之一,销售服务费和客户服务费才是银行赚大钱的部分。
但基金业发展初期,银行是没有这份收入的。
“1998年,基金行业建立,但是到了2003年,基金才开始同银行合作试水基金销售。”一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回忆:从1998年到2002年,基金销售基本上都是基金公司自己找大机构大客户,但从2003年前后,华夏基金和博时基金率先同银行合作,正式开展了银行渠道的基金零售业务。而基金本身就是大众投资的产品,同银行的客户很容易对接,两者快速擦出火花。
基金和银行在销售上的结合,给银行创造出多项盈利点: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的一部分,以及销售服务费、客户服务费等。但其中,前三项费用并非从基金资产中获得,而是从客户交易资产中提取。
先说银行从基金资产中获得的费用,最直接的就是销售服务费,这在基金报表中都有披露。它是指基金管理人从开放式基金财产中计提的一定比例的费用,用于支付销售机构佣金、基金的营销费用以及基金份额持有人服务费等。从2003年至2011年年底,基金资产共计付出了39亿元的的销售服务费。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去年开放式基金销售总额中,银行渠道占比60%,券商渠道占比9%,直销渠道占比31%。
照此比例,银行可能会获得23.4亿元的收入。
但是基金给销售渠道的佣金远不止销售服务费,基金公司通常还会将管理费按照一定的比例分给销售机构,被称为销售佣金及尾随。这项收费虽然不直接来自基金资产,但是是从管理费中提取,而管理费来自基金资产,该费用也就间接来源于基金资产。
“刚开始合作的时候,银行对基金的态度还是很好的。”有从业超过10年的基金销售部门人士表示,虽然基金也会给销售佣金和尾随,但是并不多。“普遍在管理费的10%-20%,我2004年参与销售的一只基金,给银行的佣金尾随只有管理费的0.18%。”
在基金最热卖的2006年、2007年乃至2008年上半年,其佣金尾随费率大都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但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银行索要的费率开始攀升,如今,即便有品牌知名度的大公司,比例也在管理费40%-50%的水平,而小公司则最高高达70%。并且由于银行担心募集不能成功,有些公司给100%的管理费做佣金尾随都不被银行接受。
2003年以来,基金公司IPO共计销售2.65万亿元。如果按照平均1%的管理费率(行业算术平均数)、60%的基金由银行代销、佣金及尾随的比率只有管理费的30%计算,银行将获得47.7亿元的收入。
上述只是基金资产中拨给银行的部分,实际上,客户自己也要给渠道支付不菲的费用。
现阶段,认购费和申购费基本上全部给渠道吞噬,如果银行销售也就意味着都给了银行。
基金认购费率在2%-0之间,而且随着认购金额的大小有所调整,通常在1%左右;基金的申购费率也在2%-0之间,也随着金额的大小有所调整,并且目前的情况是500万元以上的申购,按照1000元统一收取,销售机构也会有最低4折的优惠。
赎回费的费率按照投资年限也有不同,最高可以收取2.8%,比如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最低为0,如近期发行的华安月月鑫。但是按照基金法,不低于25%的赎回费需要计入基金资产,而其余部分通常由基金公司和渠道进行分配,强势的渠道会获取剩余75%的赎回费,但通常情况下,基金公司和银行会平均分配此费用。
认购费、申购费以及赎回费并不计入基金资产,因此在基金报表中也不会体现,这部分的计算非常困难。
如前所述,2003年以来,基金共计销售2.65万亿元的产品,而行业认购费的算术平均数0.8%,机构持有基金的比例为30%,那么按照银行可以销售60%的产品,并扣除机构持有基金的数量。银行共计获得90亿元的认购费。
申购费以及赎回费的费率较之认购费划分的情况更为复杂,标准难以统一。但对银行带去的收入不亚于认购费。
佣金盛宴
券商也是基金销售的渠道,按照去年的数据,其占比9%,并不构成绝对的话语权。相反,券商却要为基金提供投研、销售等服务以便从基金交易中获取分仓佣金。
1996年,王明夫首任君安研究所所长,开创了中国一代券商的研究模式,2000年,时任所长李迅雷发表了堪称券商研究转型宣言的文章——《让客户改变我们的研究模式》,开创了研究服务分享佣金收入的卖方研究商业模式。而券商研究服务提供的主力军就是基金。
在这之后,证券公司纷纷建立自己的研究所,根据统计,2012年,已经有70余家证券公司建立自己的研究所,分析师1800余名。
即便在2011年,资本市场状况并不好的情况下,券商研究所的扩张冠列券商各项业务。根据券商创新大会透露的数据,2011年券商经纪、投资银行、自营和资产管理四大支柱业务人员以及研究所人员配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上扬。其中,研究人员数量的同比增幅最大,达到22%,其次为资产管理业务,增幅为14.8%。自营、投行和经纪业务的人员增幅则分别为14%、6.5%和1%。
养活这么多人的收入就来自基金的分仓。
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从2001年开始,券商开始获得基金的分仓收入,至2011年年底,共计获得403亿的分仓。值得注意的是,这403亿元也全部是从基金资产中提取。
其中2006年以后发展最为快速,从2005年的4亿元骤升至2006年的55亿元,此后都保持在50亿元上方。并在2008年创出76亿元的历史高位。去年由于基金换手率的下降,基金给券商贡献的分仓佣金也降至50亿元。
基金分仓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券商的研究能力。然而,现实情况是,基金分仓并不只看券商提供的研究服务,还会看重券商提供的销售服务。
不少券商将销售同分仓倍数挂钩。
但是,基金公司通过券商做销售比银行要晚很多。“跟银行相比,券商的网点少,客户资源匹配度并不高。”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介绍,2005年后,一些基金公司方才试水券商销售。
不久前,上海一家券商向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开口要基金销售量100倍的交易量。这意味着该基金需要做到1000%以上的换手率。
由于基金分仓券商的佣金率是万分之八,假设券商帮助基金销售了1亿元,那么按照100倍的承诺,这只基金就要在该券商创造100亿元的交易量,将给券商创造800万元的收入,占到了销售量的8%。
一位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行情是节节看涨的。2011年销售1亿份新基金,券商最高收取60倍分仓,但2009年的分仓行情是15倍左右,最高也不过是30倍。
从基金持有人利益考虑,基金公司为了销售而承诺高换手率意味着基金持有人要付出更高的交易成本。
此外,券商也会对自己渠道销售的基金收取认购、申购、赎回费,其费率和银行大致一致。
券商渠道已经不是便宜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