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生”打拼成科技公司老总(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8 00:00 来源: 每日新报
44岁的魏所库很自然地自称为“青年”,见面伊始,他说,他只是做了一个青年应该做的事情。“要立足,就要自强,而自强不是喊出来的,是做出来的!”魏所库的自强其实并不容易,二十多年来,他从学电工、学汽修、学机电、学营销,再到学管理,几乎好学成痴,而他这种对知识“上下求索”的精神,也终于真正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白手起家打造出年产值四五千万的科技公司。
上夜校 在哪儿都得“站住脚”
生长在河北省衡水乡下的魏所库其实家境还不错,但对新鲜事物的渴望,还是让他不满20岁就选择了进城打工。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城时,魏所库只读完初中,所拥有的,不过是怀揣的50元钱和一定要“站住脚”的想法,没有技术也没有学历的他,能做的只是在工地当小工,干些搬砖拉土的体力活。
不过,魏所库并不满足于一般农民工进城打工赚点钱后回家盖房娶媳妇的愿望,虽然做着最繁重的体力劳动,他还是抓住一切时间学起了电工知识。一年后,他考取了电工证。
1988年,20岁的魏所库顶替父亲进了工厂,因为对电路比较了解,他被分去做汽车修理。魏所库说自己当年的想法非常简单,“我从农村出来,进了工厂,就想能在这儿‘站住脚’,能有自己的饭碗。”
凭着这个信念,魏所库从最艰苦的钣金、电气焊学起,不管是三九还是三伏,从来没有退缩过。每天下班之后,他还要骑车赶往夜校上课,从最开始的业务知识,到后来自己选择的法律专业,这样的日子风雨无阻,一过就是两年。魏所库说:“从小我爸就说过,‘艺不压身’。”
1992年,单位的不景气和越来越多人参与的南下大潮都触动了魏所库。在那次10个月的广州之行中,魏所库在通过了一家电机厂的面试后,仍然选择留在了月薪不足电机厂一半的私人老板的公司,“他正在筹建一家印刷厂,我可以从头参与,对创办公司的流程有个了解。”这次经历,不仅让魏所库积累了经验,也让他有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不仅如此,10个月的辛苦努力还让魏所库积攒下1万元钱。这笔在当时足以让他成为 “万元户”的收入,被他用来参加了各种培训课程。而这些培训课程,让他在1993年回到厂里担任业务员后,有了充分的自信和销售手段,从业务员到副厂长,再到公司副总经理,一路升迁。直到2000年公司改制,魏所库决定投资10万元,创办圣威科技公司。
学技术 科技兴企是根本
2000年,魏所库决定自己创业的时候,就把公司定位为与汽车行业相关的科技型企业。他说,汽车是自己喜欢的,这个行业也是从事过的,而且,他也相信,这个行业将迎来大的发展。而他最为坚持的则是,一定要走“科技兴企”的道路。
但魏所库从来就不是一个技术型的人才,当时圣威科技公司没有专利,没有项目,更缺少自己的研发团队。技术力量薄弱,对于一家刚刚起步的科技型公司来说,无异于毫无竞争力。
但魏所库认准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他开始到各个大学去登门拜访。“当时住的地方离河北工业大学比较近,那时只要有时间,我就去那里,拜访一些老师,向他们请教专业知识,请教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请他们加入我们的研发团队……”
在创业初期,魏所库几乎每周都要骑着自行车到大学里去,从最初的河北工业大学,慢慢扩展到全市多所高校。在这种坚持下,终于有些老师开始愿意和他合作些项目了。2003年,魏所库的圣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终于接到了一笔超过百台的大单子,这也意味着这款他们自己研发的柴油车排放颗粒物检测仪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认可。
而在和大学教授们的不断交流学习中,魏所库把对汽车发展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彻底结合起来,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更为深刻和长远的把握。“注意捕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在不同领域都可以抓住自己能做的事情,聚集人才和资源,攻克技术难关,才能掌握话语权。”魏所库曾说。
凭着敏锐的直觉和对行业的深刻了解,魏所库在几年前就意识到,汽车的发展所带来的环保问题一定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2005年,圣威科技就与河北工业大学的一位老师合作开发出了一款技术上领先的汽柴两用尾气分析仪。
如今,圣威的专利已经达到68项,目前主攻的工况法汽车排放检测系统、混合动力汽车排放检测系统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技术研发,都走在了汽车环保领域的前列。
搞管理 勤学善悟为己用
上世纪九十年代,魏所库就开始从南方人身上学习生意经,并开始主动参加营销专业的培训。
创立圣威后,魏所库还在百忙之中继续读了营销师的中级和高级课程,“我还有高级营销师的资格证书呢。”从魏所库淡淡的口气里还是能听出些许自豪。正是魏所库把这些营销知识活学活用,规划整合了以前的资源,才带领公司艰难地走过了产品和技术都相对低端的最初几年。
随着企业的发展,研究、生产、销售逐渐打开些局面的时候,圣威也遭遇了所有自营企业扩张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瓶颈问题——企业管理。面对这一问题,魏所库那根学习的神经再次被调动起来了。
2003年前后,魏所库连续到丰田、惠普等大型企业参观学习,也是从那时,他开始喜欢阅读那些描写企业发展史的书,“各个行业中有代表性的企业,我都会关注。前几年马云在北京的演讲,我也都尽量去参加……”
2008年,圣威公司的规模已经扩大了,从技术到管理,也都已经走上了正轨。而魏所库又到清华大学开始攻读MBA课程了。而魏所库也把这种精神带给了他的公司。2009年,魏所库注册成立了圣纳汽车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与多所大中专院校建立了实习基地或其他合作关系,将发展的触角伸向了教育领域。更早几年,魏所库就建立了圣威商学院,“我们虽然还比不上那些500强公司的商学院,但圣威商学院一定是我们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从去年开始,他又陆续送公司的中层到南开大学读管理课程。魏所库有句挂在嘴边的话:“用智慧点亮前程。”他和他的公司,都在努力践行这一点。
问:为什么选择这一行业?
答:看中未来发展前景好。
问:曾经的理想职业是什么?
答:军人。
问:如何得到的第一桶金,用来做了什么?
答:广州打工10个月,收入1万元。用来参加学习、培训。
问:如何看待赚钱这件事?
答:个人发展的阶段不同,赚钱的目的和意义也有所不同,总之,有了赚钱的资本,才能完成赚钱的目的。
问:关于事业,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答:在做事业之前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否则兴许会比较系统和有计划性地展开。
问:你认为事业发展最需要什么?
答:勤奋和机遇。
问:你认为成功是什么?
答:把自己想干的、从未干过的、被社会认可的事做好。
问: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答:游泳。
问:最看重别人身上的什么品质?
答:自己没有的、别人突出的、自己又需要的品质。
问: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答:海纳百川,乘风破浪达目标。
问:理想中的人生状态是怎样的?
答: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思想;持续实现社会、组织和个人共赢的同一件事。
问:有没有座右铭,如果有,是什么?
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给创业者的普鲁斯特问卷
五篇论 实行精细化管理
而在学习和研究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的同时,魏所库开始选择性的借鉴,并思考更适合自己公司的模式,逐渐形成了公司文化的核心“五篇论”。这个理论从企业、学习、职业、管理和发展五个方面,对企业经营者和从业者都提出了要求。它要求企业“勤学”,能够“开发并成就员工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创造”,“将企业战略目标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共同奋斗目标”;要求从业者“善学”,并通过个人努力去实现“家庭满足、企业认可、社会尊重”。
基于“五篇论”的核心,两百余人的公司实行精细化管理。5层楼的公司,每层的区域划分都很明确,而各个部门的职能也异常清晰。公司的例会制度非常严格,每天早上各部门有晨会,下午基层员工17点下班,而中层则要进入例会时间。“总会有些突发事件,但我们每天早晚都有例会,对于那些不能确定由谁负责的工作,都会在例会上交流并达成合作。”项目管理中心的经理薛媛还不足30岁,但沉稳踏实,做事有条不紊的姿态代表了公司的气质。
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吴彦 摄影 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