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激辩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8 01:3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曹金玲
国际货币体系应该如何改革?东亚金融合作如何开展?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又该如何有效推进?
昨天下午,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等诸多学者在“复旦金融高端圆桌会议”上展开激辩。
SDR之争
“从长远来看,应该研究SDR的作用,最好能使其成为替代黄金的‘锚’。”吴晓灵表示。
吴晓灵认为,国际货币体系应该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弹性的货币供给,二是国际收支的调节问题,三是汇率机制与各国经济调节主动性的协调。“寻找一个制约各国信用货币发行和制约国际结算货币发行的机制,是世界经济走出危机的货币条件。”她说。
“现存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没有国际收支调节的机制,对国际贸易结构和经济结构没有任何约束力。20国集团看到了信用货币体系下各国国内政策和国际收支调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揽子衡量,比如公共债务、私人储蓄、贸易账户、净投资收益等,但都没有约束力。”吴晓灵说,现有的国际资金循环不利于新兴市场国家,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出口换取美元、继而投资美国债务,但美国通过进口输出美元,靠举债收回美元,继而又将美元投资到新兴市场,投资获得的利润高于债务投资。
吴晓灵建议,还应该在上世纪未解决的问题上继续探索,对IMF进行改革,研究SDR作用,希望SDR不仅是一个货币单位,而是最好能形成替代黄金的“锚”。同时,SDR的初始分配是对客观经济变量的衡量结果,而非主观分配结果。
“SDR如何改进?人民币要进入SDR的篮子中,现在就面临可兑换的问题,否则其他央行很难使其作为储备货币。”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如是说。
但是,李扬却直言,储备货币无非三种方案:美元主导、SDR和多元储备货币。“但目前最不看好SDR。”他说。
“原因在于,一是SDR要真正成为货币首先要解决信用问题, SDR的信用基础很难确定;二是定值问题和权重问题;三是分配问题,SDR主要用来解决流动性不足和储备货币供应不足,而恰恰正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和问题经济体最为需要,这并不符合市场原则。”李扬接着说。
李扬还指出,欧元是超主权货币,现在的欧债危机则进一步说明SDR非常之难。“中国应该更多鼓励通过货币互换的方式让人民币走出去。”他认为。
建言人民币国际化
“建议上海专注在岸人民币中心,”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直言,个人认为最有可能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是新加坡、伦敦,因为这些地区的“离岸”特点更为鲜明。
赛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郑红指出,应该主要从几方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是加大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推进企业走出去;二是培育人民币国际定价载体,可以是一些海外基础建设工程、海外并购项目等,慢慢变成人民币计价。
“三是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如何适应人民币逐渐向国际化货币的方向转换。”郑红如是说。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则坦言,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储备货币以及实现可兑换,三者应该是相互促进的,“上海则可以先行先试,比如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中,上海可以做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以及未来要推的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等。”他说。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指出,除了人民币国际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还应配以利率市场化、汇率机制改革、资本项下货币可兑换、债券市场统一等多项金融领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