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投资不在规模而在模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9 05:59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昨天中国股市受政府将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的预期提振,上证综指收涨1.2%。同时,各地在发改委排队等待新项目批复的传闻也见诸媒体报道。但促投资式的增长方式不要只闻新人笑,不见旧人哭。
笔者在国家审计署官方网站上看到,副审计长侯凯去年中表示,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是6.7万亿元,负有担保的债务是2.3万亿元,其他相关债务是1.6万亿元。这些资金86%是用于公益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也即举债而建的这些项目其现金回报率是十分低下的。
但是请注意,这还仅仅是地方政府的债务。据《第一财经日报》引述审计署报告,2011年、2012年分别有约2.6万亿元和约1.8万亿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到期,合计占2010年底债务余额的 41.66%。
一些机构分析这次的刺激政策规模相当于是2008年时一半,也即2万亿元,但2万亿元恐怕连还债务都不够。
5月份以来,投资审批速度确实在大幅加快:在黑龙江、新疆、重庆、海南和贵州,新的机场建设项目在今年5月被批复,被长期推迟批复的大型项目,如武汉钢铁、宝钢的项目被批准……传说中的刺激政策正在徐徐开闸。
5月12日,央行又降准50个基点。实际上,七天的银行拆借利率在两个星期内下降了134个基点达到2.50% ,足足比两个星期前的水平低了35%。
然而,在这么多的刺激政策里,我们最应关心的是:企业们是不是真的需要钱?他们缺的是贷款还是消费需求?笔者看到,我国4月份新增贷款几乎只有3月份的一半。“没有人买东西,借款投资扩大生产不是加速死亡吗?今年以来,我们其实是不愿意借款。”一位珠三角地区的大型啤酒设备生产商的负责人告诉笔者。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黄益平更是直言:“增长有望了!转型更难了!”事实上,刺激经济增长不在于刺激规模而是在于模式,在于雇用了绝大部分劳动力的民营经济行业能否活起来。最近,部委纷纷表态,落实民营经济新36条。但是重要的是,要有实质内容。民营经济真正火起来,内需有了,刺激政策才能真正起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