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袁吉伟:当前我国的去杠杆化周期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9 06: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金融危机期间的经济刺激政策提高了杠杆化水平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外向型经济产生较大冲击,经济面临硬着陆风险。为了稳定经济增长,我国毅然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同时也实施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5次下调存贷基准利率,4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2009年新增信贷高达10.5万亿元。

  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较低的融资成本以及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提高了我国的杠杆化水平。以债务总额/GDP来评估杠杆化水平,我国的杠杆化水平由2008年的153%大幅升高至191%,不过仍低于主要发达国家300%的高杠杆化水平,但显著高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从主要经济部门看,公共部门杠杆化水平由2008年的35%提升至2009年的44%,非金融企业部门则由2008年的87%提升至108%,金融机构由2008年的13%提升至2009年的15%,居民部门则由2008年的18%提升至2009年的24%。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杠杆化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公共部门和企业部门。

  我国杠杆化水平升高主要表现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实施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加大国债发行量、增加地方融资平台融资量;企业借助资金获得便利和低融资成本,加大举债规模、加快扩张步伐;居民通过信贷加大消费、购房投入。

   我国正处于去杠杆化周期

  

  进入2010年,我国经济平稳,而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在稳定经济的同时,其负面问题也开始显现,主要就是通货膨胀问题。2010年初至2011年底,我国货币政策开始逐步回归常态,央行先后5次提升利率和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收紧信贷投放规模。我国高杠杆化经营开始不能有效维持下去,主要表现为:地方债务集中到期,面临偿付压力;企业融资成本快速上升而且获得资金难度加大;银行天量放贷使得存贷比、资本充足率合规压力大增。

  我国自2010年始进入去杠杆化阶段,主要表现为公共部门和企业部门的去杠杆化。公共部门去杠杆化主要表现为降低财政支出,尤其是降低财政赤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为主要调控对象,地方政府也降低了基建投资的规模和速度。企业的去杠杆化主要表现为大企业的投资项目更加谨慎,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限,加之前期经营扩展过快,很多资金链断裂,更多体现为信贷违约。

  就去杠杆化进程看,我国杠杆化水平已由2009年的191%降至179%,这一方面得益于公共部门和企业部门较快的去杠杆化进程,2011年,上述两部门的杠杆化水平约为38%和96%,较之金融危机前35%和90%差距已不是很大;另一方面,还得益于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速。

  去杠杆化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其影响也显而易见。一方面,就是政府调控经济的空间有所削弱,私人部门的投资能力和意愿降低,经济增速放缓,预计今年二季度GDP增速有可能低于8%;另一方面,去杠杆化将提高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信贷资产质量有所降低。

  去杠杆化周期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根据去杠杆化周期的一般规律,首先是企业、居民和金融机构部门的去杠杆化,在经济恢复一定的增长动力后,公共部门开始去杠杆化。就我国而言,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在于,公共部门与其他部门都面临去杠杆化要求,同时我国还面临通货膨胀、经济结构改革压力、外部需求不足等问题,极大地考验了政策决策层。为了使经济增速保持稳定,还需要发挥财政政策的经济刺激作用,但是在力度上要有所保留,保持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还要将财政政策与经济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相结合,通过降低税收负担,推动企业部门完成去杠杆化进程。另外,我国居民部门的杠杆化水平较低,去杠杆化压力较小,如何有效启动内需也是政策的主要发力点。就货币政策而言,在需求疲软、企业去杠杆化的大背景下,需要保持社会流动性充裕,但是不需要大规模的释放流动性,以避免通胀压力。由于当前金融部门所面临的风险加大,惜贷情绪有所升温,降准可能无法实现良好的刺激效果,可能还是需要通过降息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以尽早恢复企业的需求和投资能力。(袁吉伟)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曲子:2012年中国经济四大风险串联循环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放水”解危将危上加危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