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创新管理成企业家必修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30 02:40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赵怡雯 实习生 余佳忆

  创新管理成企业家必修课

  新一代青年企业家与老一代在创业方面存在重大区别,创业研究与应用涌现出新趋势,中国青年企业家面临着人力资源、创新与可持续管理的三大挑战,他们需要拥有应对复杂环境与未知情境的能力,同时需擅长集成创新与合作共享,讲求社会责任与绿色策略、通过人才战略来塑造竞争优势等

  在世界经济复苏艰巨性日趋突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如何应对新形势,进行创新管理、可持续管理,已经成为新一代青年企业家的一门必修课。5月27日,由复旦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第七届上海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题为“创业、创新与可持续管理”的上海论坛管理分论坛在友邦堂隆重举行。

  创新是出路

  本次论坛主题立足于企业层面,思考未来十年发展,并提出了“创业,创新与可持续管理”三个关键词,力邀学界与商界代表进行针对性探讨。

  谈及当前企业创新管理的宏观背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薛求知指出,实际上从去年开始,整个中国经济就面临着经济结构的大调整。整个国家经济的调整,就势必会影响到企业战略的调整。

  “过去靠低成本、靠出口、靠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增长难以持续,所以我们要寻找企业新的出路。”薛求知强调,“企业新出路其实就在于创业、创新与可持续管理。”

  浙江大学全球创业研究中心主任,中瑞创新、创业研究院院长王重鸣教授表示,当前创业研究有三种新趋势,一是从个体创业日益转向团队创业,团队创业是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全球化的需要;二是创业最初都是生存需要为主,现在则需要投资;三是从技术型的创业研究越来越多地转向战略型的创业研究。

  动力源于企业

  中国目前已成为创新大国,但中国尚未达到创新的国际前沿。对于中国如何才能打造成创新强国,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勇民指出,第一,创新的动力不应来自政府,而在于企业家。第二,政府应该把重点放在推动创新环境建设方面,其中包括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其次,政府应该建立一个初期有效竞争的法律体系。再者,政府需要支持一些基础研究,可以通过这些研究,包括对大学的科研机构的支持,来推动创新的发展。最后,创新还是一个社会风尚的问题。要真正走向创新强国,一个国家需要形成高诚信的社会风尚,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柳卸林提出,中国的未来仍然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创业精神,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全球战略是战略新兴产业未来的三个重要要素,如果这些要素可持续的话,那么中国就完全可以引导下一个产业革命。

  创新管理挑战

  在吸收了创新管理的知识以后,企业家,尤其是新一代的青年企业家究竟应该如何去运用呢?

  王重鸣教授指出,青年企业家的能力开发和成长策略与创新企业管理息息相关。新一代青年企业家与老一代在创业方面存在重大区别,创业研究与应用涌现出新趋势,中国青年企业家面临着人力资源、创新与可持续管理的三大挑战,他们需要拥有应对复杂环境与未知情境的能力,克服局部常规的低层次竞争与技术导向模式,同时需擅长集成创新与合作共享,讲求社会责任与绿色策略、通过人才战略来塑造竞争优势等。

  复旦大学校友、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蒋志权则从企业的角度提出,30年来的改革开放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的青年企业家要勇于在全球化浪潮中接受洗礼,牢固树立学习上的自觉与创新上的自信,善于在世界先进管理发展中注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青年企业家进入国际市场,尤其要有一种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善于抓住机遇,还要具备国际化的运作能力、强烈的创新精神,以开放的心态树立合作共赢的文化。中国年轻的企业家在走出国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解当地的文化,要把自己融入进当地的风俗习惯中去,用我们的文化优势和他们的当地文化很好地结合,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