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李经编:行业寒冬中暖意浓 发展后劲十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30 07:1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梅李镇经编经过20多年发展已经初步形成形成了集原料、织造、后整理和终端产品于一体的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中国经济网李雨思/摄
在传统纺织行业中运用了先进的仓储物流管理系统。中国经济网李雨思/摄
走基层 看纺织—中国经编万里行报道组来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镇经编产业集群。中国经济网李雨思/摄
中国经济网常熟5月30日讯(记者 李雨思)在外需低迷、内需趋缓的市场环境下,今年一季度纺织行业增速持续下滑,企业亏损面扩大。日前,记者随走基层·看纺织—中国经编万里行报道组来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镇经编产业集群,却发现这里的纺织企业是一派暖意,经济增速仍保持了较高增速,且积极进行着转型升级。
行业寒冬中一枝独秀
“经编是一个朝阳产业,一般年份经济增速都在20%-30%,今年会低一些,只有10%左右。”梅李镇党委副书记姚卫东说。与化纤、棉纺等其他行业的负增长和全面亏损相比,这样的数字简直要好很多了。据他介绍,目前还没有亏损企业,但利润已下降20%,由于行业形势不好,部分产品中已经开始出现压价,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未来增长压力依然较大。
而来自企业的消息显示,形势甚至在逐步好转。“前几个月出口并没有受到影响,还增加了8%,因为我们是按订单生产的,去年年底以为生意不会好,但过了春节,美国大型沙发供应商的供应量都上来了,他们也觉得很纳闷。”常熟市昌盛经编织造有限公司的朱岳明表示。他的公司主要生产沙发、玩具以及汽车装饰布等。
在行业寒冬中,梅李为何能一枝独秀?梅李镇人大主席陈俊认为,这和梅李镇多年的积累分不开,从开始的起步阶段、到迅速发展阶段、调整提高阶段、再到如今的转型升级阶段,梅李的经编产业从原来的富民产业已经发展成为现在的支柱产业。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特色的产业集群,同时企业发展风格稳健,资金状况都很良好,政府也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引导和扶持。
而在朱岳明看来,更多的还是受益于转型升级的早。“在90年代初时产品是供不应求的,但当时我就想产品要差异化,同质化会形成恶性竞争。”于是在1999年大家都做长绒产品的时候,他研发了一种短绒沙发布料,正是这个产品创造畅销10多年的奇迹,其沙发布料畅销美国,去年出口额达到2400万美金。
下一步将做强区域品牌
梅李镇经编产业起步于90年代初,经过20多年发展已经初步形成形成了集原料、织造、后整理和终端产品于一体的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主要生产各类经编布,特色产品有长毛绒、珊瑚绒、冰花绒、短毛绒等,年产值达109亿元,上缴税金超亿元,产品远销俄罗斯、南非、尼日利亚、罗马尼亚和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统计,到2011年底,梅李镇经编产业的产值、销售收入、税金分别占该镇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金的28.05%、26.96%、 17.23%。
梅李镇镇长张宁江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做强区域品牌,从家用纺织品为主向产业用纺织品为主逐渐转型,突出集群特色。“我们要进一步在市场上打响梅李经编区域品牌,加快企业创名牌的步伐,对创立成为苏州级以上名牌的企业给予重奖,提高企业创立名牌的积极性,提升梅李镇经编特色产业的层次和档次。”
据了解,目前梅李镇已与南通大学、江南大学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合作共同研发经编新产品项目,全面加大企业在产品研发、专利申请、销售、经营管理等方面力度。
产业集群发展后劲十足
一些企业转型升级也早已悄然进行。朱岳明去年从美国客户处考察回来,立刻投资60多万上马了先进的仓储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了每批布条码批次扫描、智能货位管理等。在宽敞明亮的仓库里,布匹整整齐齐摆在货架上,一两台叉车有序的进行着搬运。“改造仓储提高了效率,每年能节省10多万元的人工费用,又整齐又划算,而且不会出错误,给客户的印象也很好,没想到布也可以像超市一样卖”, 朱岳明说。
常熟市群英针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则在新产品研发中尝到了甜头,其新开发的3D增厚网眼系列等经编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而且在海外也颇受青睐,“群英”牌经编面料被评为“江苏名牌产品”,产品利润率高达20%,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梅李镇定下的目标是力争形成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经编企业4家,1亿元以上企业15家;中国名牌1个,省级名牌5个,苏州市级名牌10个。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经编分会会长沈顺年表示,梅李镇经编产业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完整的产业链,并且拥有先进完善的生产设备,在新产品的开发、生产上占有较强的优势。在政府大力支持下,产业发展的整体环境也较好,因此集群发展极具后劲。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