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公司上市别强作地方政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1 01:2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匡志勇

  一家位于四川德阳的科技型企业老板最近两年接到了10多场次“上市论坛”的邀请,其中多数来自于省、市相关单位。地方政府的“盛情”成了企业家的烦恼。“不去参加就是不给领导面子,平时难免要打交道。去多了,收获总是有限,关键内容几乎是重复的,浪费时间。”

  诸如此类的案例目前在全国十分普遍,随着各地上市公司数量逐步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范围,地方政府对于企业上市、对于公司“保壳”给予了十足的热情。

  于是,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支持企业上市的各类优惠政策。以深圳为例,中小企业从企业改制到深交所上市,最多可以获得地方政府310万元财政补助。其他许多地方政府优惠政策更多,以中山高新区的企业为例,上市企业不仅可获得地方政府150万元奖励,高新园区还额外提供300万元奖励。佛山、武汉、成都、西安等地甚至还对“新三板”上市企业给出了高额的奖励条件。

  上市公司多了,能够证明当地经济的活跃程度,而作为当地政府,为企业上市创造一个良好环境自然也是理所当然的职责。但是,公司上市只能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不是拔苗助长。当地方政府对于所辖地区公司的上市过于积极,甚至将其列为政绩考核的目标之一,那么就有可能导致为了上市而上市。部分地方为了支持企业上市,罔顾企业发展历史上的瑕疵,不顾原则地“打包票”行为则算是负面效应了。目前在IPO审核过程中,税务、环保、社保、住房公积金等方面都需要地方政府提供文件来“作证”。部分老国企改制的企业还需要获得省级政府部门对改制合规性的确认函。于是,在部分企业IPO过程中可以见到一系列“怪象”:企业在最近三年连续“吃”到三张税务罚单,结果税务部门竟然出具了“无违规证明”;企业在最近一年里,90%的职工都没有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社保部门也能提供“合规证明”。个别地方政府,为了支持企业上市,甚至四处“给项目”、“造利润”。据媒体披露,山西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两三年在省内多地拿到了太阳能项目订单。部分项目甚至连“招投标”等法定程序都没有完成,项目收入就已经进了企业口袋,甚至兑现成了撑起亮丽报表的净利润。

  地方政府过度重视当地上市公司数量还会导致不遗余力的“保壳”现象。优胜劣汰是一个成熟资本市场必备功能,而长期以来A股市场的垃圾公司总是“僵而不死”,地方政府热衷于“保壳”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有些政府官员总以为当地的上市公司退市了是一件“丢面子”的事,“保壳”也成了政绩工程。为了“保壳”,有时候当地的优质企业被“热情邀请”去重组“*ST公司”。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