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自主品牌夹缝中生存 别对比亚迪吹毛求疵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1 19:2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日讯(记者 朱津津)作为中国最早推广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比亚迪万万没有想到,一场看似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车祸竟为蒸蒸日上的新能源汽车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近日,多位汽车业内人士均为比亚迪喊冤,“认为这起交通事故属于极端情况,电动车着火原因还需进一步验证,若就此对锂电池安全性下定论为时过早,对于正常行驶情况下,电动车还是相对安全的”。

  26日凌晨,一辆GTR跑车与一辆宝马在深圳市滨海大道狂飙,途中与两辆的士发生碰撞,致使其中一辆比亚迪电动出租车E6起火,车内3人死亡。事件发生后首个交易日,比亚迪A、H股于大幅重挫,市值最高蒸发近57亿。同时引发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诸多忧虑。

  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林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对事故遇难者表示哀悼,并表示,“碰撞事故发生以后,比亚迪积极配合交警部门展开调查,并向深圳市的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对车辆起火和乘员伤害调查,还原事件真相,在近日将有专家到深圳。比亚迪坚信本次事件不会影响到公司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电动车起火非因电池爆炸

  根据28日深圳警方关于"5·26"事故的通报,跑车对电动车左后尾造成第一次碰撞,电动车第二次碰撞路边大树,位置是车后尾中间,也就是电池放置的部位。针对电动车起火原因,警方回应,深圳市正在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起火点在哪里,有没有爆炸,相信调查结果会对社会进行公布。

  比亚迪发布公告表示,"比亚迪E6电动车经过国家认可的权威检测部门,按照国家标准,全面检测合格,碰撞测试符合国家法规,在工信部第203批《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公告》目录中发布。

  对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认为,"事故中比亚迪电动车的电瓶没有爆炸,说明电池是过关的”,他分析说,比亚迪的E6电动车,被比它快100多公里/小时的红色跑车追尾,起火原因可能是把电池撞短路,电池的巨大能量在短路点形成极高的温度而起火,不会有其他原因。汽油轿车如遇事也会起火,因为会把油箱撞坏,流出的汽油沾到火热的排气管火势更大。比E6快100公里\小时的车撞上,说明电池是过关的。“车前轮没有着火,车门开着,可见火势不猛,人是被先撞死的,而不是被烧死的,再炒作此事就是别有用心了”。

  汽车界资深评论员贾新光也站在了比亚迪这边,他说“事故里到底是什么原因很难说,就算普通汽车受到这种碰撞起火也是很多的,但是在正常情况下,电动车还是比较安全的”。另据一位接近深圳警方的人士向中国经济网记者透露,比亚迪电动车着火并非由于电池爆炸所致。

  比亚迪“躺着中枪”成众矢之的

  尽管业内专家纷纷站出来为比亚迪解围,但仍难阻挡公众的质疑声。有网友表示,比亚迪E6烧得只剩下车壳子,远远大于肇事车辆和另一被撞车辆的损坏程度”“比亚迪车被撞之后火势在短时间之内就蔓延了整个车厢,令驾驶员跟乘客没有逃生的任何时间,这个电动车绝对有问题”。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声援比亚迪,认为“无论什么品牌的车被180公里时速的车辆撞了必定会是惨剧,不要针对国内品牌百加指责,自主品牌也是在夹缝中生存”“此前这么多品牌的电动车着火了不说,偏偏针对于比亚迪”。

  比亚迪方面则认为,该公司新能源车在深圳已经大规模运行两年多,截至到2012年5月,单车运行里程超过20万公里,总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期间也发生过18起追尾事故,但是没有引起人员伤亡和车辆燃烧。本次事故是在极端条件下引发的,通过媒体照片可以看到车辆尾部变形非常严重,远远超出了正常碰撞,人员在这种情况下生存的可能性极小。如果是传统燃油车也有可能发生燃烧。

  “此次车祸中,豪车、富二代、车辆自燃、醉驾这些关键词都让比亚迪成为了众矢之的。”比亚迪一位中层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无奈,“我们注意到有人将此次车祸往比亚迪身上推,误导公众,然而比亚迪也是受害者,我们也是躺着中枪了。”

  新能源汽车遭遇“当头一棒”

  从2008年12月F3DM上市开始,比亚迪正式启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成为国内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先驱企业。E6是比亚迪继F3DM之后的第二款新能源车型,之后首款纯电动客车K9在深圳投入使用,比亚迪DM Ⅱ代双模电动车“秦”也于2012北京车展全球首发。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在公开场合表示,2012年下半年,比亚迪将在其他试点城市大规模展开新能源业务,届时新能源汽车将能够给公司贡献10%的收入比例。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一场剑指“电动车安全性”的交通事故给了这家刚经历“裁员风波”的车企“当头一棒”。

  据专家介绍,电动汽车安全方面的隐患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分别是高能量动力电池的燃烧隐患;电动汽车高电压、大电流的回路,在人体接触时会造成的伤害;发生碰撞时,由于电动汽车质量比传统汽车重200公斤左右,给人造成的伤害;以及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对于汽车行业来说,526特大交通事故已经不仅对比亚迪产生负面影响,更影响了公众对新能源车的信心,比去年发生的众泰电动车自燃事件的影响更恶劣。

  按照工信部最新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争取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市场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

  对此,某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与欧美国家对比,中国政府对发展电动车支持力度更大,速度也更快,但是如何让新能源汽车驶入百姓家仍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电动车如果不能更好地提高安全性能,那么消费者信心得不到保证,达到2015年50万辆的目标会变得非常困难。

  尽管如此,财政部亦表示从今年起每年安排10亿-20亿资金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看来,去汽柴油化的新能源汽车已势不可挡,什么也无法阻止技术进步,相信未来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必然会进一步提升。至于比亚迪在此次车祸中应当承担何种责任,眼下只有鉴定结果才能给出最终的答案。

  (责任编辑:佟明彪)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