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5月大宗交易井喷 实体经济流通性露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2 02:29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文艺

   5月份的大宗交易比二级市场还热闹,后者5月成交量只环比略有上升,而大宗交易市场却在本月出现了井喷行情,总成交金额194.1亿元,是4月份的2.5倍,同时也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月度成交新高。

   “热闹”的不仅仅是成交量的暴增,交易主体也很扯眼球,机构席位、QFII扎堆的营业部都频繁出现在了5月份大宗交易的买方名单上。同时,上市公司也是百花齐放,有大比例折价的,有溢价的,也有高达38次的交易笔数,更有被各路机构争抢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发现,实体经济下滑、产业资本流通性差、资金紧张,是业内对5月份高减持的主要解释。

  大宗交易额环比增长150%

   根据两大交易所披露的大宗交易数据,《每日经济新闻》统计发现,5月份大宗交易成交量出现井喷,合计194.1亿元,其中沪市成交额为90.74亿元,深市成交额为103.36亿元。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4月份的大宗交易总额还只有78.63亿元,不及5月的一半,且5月大宗交易井喷的重要时间段出现在下旬。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共有239只股票出现了大宗交易,合计成交笔数为812笔,相比4月环比增长130%。特别是5月30日和31日两天,深市大宗交易成交92笔,沪市成交36笔。

   从成交数量上看,5月大宗交易合计成交22.61亿股,4月份的成交数量为15.51亿股。单笔成交金额方面,5月仍然创下奇迹,5月31日京东方A(000725,收盘价1.82元)出现了一笔高达6亿股的大宗交易,成交金额为10.56亿元,成交价格1.76元/股,而当天京东方A的收盘价为1.84元,折价5%。4月份金额最大的一笔大宗交易来自金隅股份(601992,收盘价8.24元),4月6日其成交了3621.03万股,涉及资金2.97亿元。

   不仅仅是环比暴增,5月份的大宗交易成交量还超过了3月份,从而创下今年以来的交易总额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份大宗交易市场出现的小井喷行情源自上交所公布的《关于征求优化大宗交易机制有关措施意见的函》,新规将延长交易时间,降低交易门槛,放宽涨跌幅限制等,都有助于扩大大宗交易供给规模,因此,害怕未来的高折价,该征求意见文件出来后,引发了3月份的一波大宗交易热潮。

   5月份的情形却与此不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发现,实体经济下滑引发的担忧,以及诸多行业面临的资金紧缺,是导致减持在5月份集中暴发的重要原因,还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高额成交量很可能是持续性的。

  解禁市值最低 减持意愿最强

   “5月大宗交易成交大增,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分析师常剑锋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宏观看,实体经济的下滑导致产业资本流动性有些紧张,资金链绷得越来越紧,通过大宗交易套现可以缓解;从市场行情看,今年3月和5月的行情都是下行,导致大小非对未来的行情走势更加悲观,害怕之后更加难以卖个好价钱,跟市场形成共振,所以短期减持比较多;从微观看,每家公司情况各不相同,5月份解禁的限售股数量并不多,若是PE之类的股东持有,解禁后减持的意愿当然会更加强烈,所以微观上不同的股东性质决定了减持的力度。

   太和投资总监王亮也认为,实体经济下滑,导致悲观情绪,许多产业资本的企业家担心今后卖不掉,所以5月出现集中卖出。“更多的都是小非在卖,如永辉超市(601933,收盘价28.86元),减持的是第二大股东,而接盘的是第一大股东。”王亮说。

   不过,有券商研究员称,5月份二级市场的表现和成交量的配合,也是大宗交易井喷的原因之一。该券商统计称,5月4日至10日,共有26只股票解禁,解禁总量为23.06亿股,总市值210亿元,该期间的大宗交易成交金额为60.38亿元,平均折价率为6%。

   常剑锋表示,根据以往经验判断,解禁量与大宗交易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非简单的正相关,要看当月解禁股的股东性质,一般小非卖出的意愿更强烈,特别是PE,本身的目的就是寻找一个退出机会,上市之后当然会趁机减持。

   有意思的是,今年5月共有56只股票有限售股解禁,总市值在380亿元左右,是今年前5个月中解禁市值最低的一个月,但减持意愿却是最强烈的。

  减持“透露”产业资本流动性紧张

   4月份有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司中,数家出现在5月份的大宗交易榜中。

   2011年4月登陆中小板的明牌珠宝(002574,收盘价19.9元),上个月底刚刚有1462.01万股限售股解禁,占公司股本总额的6.09%。5月17日~31日,大宗交易平台上便持续不断地出现交易,卖方营业部均为财通证券绍兴人民中路营业部,先后17笔交易共计卖出457万股。《每日经济新闻》发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明牌珠宝第一大流通股东自然人濮文只持有公司股份336.76万股,并未达到457万股,不难推测,5月明牌珠宝被减持的股份来自4月份刚刚解禁的限售股。明牌珠宝本次解禁的股份主要来自于绍兴县几家投资公司,与减持营业部所在地不谋而合。

   有市场人士称,一季度业绩下滑,且目前明牌珠宝股价相对发行价已跌去38%,减持成为小非的选择。

   此外,庞大集团 (601258,收盘价7.27元),5月2日刚刚出现3.63亿股限售股解禁上市,5月22日、29日两个交易日便总共出现了13笔大宗交易,合计减持2900万股,涉及金额2.06亿元,平均成交价格7.12元/股,相比5月22日、29日该股的收盘价,折价较高。买卖营业部均为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

   上市之时受到颇多关注,且以69元/股高价发行的碧水源(300070,收盘价29.28元),日前发布公告称,持股5%以上股东梁辉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减持了公司股份540万股,减持后梁辉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拓邦股份(002139,收盘价7.07元)实际控制人武永强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320万股,其未来还有减持的可能,公司披露减持原因是个人资金需求。

   此外,从5月份大宗交易集中的行业来看,医药生物、机械设备和商业贸易位列前三,巧合的是,这三个行业在5月份均有相关刺激政策出台,例如卫生部和铁道部发布的关于引入民资进入相关行业的政策,以及国务院发布对消费的刺激政策。据此推测,有业内人士称,受宏观政策影响,不排除资金向热点行业转移的可能,但实体经济紧张仍然是大小非减持的主要原因。

  QFII营业部 机构席位频繁成为买方

   接盘方,5月份仍然出现了新动向,QFII扎堆的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和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频频出现在买方席位上,而买方也多次出现机构席位。

   《每日经济新闻》统计发现,中金淮海中路营业部和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总共在5月份大宗交易买方席位上出现了77次,成交金额23.5亿元,几乎占到5月大宗交易总成交额的12%,实力强大。4月份,该两大营业部只出现在买方席位上35次。

   从QFII交易的股票来看,主要集中在海康威视(002415,收盘价46.65元)、众和股份(002070,收盘价5.34元)、庞大集团、招商证券 (600999,收盘价13.45元)、中国化学(601117,收盘价6.70元)等几只上。QFII频繁参与大宗交易,也印证了5月发布的QFII中国A股月报,显示欧美几家大行的QFII仓位在最近两个月不断攀升,今年以来平均升幅已超过5%。根据公开媒体报道,亚系基金中,具有代表性的日兴两只基金,平均仓位已接近100%水平,为过去一年以来的最高位。欧系资金支持的几个QFII灵活配置基金,仓位也在不断升高,其中一只仓位接近90%,为过去两年来的最高值。

   不仅仅是QFII,机构席位34次出现在5月大宗交易买方席位上,与4月份的寥寥无几形成鲜明对比。

   海康威视不仅是QFII的宠儿,也颇受机构青睐,548万股被机构接手。此外,九州通(600998,收盘价12.32元)、天立环保(300156,收盘价21.34元)、天桥起重(002523,收盘价7.05元)、四维图新(002405,收盘价14.5元)等都是机构争相买入的股票。对于机构的此种行为,市场普遍解读为“抄底”。

   不过,常剑锋有另外的解释,他认为QFII也好,国内的机构投资者也好,接盘完全是从操作性来看的,不一定是“抄底”行为,因为大宗交易是打折交易,只要觉得价格合适,QFII们买入是很正常的,而买入后股价短期上涨,如海康威视等,完全是一个巧合,因为机构的操作不可能从短期考虑这么精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