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田间到餐桌的路更近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4 04:19 来源: 经济日报

   1天、2天、几个月、一年,在较短的时间段内,中国人餐桌上发生的变化几乎难以察觉。但放在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段来看,变化就清晰可见了。

   餐桌上的变化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它要建立在农产品更加丰富、流通体系更加顺畅、餐饮业更加发达等一系列坚实的基础之上。

   供应更丰富了

   餐桌连着农田,老百姓碗里点滴变化都来自广阔田野上沉甸甸的收获。

   “今年以来多次听到我国粮食已经实现八连增的新闻,尽管这样的消息距离我有些遥远,也没有了以前的切身体会,但依然感到心里很踏实。”在广州务工的马维民说。

   9年前,马维民从山西到广东打工,现在一家3口都到了广州。他说,“我家里的4亩农田都流转给了村里的种田大户,我的身份虽然还是农民,但已经不种田了。”

   马维民的踏实感,是我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很多人的共同感受。

   5月31日,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青阳镇化庄村金黄的麦田里传出了收割机作业隆隆声。61岁的刘宝莲正从小麦联合收割机上卸麦粒。他高兴地说:“今年我种了2亩小麦,由于水浇条件比较好,每亩小麦收成不少于1000斤。”

   滨州市今年小麦种植面积358万亩,大规模麦收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同样在河南省商丘市小麦已经开始陆续收割,商丘市今年小麦种植面积918.3万亩,比去年增加3万亩,夏粮有望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今年夏粮将继续增产,并且有望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

   “粮食连年增产,我的养猪场所需饲料就能有保障,饲料的价格就不会出现大起大落,我心里就很踏实。”山西省昔阳县养猪大户宋以斌说。

   数年前,宋以斌开的小煤矿被整合,他将目光投向了养猪业。他说,中国人多,吃饭是最重要的事,养猪是一个值得长期投资的行业。

   短短几年,宋以斌的身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一个煤老板变为猪倌。他的养猪场去年出栏生猪达到2万头。

   马维民、宋以斌和我们大家的踏实感都来源于一组组令人踏实的数字。我国2011年全年肉类总产量7957万吨,2005年这一数字是7700万吨;2011年蔬菜总产量6.77亿吨,2005年为5.63亿吨。牛奶产量3656万吨,2005年为2865万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习惯和饮食结构会发生相应变化,以粮为主的消费转向以粮食、蔬菜、蛋奶肉鱼并重的消费结构演变。

   餐桌上菜谱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种什么、养什么。去年,中粮集团在天津、江苏、湖北完成建立3个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项目;2007年至2010年,伊利集团共投入60多亿元用于奶源升级与建设,今年将投资12亿元用于奶源地建设和升级。

   由于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需求的持续增长,预计到2015年,我国肉、蛋、奶产量将分别达到8500万吨、2900万吨和5000万吨。那时候我们餐桌上的食物将更加丰富,菜篮子将更加充实。

   流通更顺畅了

   在安徽合肥市的周谷堆市场,每天凌晨,小三轮车和菜贩们便蜂拥而至,这个批发市场里瞬间成了小三轮车的海洋。在这个城市里大部分人还在熟睡时,辛勤劳动的人们提前开始了新的一天。

   在周谷堆市场卖货的左作新说:“每天从下午一点半一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周谷堆市场一直都很繁忙。”他是1999年从坝上街市场转到周谷堆市场经营的。

   10多年,周谷堆市场发生的重大事件,左作新都是亲历者。他清楚地记得:2000年11月,周谷堆市场4期工程开业,引进了干货交易;2002年9月,蔬菜地磅房实现了电子化交易;2010年5月,周谷堆市场大兴项目开工建设。

   周谷堆的市场规模由最初的占地10亩发展为280亩,并从单一的水果交易发展成为集蔬菜、水果、水产品、畜禽肉类等交易为一体的综合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周谷堆市场在源源不断供应着市民蔬菜,一直在长大,但依然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现在合肥更新更大的“菜篮子”正在建设中。这个取名为合肥农产品国际物流园的更大“菜篮子”建成后,规模将是现在周谷堆市场的7倍。

   小小“菜篮子”,涉及千家万户,深受广大群众的关注。

   自1988年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以来,市场体系建设和完善始终被高度重视。2010年,国务院决定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产销衔接顺畅、市场波动可控成为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点。

   几年间,当“豆你玩”“蒜你狠”等网络名词此起彼伏时,健全优化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呼声高涨。事实上,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建设步伐一直没有停止。

   2004年,国家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当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

   2008年12月,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试点企业鲜活农产品产地直接采购比例达到50%以上,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并建立从产地到零售终端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

   2010年12月,农产品绿色通道扩大到全国所有收费公路。

   2011年12月,商务部提出,建立健全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加强中央、地方两级储备肉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冬春蔬菜储备制度。

   为使农产品流通更加顺畅,全社会仍然在继续努力着。

   就餐更便利了

   黄小玲,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她的一日三餐是这样安排的:早餐,小区门口的早餐店;午餐,单位大厦里的快餐;晚餐,有时回家做饭,有时在外解决。黄小玲说,由于经常不在家吃饭,家里一个月也吃不完10斤装的一袋米。

   记者问黄小玲为什么不愿在家吃饭,她的回答很简单,“工作忙没时间。收入比前几年高了不少,在外面吃饭经济压力也不大。”

   黄小玲的说法,代表了当今不少年轻的上班族的生活方式。在我国的大中城市,像黄小玲这样的人群越来越大。

   到饭店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其背后是餐饮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餐饮业销售额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11年,我国餐饮业营业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2006年这一数字为10345.5亿元,而2000年只有3752.6亿元。

   街上不断有新饭店热热闹闹开业,也不断有饭店悄无声息地关张,这样的来来往往让餐饮业迅速地流动着,在河北省廊坊市开饭店的李伟说,现在经营饭店不容易,各项运营成本快速上涨。他粗略算了一下,2002年到2012年10年间,色拉油价格上涨120%、猪肉上涨136%、水上涨60%、电上涨1倍、人工涨了3倍。

   李伟告诉记者,现在开饭店和以前有很大不同。10年前,口味和价格是消费者选择饭店最看重的地方,现在消费者到饭店吃饭既重口味,也重价格和环境,更看重服务。

   适应了城市人们生活的快节奏,餐饮业中快餐的发展更为抢眼。

   19年前,蒋建平承包了常州市一所老年公寓的食堂。借着只有20多平方米的场地,蒋建平与妻子生火做饭,一边为老年人供餐,一边试着做起了电话订餐的外卖业务。

   19年后,他们创立的丽华快餐在12个大中城市拥有80余家快餐配送网点,在北京、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都设有全资子公司,年销售额达数亿元。

   1987年,自肯德基为代表的洋快餐连锁店进入北京市场后,西式快餐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较有影响的中式快餐企业大多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快餐业快速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05年时,我国快餐业占全国餐饮业市场份额已超过45%。现在,江苏、上海、辽宁、北京等省市的份额也已达到50%以上。

   当前,我国餐饮业还在保持着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商务部副部长蒋伟说,2015年中国餐饮业销售总额将达到3.7万亿元,占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十分之一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