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实战掘到第一桶金 “轧群”成就超级“牛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4 13:19 来源: 新闻晚报

  □记者 崔烨 制图 任萍

  刺激政策出台后,带动一波股市投资行情,但民间却在调侃“炒股十人中七亏两平一盈利”。西南财经大学和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只有22%的炒股家庭能在股市中赚钱。更有意思的是,小学文化炒股赚钱的比例高达37%,而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这一比例却只有19%和22%。放眼黄金、古玩、收藏等投资市场,其中赚钱的大多也非科班出生的高学历者,是什么影响他们的盈利判断?又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中国的投资者老是赔多赚少呢?

  【现象】

  高学历在投资市场中“失效”

  近日,西南财经大学和人民银行共同发布的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学历越高炒股越亏。据了解,这份报告基于全国25个省、80个县、320个社区共8438个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形成,涉及家庭资产、负债、收入、消费、保险、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数据。

  调查报告显示,学历与股市参与率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学历越高,炒股的人越多。但是,高学历却与炒股赚钱没有必然关系。根据报告,没上过学却炒股盈利的占33.33%,小学文化炒股盈利的占37.04%,初中文化这一比例则为9.84%,中专/职高20.59%,大专/高职25.4%,大学本科19.31%,硕士研究生22.22%。小学文化的股民盈利胜算明显超过研究生学历的投资者。

  而不仅仅是股市,放眼黄金古玩收藏等投资市场,赚大钱的也并不与学历直接相关。记者周末在卢工市场与几个存活了多年的摊主聊天后发现,他们基本都没有念过大学,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毕业,但市场的 “敏感”、朋友在关键时刻的帮助,使他们走上了靠投资致富的道路。

  “中国的第一批股民不少都是低学历者,能在市场上存活到现在的基本都是高手了,他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自学成才的。 ”在黄浦区一家证交所工作的老总告诉记者,自己见证了这批老股民的成长,虽然他们学历不高,但非常勤奋,不仅靠读研报和财报,每天还坚持4小时的盯盘,以及收盘后的研究,再加上对公司长期的研究,才造就了超级“牛散”,“这个过程可不比读一个本科或者硕士来得容易。 ”

  基金公司新招聘“最好是硕士”

  “学校不错,可惜是本科。 ”刚刚过去的周末,一位媒体行业同事告诉记者其“跳槽”应聘某总部在上海的基金公司的遭遇。这位同行毕业于复旦经济学院,这几年的工作也都在基金领域,出于职业规划考虑,27岁的他希望可以进入基金行业发展,也愿意在职位上从零开始,没想到却因为“学历太低”被“嫌弃”了。

  这位同行告诉记者,在竞争“PK”中,最终胜出的是位毕业于沪上某师范学院的中文系硕士生。 “对方告诉我,他们研究部门新进的全部都是硕士学位以上的人员,我这个本科,最多只能去市场部做品牌宣传推广。 ”犹豫了一下,这位“同行”最终没有“跳”。

  记者在周末调查了四家总部在上海的基金公司后发现,其投研人员的确多由博士、硕士、或“海归”组成,但这批精英带给基民却几年亏损。可谓给“高学历精英更能赚到钱”起了个反面示范效应——

  在可供统计的2001年到2011年的11年时间里,基民在偏股型基金上的累计投入就高达6.3万亿元,但是11年的时间里,扣除各项费用后,该类型基金为基民实现的回报只有区区754.54亿元。基民的回报微薄的同时,基金公司股东的回报却相当可观,11年来基金公司提取的管理费高达1646.56亿元,但已有的67家基金公司的总注册资本只是104.9亿元,以注册资本计算基金公司的股东投入,已经高到十数倍。难怪投资者调侃这十多年来的基金市场是“肥了机构,瘦了基民”。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测算显示,偏股型基金的规模在近5年的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扩大,大部分的利润也是在此期间获得的,如果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平均下来的年收益率只在1%至2%之间。这一水平明显比不上银行存款,而更赶不上近几年来日益高涨的CPI。

  【观点】

  “超级牛散”是如何发家致富的

  舟洁(音),54岁,股权投资者

  偶尔投机但不追求投机

  由于历史原因,舟洁并非科班出生的人群,但却在20多年里由怀揣1.5万元小股民演变成一个成功的股权投资者,行走在资本运作市场的最高端。在熊市中,她选择了读书, 2001年入北京大学 “威斯丽女子修养学堂”; 2003年春又入复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总裁班招生任班长。

  在她看来:“投机,是让你有一次致富的机会,虽然股市本来就是一个投机的市场,但又千万不要把这一种偶然当作必然,你不能够去追求投机,因为,机会从来都是不可复制的。 ”舟洁告诉记者,做证券投资的人,心情与别人不一样。

  “当股票上涨的时候,我们都会有贪婪的本性,明天更美好是我们做证券人的一个永远梦想;当股票下跌的时候,我们都会有后悔,为什么昨天不把股票给卖出去呢?结果是手中永远有股票,心中永远有希望,股票的套牢族就是这样形成的。 ”她告诉记者:“证券市场的赢家,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只赢不输的神人,而是能够面对牛市敢追涨,面对熊市愿割肉的凡人。当市场的趋势不能够改变的时候,只能够改变自己的思维和投资策略。 ”

  老王,45岁,自由人士

  要赚大钱朋友圈很重要

  记者要采访老郭比较容易,只要在浦东一家证交所旁边的棋牌室等候就好。老王说,有行情的时候炒炒股,没行情的时候就几个大户凑在一起打牌。他向记者简单介绍了一下牌友:一位是私募基金的老总;一位自己管理着一家只有3人的投资公司,但资金规模却达亿元;还有一位曾经是中学语文老师,后来炒股发家后辞职也成为了老王的专业“牌搭子”。

  老王对文凭挺不屑的:“为什么炒股的散户老是亏钱?他们每天上网看相同的资料、相同的股票推荐、相同的分析师的推荐,集体亏钱也是自然。 ”

  在他看来,买股票赚钱关键在于有自己的朋友圈,而这个朋友圈也应当是“赚钱的少数”。老郭坦言,中国股市目前信息的确仍然不够透明,一些关键性数据,影响股民判断的消息往往还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所以“轧群”很重要。

  小葛,40岁,原为基金经理

  不是输给学历是输给经验

  小葛是记者在采访老王是意外认识的,刚刚从基金经理岗位上退下来的他挺闲的,是新加入到牌局中的一员。作为曾经的明星基金经理,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数学系的他戏称这份调查报告出炉后,很多基金公司“躺着中枪”。

  “我觉得吧,学历的确与投资赚钱不直接相关,但高学历的人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更科学的思维方式并不为过。现在基金经理们的确很 ‘尴尬’,但他们败给股市的实际上是经验。 ”小葛认为,与其花很多时间揣摩政策意图与扰动,不如仔细观察和研究中国经济重要的结构性问题。对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下的宏观趋势与结构变化的把握,才能在越来越多的噪声中站稳与明辨。

  而针对调查中老年家庭中炒股盈利的占比比青年家庭更多的结论,小葛表示赞同:“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炒股的经验会越丰富,盈利的几率就越大。但他同时认为报告中所指的老年家庭中炒股盈利大的家庭,应该是其股龄较长,而不仅仅是年龄较大。 ”

  【观点】

  中国股市为何“亏钱总是大概率”

  章太,57岁,退休

  内线交易仍在困扰市场

  “看看媒体的报道吧,从云南女首富股市内线交易被捕到行长太太一夜之间成暴富的股神,股市的内线交易始终困扰着中国股民。 ”章太退休多年,但每周一至周五是雷打不动要看盘的,老公戏称她也在上班。每天九点半,都要贴心地为老婆打开电视财经频道,同时奉上一杯咖啡。

  但是章太炒股10多年,当中虽然也盈利过,但牛市好不容易赚下的利润往往被一年的熊市冲走。章太有些灰心:“现在交易信息实在不透明,我安装的分析软件也没什么用。这次炒完 (本金全部回来)就不做了。 ”老公则在一旁劝慰:“股市中有人赚钱必定有人亏钱,在一定程度上说它是饱和的,如果说股市赚钱的比亏钱的多,这反而不正常,那大家什么都不干就去炒股了。 ”

  章太说,现在都不大敢相信电视的信息,自己有个姐妹淘的孩子在证交所工作,就靠着听内部消息短线炒炒。她还认为:“许多股民的资金量并不大,被套牢后没有资金补仓拉低成本。机构可以用时间成本来拉长盈利周期,也就是通过长期持有,不断买入来摊低成本。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资金量较大的股民炒股占有明显优势。 ”

  无垠,28岁,IT程序开发员

  所谓“专家”误导太多

  无垠是在淮海路香港广场上班的一位白领,他告诉记者自己大学时期一位开设《证券投资学》的教授,将国外价值投资理念教给学生,并且自己就按此操作。结果,他按价值投资理念选中的股票就是不涨,而他不屑一顾的垃圾股却涨得令他目瞪口呆。以至于被人嘲笑“教授炒股,越炒越亏”。

  作为一个股龄不长的投资者,无垠戏称自己运气不好:“没有赶上2007年的大牛市,反而在金融危机年入市,一亏亏到现在。 ”他告诉记者,自己也曾经跟着电视里的专家炒股,但发现专家常常“说反话”,就跟大学时的教授一样。

  作为高学历的代表,毕业于复旦管院的无垠称自己不会放弃业余炒股,但认为独立的判断更加重要。

  老郭,50岁,自由职业

  大户其实也在亏钱

  对于小散户亏钱多的说法,曾经是第一代 “红马甲”的老郭倒不以为然,他告诉记者一组中登公司在5月31日公布的数据:“你看,截至4月底,自然人账户持股市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只有18804户,而2010年底这一数据是23323户,这意味着在过去一年零四个月里,有4519个千万账户消失了。 ”

  老郭自己算了算,而在此期间上证指数下跌了近15%:“很明显嘛,这么多千万账户消失,要么是因股市低迷资金转移,要么就是因亏损导致资产缩水,市值下降。 ”

  在老郭看来,多数人亏损的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首先是多数人炒股并没有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去选择合适的上市公司,在赚钱效应下往往出现追涨杀跌的操作,最终导致出现亏损;其次,虽然国内股市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但绝大多数股民专业投资技能仍较为匮乏,尤其是上一轮大牛市中入市的股民;同时,许多股民在炒股多年后仍没有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交易方法,在实盘操作中往往也不重视风险控制。

  【争议】

  调研结果“学历说”有失片面

  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人认为 “高学历炒股炒不过低学历”的结论有失片面。

  一位资深媒体管理人员对记者表示:“这个调查报告是在一定时间内做出的调研,如果调查的时间段放长一点,结果也许会发生变化。不能简单的以学历高低来划分,如果考虑了炒股的股龄后再来按学历划分统计数据,我想结果会不一样。学历高的人可能在最开始会比不过学历低的人,但是等一段时间后他的经验总结能力、学习能力绝对比低学历的人强。不能简单的下高学历人炒股不如低学历人的结论,这样容易对大众产生知识没用的误导。 ”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这份调查报告显示学历与股市参与率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户主没有上过学的家庭股市参与率为0.47%,小学1.44%,初中4.9%,高中10.53%,中专17.61%,大专23.57%,大学本科30.66%,硕士研究生43.66%,博士研究生29.17%。但也体现了学历越高的人群,投资理财的意识越强,参与股市的比例越高。

  “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当下的国情是:越是年纪轻的一代,受教育程度越高。没有上过学的股民往往是上世纪50年代以前出生的老年人,所以占比也很低,而小学文化和初中文化的股民,一般都出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70后’则以中专、大专生居多,而‘80后’和‘90后’则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这位业内人士认为,对于青年一代来说,入市后的战绩现在下还为时过早。

  【记者手记】

  股市“潜规则”投资请绕行

  □记者 崔烨

  世界上有多少种规则?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买完咖啡要付钱。飞机滑行时收起小桌板调直座椅靠背。

  世界上有多少种潜规则?筷子不能竖直插在米饭里。接通电话时要说“喂”。老婆说碗放着我来洗时应该主动抢过丝瓜球。买股票不能听电视里的教授专家唾沫横飞。

  在做这组关于 “股市里高学历者赚钱不如低学历”的调查时,笔者接触到诸多关于股市盈利的潜规则,比如内幕消息、比如基金经理老鼠仓、比如一级市场比二级市场好赚太多……当普通的小散户获得一些关于基金行业真实的内幕时,总会露出一副“当时我就震惊了”的表情,这些诸多灰色潜规则用一语蔽之就是市场 “致富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在基金行业中流传一个段子:机场里很多爸爸送儿子前往英国留学。大多数爸爸,满怀激动、泪水盈盈地说:你混不好你就别回来了。唯独基金行业内的一位爸爸,面色凝重、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我混不好你就别回来了。虽然只是笑话,却也讽刺了行业内幕的冰山一角。所以在这次关于“高学历为何在股市赚不到钱”的大讨论中,基金经理可谓躺着中枪。因为大家很容易就联想到一开始就标榜着 “高学历专业人士为你赚钱”的基金公司。而多少年来老鼠仓不断,多少基金经理在赚了一笔后就赶紧辞职、没到40岁就“告老还乡”的行业内幕引起亏钱的基民的公愤。

  此外,除了资源垄断信息不够透明,目前困扰诸多中国投资者的并非打听不到消息,而是消息太多无法甄别。散布流言总是轻松,破解流言却很费劲。流言尽管没有根据,看上去却一本正经,煞有其事。

  面对每天电视、网络里发布的消息,已经亏了钱的小股民往往太紧张以致判断失误,毕竟在被称为“魔都”的大城市里,拥挤着几百上千万的信息,大多是政策鼓励、数量调控、正面消息都不是你的那盘菜。

  如何甄别这些信息?借用科学松鼠会的创办者姬十三在 《我们的敌人不是谣言》日志里的话:“科学常常是无力的,谬误通常比真相更美诱人。如果我们只是在网络上追赶谣言的步伐,那么我相信即使有刊吝、百倍的团队一起来挥舞粉碎大锤,力量也是不足的。我们的敌人并非谣言本身,而是人云亦云的思考方式,是不加反思的生活态度。 ”面对股市的诸多潜规则,学历不是原因,经验不是障碍,解决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以及独立的判断。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