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宇通客车18天跌16% 机构资金一周撤离10%_tech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4 17:2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网两家几乎同时推出股权激励的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却截然不同。

  5月4日,青岛海尔推出股权激励方案,随后股价连续上扬。5月3日青岛海尔的收盘价为11.36元;5月29日,青岛海尔的股价升至12.39元,与股权激励公告前相比,涨幅9%。而宇通客车5月2日晚公告股权激励方案后,该股随即进入了下跌通道。5月3日,宇通客车25.9元开盘,当天收于24.53元,大跌4.18%;到5月28日,该股股价最低达21.77元,18个交易日跌幅达15.94%。

  同一概念,宇通客车与青岛海尔股价冰火两重天。

  究其原因,青岛海尔的激励方案行权价格为11.36元,与公告前市场价格相同。而宇通客车的股票授予的价格为12.78元/股,仅为其二级市场股价的一半。此外,激励的股票解禁性限制也出奇的宽松。

  “蛋糕就这么被便宜的分走了,原有股东心里当然不舒服。这次激励成本预计将在今后三年间对公司净利润产生5%—10%的负面影响。”一位分析师称。

  面对上市公司的“半价股权激励方案”,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在宇通客车公告发出后7个交易日,主力机构卖出额已经超过12亿元,资金流出比例达10%。

   激励变福利

  公告显示,宇通客车此次推出的股权激励措施为期4年,拟向激励对象授予3620万股股票期权,占公司股本总额不超过6%。

  宇通客车将分两次发授期权,首次拟授予3267万股,授予价格为12.78元/股,价格仅为二级市场20日均价的50%。此次授予的激励对象为869人,占员工总数10.7%。公司总经理牛波、总会计师朱中霞分别获授100万股、董秘于莉获授50万股。

  由于期权价格仅为市场价格的5成,股权激励的费用将算进管理费,冲抵当期利润。这无疑会给宇通客车的未来的业绩产生不小的冲击。

  中信证券表示,如果以4月27日的收盘价25.60元/股作为授予日价格,2012、2013、2014年税前激励成本分别为1.68亿元、1.53亿元、1.44亿元。按实际所得税率13%进行测算,在2012年—2014年,宇通客车的净利润将分别减少1.46亿元、1.33亿元和1.25亿元,相当于2011年净利润的12.36%、11.26%、10.58%。

  另外,宇通客车规定的限制性解禁条件也十分宽松。

  方案称,公司2012年、2013年、2014年这三年净利润分别不得低于13亿元、14.5亿元以及16.7亿元,也就是说,在未来这三年,宇通客车将最少分别保持10%、11.5%以及15%的增长率。

  根据宇通宇通客车年报显示,2011年其净利润为11.81亿元,增长了37%;2010年则为8.68亿元,增长了53%。

  21世纪网通过翻阅此前的调研报告,分析师均看好宇通客车的盈利能力。多数研报认为宇通客车未来三年增长率会保持在20%以上。

  同时,同为客车行业内企业的金龙汽车在2012年预计净利润为2.97亿元,预计增长14.54%;安凯客车预计净利润增长率2012年为50.5%、2013年为35.2%。

  由上可以看出,无论是分析师的预测还是同类企业的业绩预期,宇通客车完成股权激励方案里的解锁条件并不困难。

  对此。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网表示,这次宇通客车的解禁根本是“伸手就能够得着的苹果”。

  分析人士称,宇通客车的限制性条件仅仅从收入和利润角度,没有股东回报的指标,且条件十分宽松,这是奖励而不是激励,只不过是多了人来分一杯羹。

   机构投资抛售

  虽然上述方案尚需证监会审批,但机构已经开始用脚投票了。

  数据统计显示,在宇通客车公告发出之后的七个交易日,主力机构卖出额已经超过12亿元,资金流出比例达10%。

  有分析师对21世纪网表示,由于激励成本将在今后三年间对公司净利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也导致机构持股信心骤减,不少机构希望能趁股价高位时卖出以求自保。

  5月3日宇通客车公告股权激励草案当天,机构卖出额为5.07亿元,买入额4.20亿元,净卖出8702万元;5月4日,机构买入额1.5亿元,卖出额1.53亿元,335.6万元的机构资金选择逃撤离。5月7日,机构买入额2.08亿元,卖出额2.37亿元。当天则有2952.66万元的机构资金净卖出。

  5月8日,宇通客车资金流出短暂停止。当天机构买入额1.48亿元,卖出额1.02亿元净流入4551.95万元。

  5月9日,宇通客车颓势依旧。当天机构买入额0.47亿元,卖出额0.50亿元,流出236.36万元。5月10日、5月11日,以基金为首的主力机构分别净卖出3762.25万元、1168.40万元。

  5月3日至5月11日,7个交易日里,机构投资者合计净卖出12606.27万元,资金流出比例达10%。

  事实上,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目前仍有部分机构疑虑重重。

  一位名列宇通客车流通股股东名单的机构内部人士向21世纪网表示,宇通客车此次的股权激励的确对股东权益有伤害,至于是否撤出资金我们还是处于观望阶段。

   但是,也有分析师认为,此次机构抛售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必过份解读。

  “在汽车行业一季度整体利润下滑的情况下,宇通客车盈利高峰比较明显,并且跑赢了市场。另外在2011年汽车行业中,股价涨幅最高的就是宇通客车。因此有些机构资金拿久了,现在抛出也是很正常的。”一位分析师称。

  虽然目前说“对宇通客车的股价丧失信心”似乎为时尚早,但现实的情况是,在本该刺激股价上扬的股权激励办法出台后,宇通客车股价的步步下跌让机构承受的损失真真切切的存在着。

  根据资料显示,宇通客车前三大流通股东为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投摩根内需动力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以及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

  公告发布的前一天(5月2日),宇通客车收盘价为25.6元,以上投摩根内需动力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的2800万股计算,当日其股票价值为71680万元;在5月3日公告发布当天,宇通客车跌了1.07%,收盘于23.36元,上投摩根内需动力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手上的股票账面价值就少了2156万元;6月1日,宇通客车的收盘价为23.33元,上投摩根内需动力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的股票继续贬值到65016万元,在股权激励的公告发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家机构的股票价值蒸发了6664万元,跌幅达9.2%。(21世纪网 戴闰秒 陆晓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