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理财“高考”好成绩从何而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5 03:19 来源: 成都商报

  华安基金龙语话投资专栏

  协办:华安基金管理公司

  “十年寒窗苦读日,一朝金榜题名时”。时值六月,又是一年“百万大军”齐赴考场的高考时间。在父母们的殷殷期待中,考生们都希望取得理想的成绩,借助高考实现“鲤鱼跃龙门”的梦想。但现实是,只有那些坚持长期学习的考生,才更有机会获取最终的优异考试成绩。那么,在投资理财中,是否也存在这种长期坚持换来的收益佳绩呢?

  普林斯顿大学麦基尔教授对美国股市的研究表明,1950~2000年,多样化股票投资组合持有者的回报率为-26%~52%不等。在任何一个单独的年份,投资者都不一定能够获得足够回报;但是,如果在这期间内持有组合时间达到25年,那么不论是哪25年,年均回报都将接近11%。再加上时间的积淀,投资的复利效应会进一步放大。

  很显然,相对短期操作,长期投资的累计收益更为稳定突出。然而,现实中面临市场波动时,不少投资者都输在没能继续坚持;甚至在板块轮动中频繁买入卖出,不仅大大增加投资成本,还往往因踏错市场节奏,丧失获取市场投资长期收益的机会。

  在基金投资上,也有类似的投资理念。理财专家指出,基金投资的核心是对市场中长期战略投资品种进行布局和把握,而只有在长期过程中,市场波动风险才能被较大化稀释,才能充分分享经济持续发展的成果,让资金实现复利增长。

  以过去几年国内市场表现为例。从2007年二季度至2009 年三季度末,市场几经涨跌呈现巨幅震荡,沪深300指数仅上涨8.02%;而数据统计显示,同期市场上混合基金净值平均增长23.15%,股票基金净值平均增长22.99%,均明显优于指数涨幅。从中长期来看,基金的长线投资业绩都明显战胜指数,带给投资者不错回报。

  俗语说:“一笔画不成龙”,指的即是急功近利往往欲速不达。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即如同高考,只有在准备过程中持续投入、长期坚守,才可能最终获取优异“成绩”,实现“鲤鱼跃龙门”。

  成都商报记者 李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