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汇金欲领衔国家队出手 期指空军司令齐减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5 07:56 来源: 一财网

  ===本文导读===

  4大行溃败逼近汇金增持成本线 国家队或再度出手

  保监会拟推十大新政 险资投资再放宽

  公募加仓遭遇“黑色星期一”基金经理观望不减仓

  期指两“空军司令”昨齐减空单 空单大减2000手

  ===本文阅读===

  4大行溃败逼近汇金增持成本线 国家队或再度出手

  适合汇金公司增持四大行的时间窗口再次打开四大行股价已经逼近今年一季度的最低价。也就是说,即使按照理论最低值计算也已经逼近汇金公司今年增持的成本价。而且,从估值上看,四大行逼近去年10月汇金高调宣布增持时候的估值。目前剩下惟一的问题就是,汇金何时再度出手?

  当然,市场不能忽略另一大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险资同样是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大举增持银行股,如今险资自然也面临成本线考验。而且与本意就是长期持有四大行的汇金公司不同的是,面临半年报检验的险资恐怕要更为计较投资得失,所以市场更为关注险资是否HOLD不住并选择补仓。

  连续两个季度汇金险资联袂增持

  从去年四季度宣布增持四大行至今年一季度末,汇金公司增持四大行的行动预计耗资已经超过25.4亿元,其中今年一季度中国银行被增持的股权数量最多。

  去年10月10日,四大行已经对汇金的增持行为发布公告,汇金当日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工行1458.40万股,农业银行 3906.83万股,建设银行 738.43万股和中行350.96万股。汇金公司同时承诺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

  和汇金有着同样眼光的是保险资金,去年四季度多家银行股成为险资“围猎”的对象。2011年年报显示,平安人寿旗下的传统普通保险产品在去年四季度大笔买入6.7亿股农业银行、4.99亿股工商银行和3.04亿股建行。人寿保险旗下的个人分红产品也在去年四季度买入4.8亿股农行、0.54万股中行以及136余万股浦发银行 。另外,太平洋人寿旗下的普通保险产品增持了214万股中信银行 .

  今年一季度,汇金公司又在二级市场增持工行5032万股、中行8363万股、农业银行2940.85万股、建设银行2267.37万股。同时险资继去年第四季度抄底后,也在今年一季度再度大举增持四大行。

  以工商银行为例,数据显示,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一季度持股数量由期初的19.998亿股增至期末的23.217亿股,大增3.219亿股,耗资约14亿元。另外,中国人寿旗下两险资产品也在一季度增持工商银行,各自增持了8700万股和1.06亿股。

  工行建行成本线“失守” 四大行估值全面“溃败”

  数据显示,昨日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股价均创出了年内新低:工商银行股价最低跌至4.15元/股,建设银行股价最低跌至4.44元/股。

  虽然此前的公开信息并不能明确汇金公司和保险资金今年增持上述两家银行的准确成本,但考虑到工行和建行昨日股价已经跌至年内最低,那么很显然汇金公司和保险资金今年增持行动的成本线已经失守。

  四大行中另外两家的情况也很不乐观。今年一季度,农行股价最低为2.59元/股、中行为2.9元/股,昨日两银行的收盘价分别为元2.61/股、3元/股。目前的股价仅仅是略高于一季度的最低价,虽然理论上不能确定,但实际上很可能目前股价也已经低于汇金公司和险资的持股成本了。

  从估值情况看,情况就更加明显,四大行目前的估值已经全面溃败,甚至远低于去年汇金公司和保险资金启动增次行动时的估值。

  工商银行去年三季度末每股净资产2.58元,每股收益0.47元,去年9月30日(即汇金公司启动增持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3.98元,对应的市净率与动态市盈率分别是1.54和6.3倍;工商银行今年一季度末每股净资产2.93元,每股收益0.1756元,昨日的最低价为4.15元,对应的市净率与动态市盈率分别是1.41和5.9倍。

  农业银行去年三季度末每股净资产1.91元,每股收益0.31元,去年9月30日的收盘价为2.46元,对应的市净率与动态市盈率分别是1.29和5.9倍;农业银行今年一季度末每股净资产2.14元,每股收益0.13元,昨日的最低价为2.61元,对应的市净率与动态市盈率分别是1.22和5.02倍。

  中国银行去年三季度末每股净资产2.49元,每股收益0.35元,去年9月30日的收盘价为2.85元,对应的市净率与市盈率分别是1.14和6.14倍;中国银行今年一季度末每股净资产2.73元,每股收益0.13元,昨日的最低价为3元,对应的市净率与动态市盈率分别是1.11和5.77倍。

  建设银行去年三季度末每股净资产3.12元,每股收益0.56元,去年9月30日的收盘价为4.32元,对应的市净率与动态市盈率分别是1.38和5.78倍;建设银行今年一季度末每股净资产3.48元,每股收益0.21元,昨日的最低价为4.44元,对应的市净率与动态市盈率分别是1.2和5.28倍。

  市场期待“国家队”再出手 险资或先行一步

  “从股价和估值来看,目前确实打开了增持的时间窗口,不过如果单纯从国际市场和A股市场的趋势来看,增持的时机也许并未真正到来,目前市场更多的是期待”,某市场人士在与记者研讨时态度谨慎。

  不过他同时指出,相对而言,保险资金面临的局面更为尴尬和紧迫。汇金公司作为四大行的大股东,是以长期持有为目的,显然不会特别计较短期的得失,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不会对其构成特别大的压力。但是保险资金就不同,其保险产品类似于基金,对操盘的负责人通常会有所要求,这要求中自然包括盈亏这项关键指标。所以,无论是增仓还是减持,保险资金未来可能会先采取行动化解风险。当然在目前的估值背景下,保险资金增持的可能性还是远高于减持的可能性。

  而汇金公司减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一方面是规则限制上市公司大股东短线交易,另一方面汇金公司也不会轻易砸盘。(证券日报)

  保监会拟推十大新政 险资投资再放宽

  引入交易对手、放松股权及不动产投资限制、引入风险管理工具......

  针对近日来保险业关心的一系列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热点议题,6月4日,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保监会表示,去年以来修订或者拟定了十余项规定,形成新的政策“组合拳”,主要包括:资产配置办法、委托投资办法、债券投资办法、股权及不动产投资调整通知、基础设施债权计划投资政策、境外投资细则、融资融券办法、衍生产品办法、创新产品办法和托管办法等十项。

  保监会方面表示,上述政策规定有的已基本成熟,稍加完善即可发布;有的需要进一步听取意见择机发布实施。上述举措在于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松管制、拓宽范围,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详解十大政策

  拟推出的十大政策几乎全部是保险公司关心的热点问题,例如股权及不动产投资调整通知。目前在股权及不动产投资方面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保险集团公司、保险公司的重大股权投资,应当报中国保监会核准。

  对于类似当前市场普遍关心的问题,早在 5月14日,保监会就发布《关于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做了规范和说明,给予保险机构更加灵活的投资操作自主权。

  例如针对上述股权投资问题,《通知》指出,对被投资企业拥有绝对控股权、相对控股权或者能实质性决定其财务和经营政策的重大股权投资需报保监会审核。上述范围之外的其他股权投资,按规定事后报告。

  十大新政的酝酿表明,保险机构的投资灵活性将进一步加大。总体来看,十大拟推新政中的5项政策是在既有政策基础上进行深入和细化。

  例如,债券投资办法,拟增加无担保债券品种,支持保险机构获取信用利差;股权及不动产投资调整通知,重点是放松投资限制,增强可操作性,降低保险资产对资本市场的过度依赖;基础设施债权计划投资政策将进一步拓宽投资领域;境外投资细则将增加可投资市场、品种和比例,促进保险资金实现全球化配置。

  部分政策则重在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鼓励创新。例如,委托投资办法在于建立市场化竞争机制,引入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交易对手,提升投资能力和收益水平。

  还有一些措施重在加强保险资金管理风险资产的能力。融资融券办法通过盘活保险机构存量资产,创造增量收益;衍生产品办法是运用风险管理工具,管理和对冲股市波动等风险;托管办法将实现可投资资产全托管。

  保监会解释,系列政策的出台是为了更好地顺应宏观经济发展形势,深化保险资金运用体制改革,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

  保监会人士表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进这些举措,有利于支持资本市场改革,促进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业务创新。

  动了谁的蛋糕?

  多数新政重在为保险公司投资运用松绑,委托投资办法则可能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戴上“紧箍咒”。该办法将开放投资管理市场,引入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交易对手。

  目前保险资金只能委托给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或者购买一些普通的开放式基金,并不能以专户形式将资金委托给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管理。

  一位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认为,保险公司的钱只能交给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从市场化的角度来说并不合理,引入竞争机制对于提高保险资金收益率、降低管理费率有积极意义。

  但他同时认为,该举措对目前格局影响应有限。其一,由于保险资金多数投资于收益差别较小的固定收益类,多数保险公司已建立了自己的投资团队;其二,基金、证券公司收取的专户管理费和超额收益提成相对较高,采取委托投资方式的保险公司仍倾向于将资金委托给费用收取较低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即便如此,两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仍然感到担忧。“目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产品尚未对大众市场完全放开,如果保险资产委托理财向其他市场主体放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需要建立相应配套措施。”一大型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表示。(21世纪网-21cbh.com)

  公募加仓遭遇“黑色星期一”基金经理观望不减仓

  虽然A股市场并没有迎来“红五月”,但并不妨碍基金对于红六月的期待。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基金经理们选择了纷纷加仓,然而本周第一个交易日的“当头棒喝”,顿时让加仓的基金们傻眼了!

  面对大跌的市场,基金经理们将会作何选择呢?

  “我们暂时不减仓,先观望一阵再说。”这是多位基金经理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中普遍传达出来的一个观点。

  基金“出师不利”

  在上周普遍乐观的情绪之后,基金集体遭遇了“黑色星期一”。

  根据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仓位测算,上周基金普遍“进驻”高仓位,以示对A股市场的长期看好。据悉,上周可比主动股票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83.27%,相比前周增加2.51个百分点。

  但是周一的市场却没有配合基金公司的这一乐观情绪。昨日,沪指大幅低开,随后一路震荡盘跌,沪指最终跌幅达到2.73%,创下了年内最大单日跌幅。

  针对周一的大跌,国联安宏观策略研究员吴照银认为直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周五海外市场大跌,另一个是八部委(不含证监会)发文研究国际板事宜,但是仔细分析市场大跌背后的因素,仍然是来自经济基本面的下移和政策放松不达预期。

  事实上,前段时间,相比海外市场,A股一直走得比较强,而上周五海外市场的不振严重打击了A股市场的信心。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则认为,目前来看,市场还将在“希望”和“失望”之间不断摇摆。

  基金暂不减仓

  面对措手不及的“黑色星期一”,纷纷加仓之后的基金到底会怎么操作?

  实际上,已经有部分机构按耐不住。

  “前期涨得比较好的周期性等行业,不排除有部分被卖出的可能。”上海某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表示。

  在盘后交易数据中,机构净卖出的比例仍然相对较高。记者初步统计发现,华工科技被机构卖出4858万元,赛象科技被卖出93万元,而勤上光电则有一个机构席位买入,四个机构席位卖出,合计卖出3138万元。金亚科技和天泽信息也分别被卖出了557万和117万元。

  那么,基金对待仓位到底是什么态度呢?

  “实质上,外围市场比预想的严重,所以基金公司普遍持观望态度,在对仓位的增减上暂时变动都不大,会观望一段时间。但是目前市场不确定很大,不代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减仓。”上述上海某公司基金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我们不会减仓,目前的观点还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外围市场,尤其是6月17日希腊选举的再次进行,都对全球股市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选举的结果对A股市场也存在着一定的冲击,届时需要重点关注。”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监对记者表示。

  谨慎成主基调

  周一的大跌,虽然让上周加仓的基金遭受了损失,但大多数基金经理对昨日市场反应平淡。

  “海外市场影响的因素比较重,这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调整。”某北京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表示。

  多位基金经理都对记者表示,目前市场很敏感,未来走势很微妙,需要市场进一步来验证,但是谨慎态度是目前对市场的一个普遍观点。

  魏凤春认为,经济和市场自身力量仍然很弱,上涨行业靠政策托住,持续性需要存疑问。同时,市场整体气氛和资金态度均谨慎,撬起了政策托住的行业,落下了其他行业,行业间错落差异持续上升,系统性风险并未实质性减弱。受政策影响的行业也存分化,不少预期来得快,去得也快,转换频繁,市场反映不一,确定性程度需要持续跟踪。

  展望后市,吴照银则指出,经济基本面或仍将向下,如企业盈利继续下行将导致股市的价值中枢继续下降,而流动性难以在短期内较大规模增长,这使得股市估值难以抬升,因而市场仍可能缓慢下行。(每日经济新闻)

  期指两“空军司令”昨齐减空单 空单大减2000手

  5月28日,备受瞩目的首批跨市场ETF指数基金,嘉实沪深300ETF和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分别于深交所和上交所上市。根据相关规定,两只基金在上市交易5个交易日后,均可自动成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因而昨日自然也就成为两只ETF的“两融”首日。但值得注意的是,昨日两大空头主力在股指期货主力合约上并未加空仓,反而分别减少了371手和861手的空单。

  300ETF“两融”首日股指重挫

  沪深300ETF的发行为投资者跟踪沪深300指数收益提供了更优质选择,因而早就有业内人士表示:“沪深300ETF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之后,一方面可与融资融券业务相结合,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担保物,冲抵保证金,这些新功能将使得沪深300ETF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重要的工具性作用让沪深300ETF上市伊始备受瞩目,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同时也注意到,300ETF上市首周,就遭遇了超过70亿元的巨额净赎回,显示出“帮忙资金”撤离痕迹。而在沪深300ETF“两融”首日,沪深300指数出现大幅下跌,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对此,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陈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沪深300ETF的卖空与赎回,肯定会对标的指数造成负面影响,但今日指数的下行,我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受美股暴跌以及国际板消息的双重打击”。

  空头向1207合约移仓

  中金所交易数据显示,昨日股指期货IF1206合约成交312799手,与上周五相比减少72890手,IF1207合约成交20385手,较上周五19161手的成交量略有上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昨日沪深300指数大跌,但数据显示,1206合约持仓前20名的空头空单持仓数共计减少1860手,其中空单持仓前两名海通期货与国泰君安分别减空单371手和862手。

  与此同时,昨日,1207合约前20名空头席位合计持有空单14021手,持仓量增加1578手。其中尤为明显的是国泰君安、海通期货、广发期货等3个著名空头席位1206合约空单持仓量共减少1757手,但在1207合约上加空单1515手。对于昨日空头所体现的这种态势,陈健向记者表示:“标的指数的大幅下跌让空头获利匪浅,因而空头持仓仓位的减少,很大一个原因是基于获利了结的心态,同时主力1206合约交割日(6月15日)不断临近,空头开始着手移仓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