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际板“板板撞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5 13:19 来源: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孟录燕 供图 东方IC

  在证监会和上交所澄清国际板上市无时间表后,今日沪深两市回暖高开,沪指报2313.74点,上涨5.19点,涨幅0.22%;深成指报9899.65点,上涨25.13点,涨幅0.25%。

  从今日开盘上看,金融板块集体翻红,银行、券商、保险走强。石油板块超跌反弹,中石油、中石化微幅翻红,茂化实华领涨,涨幅近2%。

  到10:30截稿时,医药、酿酒、银行板块指数位于涨幅前三名。

  昨日两市大幅跳空低开。沪指跌64.89点,跌幅达2.73%,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深成指跌破万点。

  市场人士把昨日大跌原因更多分析为国际板“狼又来了”的恐慌效应,每次市场传闻国际板,总会把股市撞得七零八落。

  国际板“狼又来了”?

  泰达宏利基金公司认为,昨日大跌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一是经济层面,无论海外还是国内皆不乐观。美国上周五公布的1季度GDP和非农就业数据均低于市场预期,美国经济呈明显的增速放缓特征,而国内上周五公布的PMI数据大幅下降,险些跌入收缩区间,市场预期的经济见底回升并未发生;二是政策层面,上周五晚间八大部委联合发文提出适时试点启动国际板,国际板可能推出将加大市场的股票供给,在增量资金本身比较匮乏的背景下给市场带来重大打击;三是海外市场层面,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希腊大选结果可能令救助计划失效,西班牙银行危机逐渐蔓延,这带来了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的大幅下跌,也提升了国内市场的风险厌恶情绪。

  更多市场人士把昨日大跌原因分析为国际板“狼又来了”的恐慌效应。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改委等八部委 《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提出“适时启动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试点”,市场人士将其解读为推出“国际板”的又一信号。尽管上交所表示近期国际板没有实质性的启动计划,但该消息仍对市场造成重大影响,导致股指直接低开。市场人士认为,国际板一直是不稳定因素之一,在证监会未实际推行国际板前,任何消息都是对股市的扰动。

  近期无实质性启动计划

  对于“国际板将要推出”的相关消息,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人士昨日明确表示,一直都在研究、筹备中。近期,没有国际板实质性启动计划。

  上证所有关人士表示,《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是一份中长期的战略指导性文件,其中关于 “适时试点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的具体内容,上证所一直都在研究、筹备中。

  国际板已酝酿多年,但受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迟迟未能出台。今年“两会”期间,时任上交所理事长的耿亮公开表示,探索建立国际板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明确要求。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两会”期间也表示,国际板是一个复杂的工作,不仅要有法律制度,还要有很多技术准备,这些工作都在进行。许多因素归结起来,现在不是国际板出台的最佳时机,但该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当时也表示,由于A股资金链压力较大,监管部门会暂缓考虑推出国际板,但国际板的准备工作已非常充分。

  实际上,去年市场上就多次传出国际板即将推出的消息,且每次都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去年5月23日,有关高层表示国际板推出条件成熟就令沪指大跌近3%;6月15日起大盘连跌四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超过3%,也与有关国际板进展的消息有一定关联;7月下旬传出国际板上市细则已制定的消息,股市再度出现3%左右的大跌。

  市场或重回震荡格局

  分析人士指出,在政策红利不断被消耗后,相关热点的持续性逐步减弱。同时,外围市场出现大幅调整的背景下,如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刺激,近期市场很可能再次回调寻求支撑的行情。

  在经济前景不明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往低处重估成为必然。大宗商品有两层属性,一是商品属性,一是金融属性。目前全球经济较差,必然导致需求不旺,最终引致大宗商品的价格下行;而美元指数节节走高,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也会令其价格下跌,这意味着整个大宗市场要面临价格重估。 A股市场上,弹性最大、占比较大的板块是有色等大宗商品板块,这些板块势必随商品价格下降而调整。若此类股票不振,A股市场很难有较好表现。

  申银万国市场研究部副总监钱启敏指出,目前场外资金面虽相对宽松,但股市缺乏稳定财富效应,场外资金并没有明显流入迹象。存量资金不足,成交量无法有效放大,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将极大制约反弹高度,久之,将有不进则退的风险,应对策略为多看少动,宜将仓位控制在五成左右,视政策走向增加或减小仓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