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被抛弃的高考 传递出一种“教育不自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6 04:2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理

   6月7日和8日举行的高考被认为是中国社会最公平的竞争,但是这场公平竞争似乎吸引力越来越差,很多考生主动退出竞争的舞台。数据显示,201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900万人左右。跟2008年1050万相比,报考人数已经下降近160万。

   高考报名2008年是顶峰,随后就开始下滑,2009年为1020万,减少了30万,2010年则大幅度降低至957万,2011年变成了933万,2012年则下降到900万附近,当然,这其中有人口变动的原因,现在参加高考的考生大部分出生区间是1991年-1995年,恰好位于中国最后一个生育高峰之后(1985年-1990年的生育高峰)。

   而中国的“高校大跃进”恰恰是顺应1985年-1990年的生育高峰所做出来的举动。它的录取率大约是60%,即让考生中60%的人能上得了大学,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由于考生数量的下滑,使得录取率大幅度上升,去年达到了73%,今年估计会近80%。如果这个势头持续下去,上大学的确变得非常容易,考生的竞争热点将转移在“名校”上面。从某种意义上,未来的“名校”文凭相当于过去的大学,而大部分大学文凭则类似于“高中”。而后者毕业之后工作非常难找。

   与之对应的是,出国留学的人数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在国内“名校竞争战”中无望获胜的,不愿意念一般大学,因为一般大学毕业后实在是太难找工作了。这些学生家境还不错,所以他们选择了出国留学。

   但是“留学”的投资回报就非常高吗?不见得,从现在“海龟”归国的一般薪酬标准来看,只是比名校毕业生略高一点,但是,海外留学的花费却比国内上大学的费用高出几倍。即使如此,留学依然热度不减,甚至变成很多中产阶层家庭的刚需,这是什么原因?

   可以用奶粉做比喻。外国奶粉并不是营养价值特别高,而是它安全,中国奶粉是因为“有毒”。笔者经常听到国内学生的抱怨是,“我们学不到什么东西,还不如出国见见世面,将英语学好”。传递出一种“教育不自信”和“羞愧的匮乏感”,这跟1970年-1980年日本崛起时的留学景象完全不同。日本人并不把学好英语和见世面作为一项任务,相反他们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认为日本文化是应当输出的,只需要将外面好东西译介回国就可以了。日本的整体教育不输于英美国家,日本人留学完全是从自己的规划出发,学习一些稀缺的技能,好回国来获得更高的薪酬。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