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喜看麦浪扬新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6 04:40 来源: 经济日报

   近年来,粮食生产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种粮大户在各地广泛出现、农业机械大量运用在粮食生产中……这些麦浪扬起的“新帆”引领全国粮食生产发生大转变,推动“三农”工作迈向更高台阶。

   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连续5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有了大提升。

   首先,主产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去年,我国13个主产省粮食产量8684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6%,比2003年提高5个百分点。近8年全国粮食累计增产2810亿斤,其中13个主产省增产2543亿斤,占90.5%。据统计,全国粮食生产超百亿斤的地市24个,产量占全国30%以上。

   其次,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土地流转加快,各地涌现出一批种植面积大、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去年国务院表彰了300名种粮售粮大户,户均粮食种植面积5000多亩,其中超过1万亩的种粮大户35个。

   再次,社会化服务越来越完善。去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4.5%,其中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2%,标志着农业生产方式进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

   这些变化是各地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构建粮食生产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体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从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看,生产布局将更加优化。在挖掘13个粮食主产省潜力基础上,进一步发挥非主产省产粮区和产粮大县的作用;在抓好水稻、小麦等重点粮食品种的同时,兼顾玉米、马铃薯等高产高效作物,保障粮食生产区域平衡和结构平衡。生产主体将更加多元化。继续扶持和培育新型农民、种粮大户,引导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户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生产装备将更加现代化。继续加快水稻机插、玉米机收等薄弱环节的技术研发,推广适宜机械作业的品种和栽培技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