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细微处见以人为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6 04:40 来源: 经济日报

   近日,卫生部组织修订了3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现在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坚果炒货食品》将“无异物”修改为“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同时还删除“无虫蛀”的指标要求。

   “正常视力可见”、“外来”两个限定词,将“异物”进行精确而细致的限定。“在这些细节上修修改改,真的有必要么?”看到这个“细微”的修改,不少人感觉有点小题大做。

   其实,这种小题大做非常必要。标准是一门极为严谨的科学,而其严谨性,就体现在对细节的关注。标准中关于“异物”的要求,原标准规定为“无”,这其实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事实上,任何包装食品中都存在一些“显微异物”,而这些异物大都是食品本身自带的果壳碎屑等,既不可能彻底去除却也无害,因此是允许存在的。

   两个限定词,不仅表述更准确严密,符合实际,而且也可避免可能发生的歧义和纠纷。至于删除“无虫蛀”的指标要求,则在细致入微之外更体现了标准以人为本的一面。

   以前有无虫蛀指标,可能是出于对外观完整的考虑,但外观形状美观或完整与否不属于食品安全指标范围,因此没必要强调。此外,就像有虫洞的蔬菜一样,消费者甚至还能得出没用农药的结论。

   不管标准修订者是否考虑到了这个原因,这一修改本身已经显示出浓浓的人性化意味:在没有增加消费者安全担忧的前提下,减少了生产加工环节的不必要投入。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均兼顾到了,可谓两全其美。

   在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改变屡见不鲜。像食品添加剂标准、果冻标准、婴儿辅助食品营养标准等,都进行了科学细致的修订。

   以人为本,不仅体现在标准制订中,也体现在食品安全工作的方方面面。建立肉菜追溯体系,为餐馆设立卫生评级,强化食品标识标注,规范绿色标识使用……有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我国的食品安全一定能够得到保障,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也一定能够得到保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