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险锁”到“导火索”:联保模式风光不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7 01:3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洪偌馨 夏心愉
[ 不仅大部分银行已经暂停了联保业务,连小贷公司对参与了联保的企业都是避之不及 ]
“诸暨企业之间相互联保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很多亲戚、朋友的企业之间喜欢做联保。”在浙江诸暨采访途中,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拼车”的当地小姑娘谈起联保,谈起企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保关系和由此带来的危害,可谓是头头是道。
这并不奇怪。在拥有10万余家个体工商企业、近300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浙江诸暨,联保模式曾在推动当地信贷市场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在民间借贷危机的冲击下,这种联保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而诸暨当地的知名企业——浙江经发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经发集团”)近期出现的资金链危机亦是受其联保企业的牵连。
从防控风险的一把“保险锁”,变为民间借贷危机中的“导火索”,在如今的诸暨信贷市场中,联保模式早已风光不再。不仅大部分银行已经暂停了联保业务,连小贷公司对参与了联保的企业都是避之不及。
“导火索”效应
谁也没有料到,诸暨的企业巨头——经发集团会因远在浙江湖州的中科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科生命”)董事长洪汉民跑路一事而深陷危机。
看似没有直接关联的两家企业,却被错综复杂的联保关系串在了同一根绳上。
除了对外公开的高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高盛科技”)总裁、中科生命董事长两个身份外,洪汉民还实际控制了多家企业,其中包括一家湖州新元泰微电子有限公司(下称“新元泰”)。
洪汉民的突然跑路引爆了旗下公司潜藏已久的资金问题,而位于浙江上虞的浙江康辉铜业有限公司(下称“康辉铜业”)则因其为高盛科技、新元泰等洪汉民系企业担保而迅速陷入了危机。
很快,这把“火”又沿着联保这根“导火索”烧到了浙江诸暨。与康辉铜业有着担保关系的经发集团随即受到牵连,资金链告急。
在诸暨,经发集团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根据其官网介绍,经发集团创始于1995年,注册资本58721万元,目前涉及旅游、酒店、金融、房地产、纺织制造、对外贸易等众多产业。仅其参股的银行就有浙商银行、徽商银行和诸暨农村合作银行三家。
“由于经发集团在诸暨、绍兴的不少银行里都有贷款,所以这对当地整个银行业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某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
据他透露,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之下,各家银行已经同意暂不收贷,帮助经发集团度过危机,有的银行甚至还给它增加了一些贷款额度。
某股份制银行总行中小企业部高层表示,联保、互保本身是一种信用模式创新,即当一家贷款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时,和其“绑”在一起的企业就需按份额出资覆盖坏账部分,以确保企业信用和后续融资。
“但在民间借贷危机中,这种双刃的模式往往会扩大风险蔓延,那些本身资金状况还能支撑的企业,会因担保链被拖下泥潭。”该高层指出。
联保“演变史”
联保模式最早出现时,因其能有效帮助银行在加强风险防控的同时提升业务量,因此成为当时的一种“金融创新”,被银行间竞相模仿。
某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的管理层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早期的联保、互保多用于各个行业里最有实力的公司。并且,各家公司的业务相对独立,贷款量与企业实际业务能力匹配。“当时也没有出现托底方保证金抽头等现象。”
他认为,在经济上行时,联保、互保的确是一把很有效的风控“保险锁”。银行发放较大金额贷款,本身需要企业提供抵、质押物,在此基础上,银行再要求若干企业联保、互保,并对这一担保模式贷款再收一笔“保证金”,由此进一步收缩风险敞口。
该人士透露:“在4万亿投资的推出时期,资金密集型行业信贷资源充足,作为其抵押物的商铺、楼盘、整层物业价格不断上涨,导致这些行业整体‘不差钱’。”因此,即便有个别参与联保、互保的企业出现还贷困难,与其互保、联保的企业为了行业信誉,通常能够按比例为坏账企业“埋单”。
“但现在不同了。”他指出,由于联保、互保多见于同行业、同地缘、同种类公司之间的互联,而随着经济下行和市场资金面的收缩,整个联保链上企业都资金链紧绷,出现了行业系统性风险。
“一条链子上的企业全都缺贷,抵押物价格走低的同时,银行还要求其收缩抵押率,再加上企业实体贸易量下降,所以不少联保企业处于‘10个瓶子9个盖’状态,自己兜转银行信贷都困难,要是联保企业再出问题,就会被拖死。”上述管理层人士举例说明道。
而让问题变得更糟的是,在使用这一信贷模式的企业中,有小部分在“4万亿”时期为了“套”出更多贷款而与关联公司联保、互保。上述人士透露,由于银行对联保、互保公司有着最低经营年份的要求,因此在行业里就出现了“养”着“壳公司”、收购“壳公司”现象。
银行切断“联保链”
联保的“导火索”效应显现,如今诸暨的金融机构大都已对联保模式“望而却步”了。
某国有大行诸暨支行的业务部门主管向记者表示,联保这种模式本身并没有问题,当地的银行并没有完全放弃,但考虑到诸暨目前的情况,银行在选择联保的企业时会特别谨慎。
在他看来,通常都是一些处于“扩张期”的中大型企业喜欢采用联保的方式,所以贷款的额度往往也比较高,一般都有好几个亿。“这些企业一旦出现状况,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
而诸暨某小贷公司业务经理则表示,无论金额多少,纯信用联保、互保的模式现在都不做了。并且,如果了解到该企业在银行有做联保贷款,“我们就不能碰”。
事实上,联保模式的风险早已被银行所察觉。据某银行业人士透露,包括某国有大行在内的不少银行在一些贷款风险较大的分行,基本叫停了联保类业务和民营担保公司托底的业务。而现在纯联保、互保类贷款已经列入很多银行贷款新增的“黑名单”,基本“只收不放”。
该人士表示,早年,只要3家公司联保,就可以做成一笔联保类业务,现在3家公司已经不可能申请到贷款,参加企业至少4到5家,而且必须使用交叉抵押物模式。
“而对联保企业的资质审查也紧了很多。原本要求企业至少运营2年以上,现在要求3年以上了。”他指出。
除了开始收缩联保业务外,对于已经发生的联保危机,切断“联保链”,进行债务重组则是一些银行采取的做法。
上述某股份制银行总行中小企业部高层此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坦言,在温州金融危机善后过程中,不少银行不得不“主动”切断企业间联保、互保,进行“债务重组”。
“有的老板本身不打算跑路,但看到联保企业不行了,只能跟着跑。有的企业自己的贷款按时付息尚没问题,但一旦让它覆盖联保企业的坏账,它干脆连自己的贷款的利息都不还了。”上述高层透露,出于“缩小创面”考量,银行只好修改担保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