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皮尔的蒲公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7 01:4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王昕
2004年10月26日,当约翰·皮尔在秘鲁库斯科高地心脏病突发去世的消息传到伦敦,BBC的RADIO 1停止正常广播,播放北爱尔兰朋克团体The Undertones的《Teenage Kicks》向皮尔致敬,此后几天里,表达哀悼之情的人士数以万计,其中包括他的忠实听众之一——当时的英国首相布莱尔。
约翰·皮尔早已超越了一名普通DJ的角色,他毫无疑问地成为20世纪波普文化的某种象征,自吉米·亨德里克斯开始,他便孜孜不倦地在BBC RADIO 1里推介自己喜欢的摇滚乐作品,他的独特重口味有时让大众完全没有防备,但如果没有他的大力吹捧,朋克以及之后独立音乐的命运或许会有改变,至少Joy Division和The Smiths的成功会被打上问号。而当年的The Undertones正是靠了约翰·皮尔的提携才一鸣惊人,《Teenage Kicks》不仅是朋克音乐的一首圣歌,也是最能代表毛头小子的神曲一支,其中的不朽名句“Teenage dreams so hard to beat”,当年瞬间击中了已届中年的约翰·皮尔,我把它翻译成“年少轻狂有力量”。
并非只有上世纪70年代后的朋克英雄和英伦独立音乐青年对皮尔尊崇有加,在他自己年少轻狂的时候,也曾拥有一批追随者,蒲公英公司(Dandelion)的经历便是叙写了约翰·皮尔和这些追随者的故事。在商业上,蒲公英从未取得太大的成功,然而,作为英伦早年独立音乐最为隐逸的一段传奇,这个只运营了三年的小唱片公司,却成为越来越多人津津乐道的一处宝藏。
克莱夫·塞尔伍德撺掇约翰·皮尔组建了蒲公英,他们两人就是公司的股东。克莱夫·塞尔伍德当时任职于ELEKTRA唱片公司——上世纪60年代最为著名的民谣和嬉皮士厂牌、大门乐队的东家。塞尔伍德后来回忆自己当年为何要找约翰·皮尔合作时说:“皮尔那时在刚成立的BBC一台工作,总推荐些稀奇古怪的乐队,这些乐队在他的推荐下被EMI、DECCA这样的大公司签约,唱片卖出去上百万张,我想这个人如果能为我当星探真是太好了,加上我的行业经验,我们会是不错的拍档,不过我也听说这个人很另类,大家都把他作为危险的嬉皮士来对待。”
塞尔伍德和皮尔搭上后,两人倒还算投缘,一拍即合,不过皮尔的嬉皮士本性大爆发,他愿意和塞尔伍德一起合作,签约那些有天分却暂时无法出人头地的艺术家们,为他们寻找到机会,他们甚至为公司准备了另一家姐妹公司饼干音乐,以安排签约艺人的版权等等业务,但他和塞尔伍德的分歧在于:皮尔不愿为钱工作,他希望为这些艺术家们当义工。
“蒲公英,还有我们另外那家粗暴的、资本家式的企业——饼干音乐,一旦产生利益,将毫无保留全部归相应艺术家所有,而我本人和克莱夫不得染指。”在皮尔为公司草拟的章程里他这样写道,旁边是傻了眼的塞尔伍德。
但公司最后还是成立了起来,也不知塞尔伍德用了什么手段,皮尔半坚持半放弃了自己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式念头,关于两人谈判签约的细节,塞尔伍德透露了某些细节:“那天,我们在皮尔公寓里谈这事儿,因为那里太小,又几乎没家具,我们坐在地上谈来谈去,谈到后来,皮尔犯困,居然睡了过去,还打起了鼾,这时,某位当年很有些名气的年轻女士走了进来,只穿件非常短小的网眼背心,她一进房间就忙着寻找自己的耳环……”多年以后,塞尔伍德还是拒绝透露这位女士的姓名,但他说皮尔立刻没了睡意,并且,迅速地和塞尔伍德达成了合作协议。
年少轻狂有力量!
说到蒲公英和饼干音乐这两个名字,并不是皮尔和塞尔伍德所起,却是由皮尔当年的室友马克·博兰给想出来的。和皮尔同居的岁月里,博兰还未大红大紫,这位早年把玩迷幻民谣的歌手,涂起眼影,抹起胭脂,以奇装异服玩起浮夸奢靡之音,成为与大卫·鲍伊齐名的华丽摇滚鼻祖,当然,他也是皮尔电台节目中的常客,只可惜,1977年的一场车祸夺走了他的生命,博兰黑眼影卷发造型亦因此被定格为70年代摇滚乐的经典影像。
1969年,蒲公英唱片公司正式成立,那一年,嬉皮士时代即将过去,那些迷惘不知所往的人们,不甘商业大公司吞噬摇滚的纯真,蒲公英自然成为他们借以让自我飞翔的飞行器,一批奇人开始集聚到皮尔的公司,一段属于约翰·皮尔自己的年少轻狂的地下传奇,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