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专家称保增长目标需要政策预案应对“希腊退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7 16:42 来源: 一财网

  在市场对中国经济走势渐生悲观的情绪下,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6月7日在瑞信2012中国投资论坛上表示,实现增长目标不难,但前提是有政策和预案应对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带来的金融冲击。

  范剑平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先行合成指数已经在3月份开始止跌回升,预计GDP增速会在二季度见底,从第三、四季度开始反弹。

  中国经济增长先行合成指数包括六个主要指标,代表供给面的汽车、钢铁两个支柱产业指标有汽车产量和粗钢产量,代表需求面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本年度施工计划总额,代表政策面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代表外需的美国经济先行合成指数,以及代表工业的库存指标。

  范剑平表示,“今年2月为止该先行合成指标还是下跌的,但从3月开始已有所回升。现在除了固定资产投资和本年度施工项目的计划投资额还在下降,其他指标都在小幅回升,其中去库存化比较显著。”

  对于全年经济走势,范剑平较为乐观,“中国经济在现有政策下实现年初确定目标的7.5%以上的增长是没有太大悬念”,但前提是,“如果不出现希腊退出欧元区的特殊情况。”

  “为了应对将来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将对中国和世界经济造成冲击,中国政府有必要制订一定的政策和预案,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范剑平指出,首当其冲应该有必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因为每当国外出现金融大动荡,中国汇率市场都会承受人民币贬值压力。”

  “如果人民币因‘希腊退出’金融动荡而面临贬值压力,一般来说中国的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人民币将出现负增长。”范剑平认为有必要连续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他表示,“过去央行提高存准主要是对冲外汇占款增长过快,现在出现相反情况,就需要连续下调存准金率。如果希腊问题对世界经济冲击比较大,全球主要经济体都会开始降息,那么中国未来也会有降息的空间。但这些经济政策并不是马上需要出台,只有希腊退出欧元区这种极端情况出现,政府才有全面实施这些措施的必要。”

  瑞信董事总经理兼中国研究部主管陈昌华也表示,未来数年的中国经济GDP增速将进入“7时代”,再现两位数的增长可能性不大,GDP增速将基本围绕7%或7.5%左右浮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