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系:隐形冠军“毁誉不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2 01:5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钟可芬
想要摸清中国民营医院的现状和脉络,你必须走进福建莆田系的圈子。
在福建中部住着一群莆田人,他们勤劳又精明,低调又务实,善于捕捉市场机会。
业内估算,目前在全国上规模的1500多家民营医院中,80%为莆田人所开。莆田人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医疗行业的投资者,“莆田系”这一独特称谓由此而来。
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莆田人就发现了国内医疗服务领域的多元需求,并开始走出莆田进军医疗行业。起初,莆田系以开小诊所小门诊聚集财富,积累原始资本后开始全国扩张,以承包、托管、收购等多种手段迅速发家,成为中国民营医院的“隐形冠军”。
中国博爱医疗集团(下称“博爱集团”)的东家林氏家族的发家史,就是其中的典型。还是在1996年,正是“性病诊所,遍地是金”的大好年份,林氏家族突然“刹手”,决定要办中国“真正意义”的大型民营医院。
当时业内众人嘲讽之声不绝,但如今莆田同行却异常佩服林氏家族当初的先见之明。
从1989年成立以来,博爱集团逐渐以独资、参股、托管等方式成为全国近百家私立医院的控制人。其中,不乏上海仁爱医院、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广州益寿医院、广州现代医院和深圳博爱医院等知名医院。
邵可立原来是杭州一家公立医院的副院长,这家二级医院2002年进行民营化改制,准备卖给一家大型民营医院。对医院改制后的前景不大看好,2003年邵可立干脆就从杭州转战广州,加入了博爱集团。
一晃十年过去,邵可立2011年调到了广州益寿医院做院长,这是博爱集团托管的一家小型综合医院,但却是国内最早的民营医院。
民营医院在国内经历一种什么样的成长路径,如何在公立医院垄断的市场中杀出重围,从益寿医院身上就可以看出来。
益寿医院建于1983年,是全国最早的民营医院。邵可立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医院的投资者有港资也有广州的资本。“当时全国的股份制医院就2家,一家就是益寿医院,另外一家在北京。”邵可立说。
当时民营医院是个新鲜事物,广东上下全力支持益寿医院的创办,“广州益寿医院”这几个字还是时任省长朱森林题字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1984年给它颁了“中国第一间民办股份制综合医院”的牌子。
在市场定位上,益寿医院进行了三次转变,才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盈利模式。当时创建的时候,益寿医院的定位是养老医院,鼎盛时期3层的楼房住了100多位老人,但其实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直到2000年,股东方将益寿医院交给博爱集团托管,状况才有了质的改变。“当时博爱集团的方法是把医院改造成综合性门诊,设了十几个科室,两三年后就开始盈利。”邵可立表示。
不过,到了2005年左右,博爱集团发现益寿医院做综合门诊也不行,投入大、回报小,还是要发展专科模式。
于是在2005~2006年,益寿医院重点发展妇科、男科,每年仅广告投入就超过百万元,而收益也颇有成效。但到2010年前后,妇科、男科医院竞争者林立,要想赚钱也不再容易。
去年,邵可立调到益寿医院以后,即开始了医院的第三次转型,业务没变,但第一次提出了“打工族自己的医院”的口号。
对于具体的门诊量和营业额,邵可立并没有透露,只是说,自打提出“打工族自己的医院”口号后,一年下来门诊量翻倍,营销上不用打广告反而病人更多了,重点科室妇科的门诊量一天就有200人次,一年有7万人次。
“托管模式下的医院,利润由股东和博爱集团分成,集团每年给股东一定的租赁费用,股东方对集团很满意,下半年集团准备投入300万元对医院进行全面升级,扩大到二级医院的规模。”邵可立告诉记者。
心外科是基本医疗和高端医疗交叉的领域,从来都是公立医院必争之地,不过,博爱集团旗下的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目前已在上海杀出重围,其心外科手术量已进入上海前三。
据博爱集团透露,目前北京片区已经成立,公司将在北京复制一家上海远大心胸医院规模的心胸医院。
2000年初上一轮医改,国家已逐步放开社会资本办医,莆田系抓住了这个先机切入市场,现在新一轮医改国家全面放开社会资本办医,意味着已在中国民营医疗行业积淀良久的莆田系更具扩张优势。
目前,莆田系普遍对民营医院的前景抱以乐观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