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唐学鹏:利率市场化的步子迈得过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2 03:1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唐学鹏

  在央行6月7日的降息之后,利率市场化改革被认为是重新启动。因为央行让金融机构有权力向上调整存款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也准许向下浮动0.8倍。要知道,中国的利率管制结构是“贷款管下限,存款管上限”,这是允许向“管制线”突破。

  随后,各家银行表现也显示出利率市场化的某种效果。银行间呈现出不同的利率差别,四大行利用浮动权力,基本上没有降存款利率,还是维持在一年期3.5%的水平,而一些小的地方银行,比如南京银行、温州银行则将1.1倍的存款上浮权力“用足”,而某些股份制上市银行则遵从央行的降息指令。小银行追求存款;股份制上市银行觉得自己的服务值得给出较低的存款利率;而四大行则承担着国家的实质正利率功能。

  但我们认为,目前这种存款利率上的细微差别并不具备足够的意义,而这主要同这次1.1倍的区间有关。实际上,我们觉得,这个区间太小了,以至于没有产生有效的市场表现力。众所周知,监管层一直非常担忧利率突然完全市场化存在的波动性现象,比如存款跟着短期高利率走,无序搬家,有点类似拉美“利率市场化运动”的味道——比如1971年的阿根廷改革。其实,拉美的经验是不太具备参考性的。原因很简单,阿根廷在利率市场化之前是分散的小规模的私人银行为主导的,而亚洲很多国家,比如日本、韩国、印度都是大银行主导的银行生态群,要不就是国有或者政府在其中控制力很强。

  亚洲各国的利率市场化尽管都在战略上采取了“渐进方式”,比如日本是从银行间拆借利率弹性化、票据买卖利率市场化、存单发行利率市场化,最后是完全放开。韩国过程则是“期限对应放开水平”,先让3年期以上的存款利率自由化,然后实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利率的自由化,然后是贷款利率自由化,随后让债券发行利率自由化,最后所有利率都市场化。印度在去年10月31日宣布的完全利率市场化也大体遵循了一个渐进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区间上面,大部分渐进化策略国家都采取完全放开的做法。对照一下,中国现在做到哪一步了?首先,中国的贷款利率实质上已经市场化了。因为中国的贷款基准利率是比市场均衡要低的。就好比中国的最低工资如果比市场均衡工资要低,那么最低工资可以说存在不存在都没有任何意义。中国贷款利率也是一样,所以,超低的贷款利率催生的是过度贷款需求和银行的信贷优先序列(先给谁后给谁),以及“影子银行系统”——钱庄。

  其次,中国的国债利率是市场化的、保险公司大额存款利率是市场化的、外币存贷款利率是市场化、银行间利率市场是完全市场化的(以SHIBOR为代表),坦率的说,已经走完了日韩最后一步完全放开之前的“总和”还要多。即使监管者再担忧银行间恶性竞争、退出机制的约束是否存在,也不应当仅仅在边际上放开10%的幅度。也许扩大幅度至1.3倍是一个较合适的水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