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湖北的雄心:复兴大武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2 03:1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刘晓杰

  “未来十年是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湖北将着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重振‘大武汉’雄风。”6月9日上午,省委书记李鸿忠在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上言及此处,会场自发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整整持续数分钟。

  李鸿忠的讲话,表明了湖北雄心。

  从“直逼沪上”的骄傲到“武汉在哪里”的失落,湖北及武汉的现任主政者正试图恢复这个华中地区最大中心城市的昔日辉煌。

  建国家中心城市

  “城市定位关系着城市的未来”。6月10日,在参加武汉代表团的审议时,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说。

  在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4000、5000、6000亿元台阶,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后,湖北对武汉做出了更高的定位,即“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

  在会后的座谈中,李鸿忠颇有信心地表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天时’、‘地利’、‘人和’均已具备。”

  事实上,此番定位不仅是武汉内在发展需求,更体现了其多年沉寂后的焦虑。资料显示,2002年,武汉被地级市青岛和宁波超越,同时,在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综合经济实力排名下滑至第11位。2003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时任武汉市市长的李宪生三问“武汉在哪里”,成为当年最著名的表情之一。

  “武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没有太大问题,东南西北都有,就差中部了”,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吴传清对本报分析称,“按照中央让湖北做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定位,那么毫无疑问,武汉是这个支点的‘支点’,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某个特大城市的战略性崛起”。

  按照党代会报告的规划,在接下来的“黄金十年”,湖北将全面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其中武汉和襄阳、宜昌一起构成最为核心的“一主两副”,与其它地市州各占荆楚经济版图的三分之一。

  “这是第一次对武汉和其它地级市全部有清晰的定位,而武汉的定位则完全是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对本报称。

  “工业倍增”计划

  “治庸问责”和“工业倍增”是当前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两大驱动。

  从2011年4月起,武汉开始推行“治庸问责”,这被认为是新一届政府的自我加压。 这项活动主要包括748项审批事项的取消、下放,以及将办事流程控制在5个以内。

  去年11月,武汉政府还举行了“电视问政”,10多名官员被要求接受公开询问。一位本地学者表示,“考问的不仅是承诺兑现情况,更重要的是唤醒政府官员的责任心”。

  “和沿海地区相比,武汉的软环境还有一段距离”,吴传清认为,开展“治庸问责”,可促进政府作风和效率的改善。

  “工业倍增”则是武汉提升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战略。

  去年年初,唐良智从襄阳履新武汉市长后,迅速组织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唐良智曾表示,“武汉百年前在全国崛起靠的是工业,工业是基础和骨架,未来5年武汉要向国家中心城市进军,依然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工业强市”。

  资料显示,2011年,武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390亿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六位;完成工业投资1202亿元,增长42%,增幅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

  6月10日,唐良智在审议湖北省党代会报告时再次表示,助推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市将有5大计划,而“工业倍增”计划排列第一。

  吴传清对此表示,武汉工业园区的发展当前还不尽如人意,武汉既已明确未来主要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在招商引资之前,政府须有清晰的规划。

  而在叶青看来,武汉要实现其复兴的梦想,最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首先是产业规划,如何引导形成一个全产业链,其次,是如何改善整个湖北省,特别是武汉的民营制造业规模过小、实力不强的格局。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