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湖南省质监部门查处“国标臭豆腐”生产供应链纪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2 08:24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突击黑窝点

  ——湖南省质监部门查处“国标臭豆腐”生产供应链纪实

  □本报记者王融国

  

  6月4日的长沙,阴雨连绵。驶过川流不息的沿江大道,拐弯,再拐弯,湖南省质监局稽查总队的执法车停在了“活源桥巷48号”的老屋前。

  门锁着。本次线索提供者小陈(化名)眼尖,一眼认出了屋前的女人:“她就在‘国标臭豆腐’打工。”突然见到那么多穿着制服、扛着摄像机和照相机的“不速之客”,女人惊恐之余却未乱阵脚:“我冒得(没有)钥匙。”

  门被踹开,小陈熟练地开灯,领着执法人员到各屋检查。这间20平方米左右的屋子被隔成好几块区域,其中一间杂乱堆放着衣物、电饭煲等各类日用品,一间被装成冷藏室,存放腌制好的臭豆腐。尽管温度很低,屋子依然恶臭扑鼻,一位同行的摄影记者几欲呕吐。而另一间制作卤水的房间更是令人窒息,几个水泥池满是污黑的的卤水,水上漂浮着蓝色的泡沫。执法人员在房间里找到了一个桶,黑色的豆豉里有无数小虫在爬行蠕动,白色的大蒜子已成橙褐色,还有一些已发白发霉的发酵物。小陈说,卤水就是用这些东西来制作的。在一堆杂物里,执法人员发现了发往全国各地的发货单。小陈告诉记者,网上非常有人气的“国标臭豆腐”,就是在这几间脏乱不堪的小屋里生产出来的。

  一周前,小陈冒充福建人来到这里,要求成为加盟商,并交纳了1880元的学费。在当学徒的三四天里,小陈不仅详细了解了“国标臭豆腐”的生产流程,还得到了一张做臭豆腐最关键的卤水配料表(见图)。配料表上除有酸菜、香菇、八角等原料外,还赫然写着“粟壳”(即罂粟壳)。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罂粟壳早在1991年就被严禁添加在任何食物里。

  没有营业执照,没有生产许可证,从生产场地、卫生条件、生产原料等情况来看,这里无疑是个加工臭豆腐的黑窝点。执法人员当即对里面的成品进行了销毁。

  接着,记者随同执法人员来到长沙市最热闹的黄兴路,原本生意兴隆、挂着“国标臭豆腐”巨大招牌的门面已关闸落锁,空无一人。

  随后,记者和执法人员又辗转来到了黑石铺大桥下的一个废弃的大棚房。这个标注为“天心区大托乡桂井村潘家台”的地址,若不是小陈花了几天时间跟踪,是根本无法找到的。

  “‘国标臭豆腐’的豆腐坯就是在这里生产的。”在小陈的指引下,执法人员进入了作坊。这里生产场地破旧,就连防尘防蝇等最基本的卫生设施都没有,周围除了乱石、垃圾,别无他物。门口的一辆送货车里有几个存放豆腐坯的桶,桶里没有豆腐,却有各种垃圾和死老鼠。摆在作坊边的8个浸泡着黄豆的敞口大桶里的水已成黄褐色,水面上漂着木屑、灰尘等脏物。舀一勺,竟有1/3的黄豆已霉变发黑。

  “是你们给‘国标臭豆腐’提供坯子吗?”

  “不晓得你们在讲什么。”

  “到底是不是?我们看到就是停在外面那辆货车送的货。”

  一直在顾左右而言他的老板在执法人员和记者的不停追问下,终于坦白“国标臭豆腐”的豆腐坯确实由他们提供。

  “我们是用茶叶水泡豆腐的。”老板紧张地解释着。而放在制作间里的一桶蓝色半透明的晶体让老板慌了神。“这就是让白豆腐变黑的‘青矾’,也就是硫酸亚铁。他们在使用时根本就不称量,在热水里随便加上几勺,溶解后浸泡白豆腐。”小陈指证说。

  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所总工程师杨代明表示,食用级硫酸亚铁可作为营养增补剂,且硫酸亚铁虽然本身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如果作为化学添加剂超量使用制作豆腐,不仅会对呼吸道、食道和口腔黏膜具有刺激性,长期超量使用还可能引起腹痛、恶心等后果。

  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这个工商营业执照注册为“长沙市天心区金福记豆腐店”的作坊,竟然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金福记豆腐店”和“国标臭豆腐”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记者调查后发现,“国标臭豆腐”和“长沙市天心区金福记豆腐店”就是一根绳上的两只蚂蚱。据小陈讲述,在“学习”的几天里,“国标臭豆腐”每天能生产4至5万片臭豆腐,每片的成本约不超过0.3元,全国配送价为1元。该店老板陈四其曾夸口,生意好时每天可生产6至7万片,不仅长沙市场上50%的臭豆腐由他提供,还远销到四川、贵州、河南、河北、辽宁、山东、广东等地。

  湖南省质监稽查总队副队长邹定源表示,臭豆腐是长沙的传统风味小吃。质监部门将联合工商、食安等相关部门,对该行业进行严格整顿。《中国质量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