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支柱造就“扁平化的世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3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像使用w ifi一样,通过互联网和能源的结合,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能源共享,当地球上的一半球处于黑夜之中,其富余的能源可以通过互联网‘智能地’转移到处于白昼的另一半球……”
如果不是亲耳所闻,上述情景或许只能在科幻小说里出现。而这正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描绘的未来20多年的生活场景。在《经济参考报》记者对里夫金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独家专访中,他多次强调,与前两次工业革命采取自上而下集权式垂直管理体制不同的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组织模式是扁平化结构,中小型企业组成的网络与国际商业巨头共同发挥着作用。这就是里夫金所说的“扁平化的世界”。
能源新体制 工业新模式
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阴影难除的背景下,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应运而生,人类将迅速过渡到一个全新的能源体制和工业模式,极大地改变全球的生产和生活。
能源互联网经济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里夫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目前经济危机的一种解决之道,上述五大支柱将催生新型经济范式。总体来看,这将是一种能源互联网经济。
里夫金介绍说,能源互联网,是关于我们如何分享能源,以便于支撑全球经济发展。通过能源互联网,我们可以将每一个微型电站生产的多余能源予以出售,并且可以做到跨洲出售和传输,就像今天我们通过互联网进行全球性的信息传输一样。目前,德国已将开始建设这样的能源互联网。
这一共享网络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互联网,里夫金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像使用w ifi一样,通过互联网和能源的结合,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能源共享,当地球上的一半球处于黑夜之中,其富余的能源可以通过互联网‘智能地’转移到处于白昼的另一半球……”
里夫金说,今天,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新型通信媒体和能源机制的重新整合。这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清洁能源、绿色建设、电子信息、微型发电系统、分散式的IT网络、插电式的生物电池交通工具、可持续化学、纳米技术、无碳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各个领域风起云涌的体现。而这种整合必将带来新型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大量出现。
传统的化石燃料的储量逐渐减少,导致其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持续攀升。与此同时,新技术的采用使得新型绿色能源的价格持续下降。有数据显示,光伏发电的成本有望以每年8%的速度下降,使得发电成本每8年可降低一半。这一涨一落的巨大反差引起了全球经济的巨变,从而催生了21世纪的新型经济范式。
里夫金举例说,美国的一些音乐公司不懂得分享,报纸也不愿分享博客,以为互联网会带来损失,这其实是错误的理念。而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每一个人都能制造自己的信息、发布自己的新闻,同样也能提供自己的能源,这样就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分散式生产的世界
里夫金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制造业正在逐步扁平化。过去,工业生产是垂直的,生产之后再进行销售。建厂要很多钱要很多资源,集中化的生产让工厂运转起来,集中化的宣传、集中化的运输。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使这种生产方式发生改变,不再是垂直化。
里夫金说,除了帮助我们摆脱经济危机,第三次工业革命还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这将极大地改变商业模式。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出了拔地而起的工厂和大片的工业区,以及集中化的生产方式。而第三次工业革命,通过信息技术,生产将可以是分散式,每栋建筑都可以利用自己产生的能源进行生产,而订单和用户需求也可以及时传达给生产方,而生产方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展示和销售自己的产品,这几乎省去了不必要的成本。”
过去的工厂是以制造无数相同产品为基础,但未来的工厂将致力于大规模定制———并且可能看上去更像织布工的小屋,而非大企业的装配线。
《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提出了这样一种设想: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或商业模式能够比以重型设备和蓝领工人为基础,通过装配线大批量生产工业产品的高度集中的工业巨头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有数百万人可以在自己家中或企业中更廉价、更快捷地同时生产一批或单独一个产品,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与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的产品媲美,那又该如何呢?
里夫金预见说,第三次工业革命可以让数百万人生产自己所需的能源,也为耐用品的生产提供了可行性。在这一新兴革命中,每个人的都可以成为生产者,拥有自己的公司。这就是分散式生产的世界。里夫金将这种过程称为3D印刷。
未来的制造业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3D印刷让每个人变成“工厂”,3D打印机通过叠加连续的材料层,造出固体物品。只需点几下鼠标就能调整数码设计。3D打印机可以在无人操作时工作,并且能够制造出许多对于传统工厂来说过于复杂的东西。
里夫金介绍说,信息的“民主化”新时代,制造业也是民主化,每个个体也可以充当制造商,物流、后勤也可以,其中的成本也会越来越低。有了这个技术后,任何一个人通过软件一层一层把东西复制出来,这是基于互联网完成的。过去的制造业造成很多浪费。而新的技术,基于能源类的“工厂”,只需消耗十分之一的原料和能源,利用窗外非常廉价的风和阳光,不用消耗石化产品,就完成这个产品的制造。
而在推广成本上行,里夫金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在过去,产品推广的成本很高。而现在,依靠全球化的互联网,很多东西都是免费的,不必再通过传统方式,在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上花大钱做广告和销售,这种方式使得很多小企业制造产品会更有效、更节能。比如说,中国的一些企业可以改变过去的集中化生产方式,其推广方式也将有所改变,减少了生产、物流和交易费用,这样就可以节约成本。中国成千上万个小公司将可以形成巨大的市场力量。这对于微小企业来说极为有利。
那么大的企业怎么办?会不会消失?里夫金分析说,个别大企业有可能消失,但是大多数大企业不会消失,它们可以变成集合商,为小企业提供物流平台、交易的平台,它们不再大规模制造商品,它们提供平台和服务。
每栋建筑是一个发电厂
里夫金提出,必须摒弃集中收集能源的传统思维。这种思维源于20世纪关于石化能源的经验。面对新能源,我们必须及时做出转变,将每一个现存的大楼转变成一个住房和微型发电厂,就地收集绿色能源,为整栋楼房供电。
里夫金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届时,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公司,这些公司提供将建筑改造成个人电站的服务。这些公司的角色,就好比20世界70年代的史蒂夫·乔布斯。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只有少数人和公司拥有计算机,信息的传播都是“中心化”的。在乔布斯等人制造了个人电脑后,信息的传播方式被极大地改变了,而且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工作,以及数不清的工作机会。今天全球有23亿人使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进行交流。这些改变在过去短短25年间就完成了。
里夫金分析,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样会产生相同的效果。现在绝大多数的人,还在向传统的能源公司购买能源。但在欧洲已经出现了个人电站。在德国,已经有100万栋建筑被改造成了微型电站,同时创造出37万个新工作机会,而未来将会达到几百万之多。我相信在未来,全球将有更多的建筑被改建成微型电站,就像当年使用互联网的情况一样。
除了解决能源问题,第三次工业革命还将创造大量的新型工作机会。“欧洲拥有超过1亿9000万座建筑,欧洲的目标是使大部分建筑变成可以生产能源的微型发电厂。这样一来,每栋建筑都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特点,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生产电力。届时,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公司,这些公司提供将建筑改造成个人电站的服务。而这将创造出数以百万计的新工作机会。”里夫金透露,“目前德国已经对100万栋建筑进行改造,创造出37万个新就业机会。”
这将极大地推动欧洲经济,并创造出数以百万计的新工作机会。例如在能源的储存上,欧洲提出将花费90亿欧元,用于为建筑配套氢和其他能源贮存设备,这将创造出更多的新工作机会。
里夫金认为,正如历史上任何其他的通信、能源基础设施一样,支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各种支柱必须同时存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正是从五大支柱将世界改造成上述样子。里夫金说的五大支柱是指:(1)向可再生能源转型;(2)第二,微型发电厂分散式生产;(3)第三,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存储间歇式能源;(4)能源互联网;(5)将传统的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以及燃料电池动力车。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量
《第三次工业革命》给未来世界描绘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在《经济参考报》记者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专访中,里夫金多次谈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量,认为当前世界的经济危机本身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展的机遇,而欧洲认可第三次工业革命,并且多次提到中国开展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具有的优势。这些因素都将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危机本身或为良机
首先,目前全世界遭遇的经济危机本身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因素。里夫金认为,我们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世纪的最后阶段。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严峻事实,因为这一现实将迫使人类迅速过渡到一个全新的能源体制和工业模式。
里夫金分析说,2008年7月,当石油价格超过147美元每桶时,所有衍生产品的价格都大涨,经济发动机停驶了。购买力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这是经济界的巨大地震。60天后,金融市场发生暴跌。新的动荡也可预期。更严重的是,国际能源署指出石油产量在2006年达到顶峰。今天,石油生产无法满足中印日益增长的需求。“我看到经济增长周期每4至6年都会突然停滞,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25年。通货膨胀日趋严重,购买力在下降。每桶超过150美元的油价是无法承受的。这是真正的危机。”
其次,互联网技术和新能源系统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里夫金发现,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的通信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强大的新基础设施。
里夫金指出,现在要保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不会消失,需要进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投资,基础能源、基础物流、基础产品都要形成新的商业模式,这过程需要25年到30年。但在建造的同时,也在制造就业机会。把建筑物变成能源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同时创造了新的工作机会,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创造出了新的就业机会,满足了各种需求,达到了一个平衡,形成一个平稳的过渡。
欧洲认可第三次工业革命
2007年5月,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正式宣言,该宣言将进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任务交付给了欧盟27国的立法部门。议会对新经济愿景的强烈支持想世界其他地区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欧洲已经走上了新经济之路。
里夫金介绍说,欧盟需要的不是遏制气候变化计划或者能源计划,只有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计划才能带领欧洲,期望更高一些的话,带领世界在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进入后碳时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的严峻挑战。
尽管这样,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变革中,里夫金认为,欧洲比美国、日本、中国及其他国家走得更远,“但我仍然不希望让大家认为德国正在全速前进。事实正好与之相反,德国也还在起步阶段”,里夫金强调,商业圈、公民社会和政治人士逐渐对欧洲的新道路产生兴趣,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准备好或已经踏上征途。不过,至少人们已经有了意向,变革正在酝酿,尽管谁都不能保证欧盟将会坚定方向,很可能变革最终不能推行或是退回原点。如果那样的话,“我就不能确定哪个国家将会站在机遇之门前,带领世界进去新纪元”。
先行城市的实践方案
第三次工业革命并非只是空洞的理论说辞,里夫金说,在世界上一些城市,已经开始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践,意大利“罗马的生物圈”和美国的“圣安东尼奥市的绿色商业规划”就是例证。
“罗马的生物圈”的建设是西方文明古城转变成体现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城的样本,里夫金介绍说,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经济发展计划将把罗马地区改造成一个综合的社会空间、经济空间和政治空间,将其嵌入到一个资源共享的生物圈之中。罗马生物圈是由三个同心圆组成的。内圈包括具有历史意义的核心区和居民区。市中心有许多开放的工业区和商业圈。工业区和商业圈之外,土地变得更加开放,形成农村地区,围绕着大都市。这种生物圈模型注重不同区域之间的连接性,将周围的农业地区同商业区以及历史核心区和住宅区恰到好处地连接起来,当地居民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然后通过便捷的电网输送到各个地区。市中心将进行整修,以保证空间的开放性和道路的畅通无阻,从而使行人重新享受街道的便利和历史建筑的韵味。并且将分阶段改善公共交通,修建自行车道和步行街以推动这种转变。
罗马的绿色外圈也为实施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了极大的机遇,这些项目包括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项目。可再生能源园区将会遍布整个农业地带,恰到好处地融入整个环境之中。
所有这些创新的设计都是为了恢复罗马生物圈,将罗马地区改造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而“圣安东尼奥市的绿色商业规划”则提供了一个贫穷城市开展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范例。该市薄弱的制造业基础却为落实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规划提供了便利,因为制造业活动比其他城市少,而且制造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少,所以该市可以在碳足迹较少的情况下落实新的规划。而里夫金给该市算了一笔账,在2010年至2030年间平均每年将会支出160亿美元用于经济发展,而只需其中的5%,即8亿美元,该市就能实现向新经济时代的转型。换句话说,该市20年间投入一年的经济收入,它就将成为美国首个在第三次革命中走在前列的低碳城市。
中国不应被经济增长的表象迷惑
亚洲国家将成为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力量。西方国家创造了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亚洲完全可以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主体,可以借鉴欧洲特别是德国的经验。
里夫金说,韩国和日本将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参与者。而现在中国、印度正站在十字路口,因为他们是发展中国家,很多行业都在迅速发展,但又恰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末端。
里夫金指出,“在我看来,中国不应被经济增长的表象所迷惑,因为中国的(发展)是崭新的,并且看起来欣欣向荣,中国的城市正在进行着技术革新、物流还有集约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但是,这并不是21世纪所应该包括的内容。”
里夫金指出,中国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来说尤其关键。中国在运用新能源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中国拥有数以亿计的建筑,如果将这些建筑改造成微型电站,既可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又可以创造出无数的新工作机会。事实上,在使用新能源方面,中国潜能巨大。在辽阔的内陆,可以使用太阳能和风能,在沿海地区,可以使用海上风能和潮汐能。因此,“我建议中国应该尽快建立自己的新能源战略,并参考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经验。”
里夫金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偏爱的模式是“垂直模式”(vertical scales),所以我们看到国家性的市场以及国家性的政府融入其中,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模式是扁平的。让我来介绍一下后一种模式怎样在中国产生的,中国的城市创造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矿藏”(lode,即第三次工业革命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译注),即基础设施条件,比如W ifi,目前在中国广泛使用,每个人可以使用这种扁平的模式进行联系,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像W ifi一样进入中国。通过互联网和能源的结合,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能源共享。
不过,里夫金认为,实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转变,最艰难的部分在于观念的转变而非技术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通信媒介和能源体制已经聚合出一个新型的经济模式,这种聚合将会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时间和空间属性,从而要求以全新的方式组织和管理商业活动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