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零售业一年损耗超2000亿 63%源于盗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3 08:39 来源: 南方日报

  专家称,高损耗率转嫁消费者和供应商,将抑制消费且激化零供关系

  南方日报讯 (记者/欧志葵 实习生/吴婧靓)“全国商业损失额连续三年以16.7%的复合增长率不断扩大,去年高达2196亿元。”前天,广东第二届零售商业防损研讨会在广州召开,记者从该会议上获悉,据调查,商业损耗中有63%的源于内外盗窃。有专家指出,这些损失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和供应商身上,造成商品价格直接上涨,抑制消费,并激化零供关系。“零售行业降低商品损耗显得极为迫切,它既是企业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环节,也有利扩大消费。

  内盗造成零售业损失最大

  近年来我国零售行业的商业损失额出现不断扩大现象,记者日前从广东第二届零售商业防损研讨会上获悉,去年我国商业损失率为1.55%,已连续三年以16.7%的复合增长率不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全国统计公报,我国2011年全国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9,552亿元,扣除城镇餐饮收入额17,901亿元,测算出城镇商品零售额为141,651亿元,按照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防损专业委员会调查得出的1.55%商业损失率计算,2011年我国商业损失额为2,196亿元。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防损专业委员会今年一季度在全行业开展了第三次全国范围内零售安全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去年内、外盗造成的损失占商业损失63.1%,损失金额约为1386亿元人民币,其中,内盗造成的损失最大。据介绍,在造成内外盗损失中,内外勾结与团伙犯罪的案件正在增加,一些犯罪团伙呈现黑社会特质。盗窃手段日益智能化,如:使用假信用卡、购物卡诈骗;犯罪团伙使用假身份证应聘收银员,不偷商品和现金,只偷消费者银行卡信息,然后进行银行资金盗窃;在一些大城市的24小时超市,夜间抢劫案不断增加,有些直接伤害了售货员的人身安全。

  有专家指出,在零售业竞争日趋激烈,商业利润率非常低的情况下,零售企业根本无法承担2196亿元的全部商业损失,势必将很大部分损失转嫁给供应商和消费者,从而造成商品价格的直接上涨;而对上游供应商、制造企业利润也有部分剥夺,进而激化零供关系。

  据中国商联会防损委员会调查,62.7%的零售商表示,超出商业损失指标的部分,由员工或供应商补偿,还有近三成的零售商表示,全部损失由员工和供应商分担,而企业自身承担的商业损失不到8%。对此,供应商对零售商转嫁损失强烈不满,据调查,48.5%的被调查者表达了抵制情绪,而2010年只有27%的被调查者有抵制情绪。52.6%的供应商表示,应该与零售商进行协商解决这一问题。

  七成企业拟改进流程控制如何才能有效降低和防止商业损失率?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防损专业委员会认为,防损培训能够有效地降低商业损失。据该会介绍,根据调查,在进行防损培训的零售商企业中,商业损失率集中分布在0.2%-0.4%之间;在未进行防损培训的零售商企业中,商业损失率集中分布在0.4%-0.8%之间。“这一差异表明进行防损培训能够有效地降低商业损失。”

  日前,在广东第二届零售商业防损研讨会上,沃尔玛中国区资产保护总监程堂根认为,把顾客与员工的安全作为防损的重点。深圳蓉华伊特营销中心总经理智强在分析了内盗与外盗的原因及其表现后,提出从人防和技防两方面防止偷盗。华士盘点总经理张亮则认为应以“提高库存准确率”为切入点,从盘点的角度来减少损耗。

  广东连锁行业协会表示,目前已有超过70%的企业准备改进对于公司的流程控制,降低流程损耗;84%的企业关注于专项盘点。据悉,北京地区的物美集团、北京华联集团、美廉美集团、卜蜂莲花集团早已与中国商联会防损委员会合作,进行全体员工和驻店促销员的商业防损基础教育,取得明显的效果。据透露,中国防损委与零售集团合作的防损基础教育工作还将在上海、深圳、杭州、太原、西安等地扩大试点。

  “在零售行业处于外部格局和内部管理转型的关键时期,防损给企业利润带来的价值将在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进一步得以显现。”广东省连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汤涓指出,在当前我国出口压力增大,国家继续加大力度拉动内需的大环境下,零售企业更应该减少不必要的损耗而提升自身的效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