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分家产欲破解传承难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3 11:23 来源: 北京日报今年84岁仍精神矍铄的“超人”李嘉诚,近日令人意外地公开谈起了分家产的事。李嘉诚与夫人庄月明共育二子,即现年48岁的李泽钜和46岁的李泽楷。李嘉诚称会将自己持有的逾四成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权益,以及三成半的赫斯基能源权益,分配给大儿子李泽钜,估计李泽钜可获2041亿港元身家。对于次子李泽楷,李嘉诚称会全力帮助其收购心仪的公司,金额会是其现有身家的倍数计。
李嘉诚为家族财富分配可谓煞费苦心,从中透出的深谋远虑耐人寻味。
本质还是中国式分家单干
分家单干和长子继承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财富传承模式,两种模式互有交叉。李嘉诚的分家计划也承袭了这两个传统,但“长子继承”的说法比较牵强,因为在一个现代家庭中,长子李泽钜继承的不再是李嘉诚的大部分身家,而是李嘉诚自己一手建立的拥有六大业务的商业帝国: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但分家单干的模式却与早年农村里老父亲给儿子们娶媳妇分土地并无二致,二一添作五,各人经营各人的产业。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则是一个分产业,一个分现金,并且用现金来为小儿子李泽楷收购新产业。这说明,对于许多产业人士所担忧的,李嘉诚原有产业将因儿子分家而形成竞争对手的问题,李嘉诚已有更多的考虑。
另外,李嘉诚视他的“李嘉诚慈善基金”为“第三个儿子”,因此也谈及基金的财产分配。他说,基金占了他家产很大的一部分,早前投资的Facebook股权亦已全部注入基金。他还透露,近两年频频增持的公司股份亦会注入基金,基金将会由两个儿子共同管理。
既保全家族企业又留住家庭温情
分家是许多家族企业在处理家族传承时不得不面对的痛苦选择:分家将意味着家族企业的规模瞬间变小,而且产生互相竞争的对手,甚至原有的产业格局因为分家而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有许多亚洲家族企业最终选择了不分家,而是将家族产业完整地交给后代中的一人。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家族企业的“单子继承制”和“养子继承制”。
日本家族企业大多实行“单子继承制”,即家族事业只会传给后代中的一位成员,其他成员则要被“扫地出门”。这么做的目的,既是为了防内斗,也避免家族实力因分家而削弱。幕府时代初期,日本家族还实行诸子均分制,但随着家产被后代越分越小,众多大型家族企业走向了消亡。意识到诸子分产的危害后,日本逐渐选择了严格的长子继承制,即由一子(一般是长子)继承家业与家长权,同时也继承全部或大部分家产,避免了财产的分割。
日本的“养子继承制”则更具有功利性。如果后代无能力接管企业,或者不愿意接管,那么,家长会在公司年轻人中物色一个能力最强的小伙子,先把一个女儿嫁给他,婚满一年后,再举行仪式把女婿正式收养为自己的儿子,让其改姓成为创始人的“养子”。之后,就由这个“婿养子”成为家族的掌门人,并正式掌管企业。如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将公司交给婿养子松下正治(本姓平田);丰田汽车公司的第一任社长丰田利三郎(本姓儿玉),便是丰田家族第一代业主丰田左吉的婿养子。
无论是“单子继承制”还是“养子继承制”,冷冰冰的制度后面存在一个失衡的家庭关系,家族成员从小就生长在一个不平等的环境中,因此给家族文化带来的心态扭曲和负面影响不可小视。一向重视家族文化的李嘉诚显然没有走日本人的道路,他一方面确立了长子李泽钜对家族传统产业的继承地位,另一方面也组织了大量现金,随时准备为次子的未来插上腾飞的翅膀。
如此一来可以说一举三得:第一,家族企业没有因为分家而被削弱;第二,家庭也没有因为李嘉诚厚此薄彼而陷入不和;第三,李嘉诚计划协助李泽楷收购的目标公司,将会是新业务,与目前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的业务无关,因此两个儿子的业务不同,不存在利益冲突,按照他自己的设想,日后两人“仍有兄弟做”。
公布传承计划也是向社会负责
李嘉诚在公布家产分配方案时曾说:“本来这件事不准备讲,既然问到了我就讲,因为这迟早都不是秘密。”笔者看来,此言背后的含义有三点:
其一,传承计划本不宜于生前讲。生前公布家产分配计划,其实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首先,可能导致矛盾而无法维持和谐秩序,为了预防儿子不满,李嘉诚甚至说出了“不满意可以两兄弟对调”的戏言。其次,过早公布计划会导致未来难以作出调整,在家庭关系发生变化时,对分配计划的调整容易导致新的纠纷。此外,过早公布计划容易让有关的人心理发生微妙变化。
其二,公布计划是向社会负责。李家企业地位显赫,虽然李嘉诚身体健康,但毕竟年事已高,对投资者来说有不确定性,公开声明后,对公司股东和市场有了交代,大家也就可以放心了。
其三,自信计划天衣无缝。李嘉诚选择在公开场合正式宣布资产分配方案,应当是已经考虑了方方面面的因素,认为现在公布较为适宜。而多年的精心准备,也让他对计划的实施充满了信心,再加上目前市场相对低迷,准备现金大举收购优质的创新资产正是时候,宣布消息提振市场信心,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延伸阅读
企业家如何引导后辈接班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山西首富李海仓在突然遇害后,其子李兆会从新西兰退学回国,仓促接班;北生药业董事长何玉良去世后,其女也是从加拿大退学接班。这是国内企业家对传承安排的一种普遍做法,许多内地企业家完全忽视了对子女商业才能的培养,对子女的关心大多体现在买车买房、送到国外读书等方面,忽略了言传身教和有针对性的培养。在温州甚至有“穷二代不进厂,富二代不管厂”的戏言。
李嘉诚宣布分家计划虽然是近日发生的事情,但为了这一刻,他已经做了超过20年的准备。早在孩子不到十岁时,李嘉诚就在公司董事会上为儿子设了两个专席,让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培养他们的商业才能。长子李泽钜温文尔雅正襟危坐,小儿子李泽楷年少好动,李嘉诚不管议题有多重要,常会停下会议出言喝止。到了儿子成年后,李嘉诚对他们的培养不但更有针对性,而且时常出手扶持。两个儿子也非常争气,所经营的公司盈利颇丰,年纪轻轻就已经双双进入了富豪榜。
相关链接
慈善基金:李嘉诚“第三个儿子”
通过参与公益事业改善与公众的关系,为家族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组织相关的资源支持家族的发展,是众多欧美大家族设立慈善基金的原因。李嘉诚也深谙此道,和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基金一样,他也试图将自己的慈善基金打造成百年基业,甚至将其看成是自己的“第三个儿子”。
李嘉诚在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的股权,曾多次置入信托基金之中,2010年,李嘉诚更是将其7866.8万股长江实业股份赠予家族信托,令信托的持股量由37.04%增至40.43%。这一安排,正是考虑了信托基金在遗产税、家族成员生活保障、风险隔离、隐藏财富、分配机制等方面的诸多好处。实际上,李嘉诚和李泽楷都曾经多次利用海外信托,以影子公司的模式收购特定资产。考虑到家族基金的诸多好处,特别是曾经受过张子强绑架之痛的李氏家族,更注重隐藏财富和低调行事,加上李泽楷未来婚姻状况不明,李嘉诚建立家族基金的计划将进一步扩大。
根据媒体统计,未来5-10年,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们将迎来其交接班的高峰期、危机期和转型期,300万家民营企业要在这个阶段完成交接班,其数量之多、时间之紧,在世界企业传承史上将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中国民企交接班的第一个高峰期正在来到。
JP摩根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家族企业能成功传到第二代的,只有30%;能传到第三代的也就10%多点;能传到第四代的,仅0.1%。中国很多第一代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已经到了对个人、对企业、对时代作出艰难抉择的时候。作为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此举无疑值得推崇,令人称道。(公明财富传承管理集团 陈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