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多年前的那轮交锋国企没落民企觉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5 05:29 来源: 东方今报

  翻看河南服企的历史长卷,会发现河南的草根儿民企一诞生就肩负着行业使命。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南方服企抢攻郑州市场,郑州服企“国有军团”几乎全军覆没,小服装作坊的老板们就在此时先后注册了公司。那些精明的南方商人没有想到,就是这些每天蹬着板车去送货的小老板,日后与他们缠斗了很多年,并在竞合中壮大了河南服企产业。

  □东方今报记者 赵颖

  ○2000年以后 “国有军团”几乎全军覆没

  西一街,在郑州这样一个“移民城市”,如今恐怕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它曾经存在过。

  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西一街的服装屋里挂满了来自武汉、广州、虎门等地的“时髦货”。“最时尚的衣服不在亚细亚,在西一街”,在郑州领秀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秀·梦舒雅)行政总监杨柳松的记忆里,位于二七广场的这条街曾是当年郑州的时尚聚集地。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这条路被拆掉之后,西一街上的小老板们都搬到敦睦路。彼时,河南的外贸服装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依赖外贸的国有和集体服装企业渐露疲态,南方服企攻占了郑州的时尚重地,也冲击着本地企业。

  河南省服装协会执行会长李刚介绍,2000年以后,在和南方民营服企的交手中,郑州服企“国有军团”几乎全军覆没,如今的“派可思”是当年河南最大的国有服装企业,也是当年“国有军团”硕果仅存的一个。

  这是改革开放以后本地服企与外地服企较早的一轮交锋。就在二者酣战之时,敦睦路上正在发生一些低调的变化,那些来送货的小加工作坊的老板,先后有了自己的公司。这些老板自己搞营销、“搞设计”:他们到广州、武汉等地买衣服,回来让“打版师”照这些服装的版型打版,再把版样交给工人去做,快的话,第二天,老板们就蹬着三轮车带着新出的货到各类服装市场上叫卖。

  缺少研发是民企的通病,最初,仿制让民营服企迅速起步,在日后这却成为影响它们前进的桎梏。

  而那些精明的南方商人当时已经提升了财富水平和信用水平,他们起初也许没想到,这些裁缝、辅料商、国企职工、经销商出身的民营服企小老板,在之后的岁月里会与他们缠斗很多年。

  ○民企老板萌生品牌意识

  2003年2月,在河南省人才招聘市场举办过一次大规模的人才招聘会,青海小伙儿孙裕隆投了几份简历,即将离开时,看到了梦舒雅(后来更名领秀·梦舒雅)的展台。

  9年后,孙裕隆仍念念不忘一个细节:前去招聘的梦舒雅总经理陈勇斌穿着一件蓝色真维斯T恤,人力资源部司总监更朴素,袖口都破了。尽管打扮低调,但他们招聘的职位挺高调,一水儿都是部门经理。

  孙裕隆打量着这个展台,想不起来河南有什么服装企业,但他觉得陈勇斌说话很亲切,本来没想过要做服装的他,后来成了领秀·梦舒雅河南分公司的总经理。

  如果把孙裕隆的入职放到历史长卷中去审视,会发现一军统帅与得力干将的这次相遇,正是河南民营服装企业当时发展情况的微妙映照。

  孙裕隆回忆,2003年前后,郑州每年都有几百家民营企业上马,庞大的规模化扩张,让大家看到了市场的潜力。尤其是领军企业领秀·梦舒雅,当时根本不需要招商,来自陕西、安徽、湖北的加盟商络绎不绝,好多店铺一天能卖两百多条裤子,销售额两三万元。

  市场不断扩大后,企业有了更多诉求。也正是这几年,打着香港品牌、广州品牌旗号起家的郑州民营服企们贴回了“郑州制造”的标签,品牌意识、企业家意识正在觉醒,老板们不满足于“亲帮亲”式的企业管理,急欲完善企业制度,求贤若渴。

  “2000年以前,企业没有一个职业经理人。从2000年开始,陈总开始去招聘会上招人。那时,公司最缺中层。现在公司的核心管理层,都是2004年、2005年招进来的”。杨柳松介绍。

  正处在兴奋期的河南民营服企大肆扩张着规模,并充实了自己的人力资源,开始走上品牌竞争之路。那时,他们靠着价格便宜、出货速度快,在市场的短兵相接中崭露头角。一键分享到【网络编辑:李鹏勋】【打印】【顶部】【关闭】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