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屡破发 机构傻钱疯狂打新图个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6 01:45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唐强 王海慜 每经记者 李智
在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后,新股发行也宣告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其中,新政包含了一个重要的特点——获得新股网下配售的机构,将没有锁定三个月的 “紧箍咒”。
随着IPO新政的实施,21只个股完成上市发行,但令人惊讶的是,有11只个股上市首日即惨遭破发,破发率高达52%。与此同时,新股首发日无论股价涨跌,均遭机构狂抛,累计卖出金额高达11.78亿元。
面对新股的屡遭破发,打新似乎也是无利可图,那么机构“傻”钱狂打新股,又究竟图个啥?
IPO新政显威 新股频破发
4月28日,在中国证监会的主导之下,《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新一轮新股IPO改革再次启动。
上述意见主要内容包括:提高网下配售比例;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新股询价;市盈率高于同行业平均市盈率25%要公告或重新询价;部分原始股东持股可向网下投资者转让;取消机构网下配售股份三个月锁定期等。
回顾过去投资者应该会发现,IPO重启以来,新股常会在上市首日遭遇爆炒,各方势力屡试不爽,打新更成为市场资金追逐暴利的有效途径。
IPO新政的实施,宣告新股发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5月25日上市的浙江美大(002677,收盘价9.92元),巧合地成为IPO新政下的第一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自IPO新政实施以来,包括珠江钢琴(002678,收盘价14.77元)、中国汽研(601965,收盘价7.24元)、华东重机(002685,收盘价9.30元)等21只个股相续登陆A股市场。
然而,浙江美大上市首日的表现并不抢眼,全天涨幅不足17%,令不少中签者颇为失望。实际上,浙江美大能够勉强保住发行价已算幸事,与其同日上市的顺威股份(002676,收盘价13.31元)下跌3.04%,15.8元/股的发行价惨遭跌破。自此之后,近期上市的新股便“跌跌不休”,破发潮此起彼伏。
6月11日,备受市场关注的中国汽研上市发行,其前身为重庆重型汽车研究所,主要从事汽车领域技术服务业务和产业化制造业务,被市场誉为汽车科技创新服务第一股。中国汽研上市首日却遇重挫,其股价大幅下跌7.38%。
截至周五(6月15日),IPO新政后21只个股完成上市发行,其中11只个股上市首日即惨遭破发,破发率高达52%。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2012年初到IPO新政实施前夕,累计上市新股为78只,其中16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破发比例仅为20%。
对此,某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近期新股之所以频频破发,主要是受到IPO新政实施的影响。现在新股发行取消机构网下配售股份三个月锁定期,这就增加了新股供应量,新股不再是稀奇货,市场资金自然没有必要抬轿追捧。
机构首日狂卖近12亿元
IPO新政推出之初,市场各方就猜测:三个月限售期解除后,网下获配机构会不会在新股上市首日卖出?对于这个疑问,绝大多数业内人士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不过,令人费解的是,机构卖出十分坚决。新政实施以来,21只个股上市首日,无论涨跌均遭机构狂抛,抛售金额高达11.78亿元。5月25日,浙江美大虽然没有出现巨幅上涨,但好歹也算是保住了发行价,但据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专用席位牢牢霸占了首日卖出前五席,累计卖出金额将近1.1亿元,占浙江美大首日成交总额的24%。从金额来分析,只有参与网下配售的机构才有足够的筹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抛售。
新股遭遇机构抛售已经不是特例,而是成了一个普遍现象。顺威股份作为IPO新规之下的首只破发新股,机构不顾亏损照“割”不误。当日龙虎榜显示,机构席位占据卖出前四席,其中前两席卖出金额分别为1909.89万元和1530.07万元。按当日均价15.36元估算,卖出股份数量分别约为124万股和100万股,而网下机构获配股份正是在125万股与200万股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6月12日新股表现极为惨淡,当日5只上市新股几乎全军覆没,除宏大爆破(002683,收盘价16.76元)上涨外,其余4只均告破发。其中,百隆东方(601339,收盘价12.34元)和华东重机下跌幅度均超过9%,5家机构席位狂抛百隆东方9985万元。
在新股破发率高达52%的背景之下,机构要想赚钱可谓困难重重,“割肉出局”也许是无奈之举。但是,机构在面对少数大涨的个股时,减持大旗依旧高高飘扬。
6月12日,宏大爆破首发上市,该股早盘以逾6%的涨幅开盘,几经震荡最终以16元/股收盘,相对14.46元/股的发行价,其涨幅为10.65%,成为当日唯一幸存新股。但机构丝毫没有改变卖出本性,4家机构狂抛4559万元。
另外,不得不提及的还有凯利泰(300326,收盘价47.75元),该公司专业从事医疗器械科研,主营业务为椎体成形微创介入手术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从一开始,机构就对该股展开了热烈追捧,凯利泰网下认购倍数高达93.8倍,创下今年来新高。
与此同时,凯利泰网下发行初步中签率仅为网上初步中签率的1.89倍,因而并未启动回拨机制,其网上网下最终发行数量均为650万股。
凯利泰于6月13日首发上市,一扫前期新股沦陷阴霾,全天暴涨62.22%。随着股价的高企,获得凯利泰网下配售的机构获利丰厚,该股发行价为29.09元/股,如果按照当日最低价43.83元减持,相关股东投资收益已超过50%。
就在首发当日,凯利泰换手率达71.34%,3家机构席位大肆卖出7642万元,部分网下获批机构或已完成减持。上述分析师认为,机构纷纷选择首日不计成本地抛售,完全不符合理性投资的原则,这几乎与一般散户无异。不过,也有某些机构的打新产品只是为了赚取一二级市场差价,有自己的操作程序,无论新股上市首日涨跌,都会卖出。
破发恐成常态 打新难吃肉
近期A股市场表现持续弱势,IPO新政取消了机构配售股的限售期限制,新股上市首日处于全流通状态,通过增强新股做空力量,对冲了游资对新股的炒作,直接导致了首日盈利空间被显著压缩。
深交所网站披露的数据显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发行的18只新股发行市盈率平均为30.61倍,仅高于行业市盈率的4.23%,显著低于改革前的22.56%;改革后每只新股平均超募资金为1.34亿元,较改革前的2.17亿元下降38%。
同时新股上市首日涨幅显著降低,非理性炒作得到有效打压。改革后上市的12只新股,平均开盘、收盘涨幅分别为7.48%、7.62%,而改革前则分别为26.03%、24.15%。出人意料的是,尽管打新的油水已经大不如前,但无畏的机构仍旧毫无畏惧地把大把真金白银投向网下配售的“摇奖机”中。
探究6月新股大半破发的原因,除了网下机构取消限售期、管理层不断施压“炒新”以及近期市场情绪偏弱等客观因素外,新股价格依然偏高这一长期困扰IPO的内在因素仍不容忽视。
6月12日,5只上市新股有4只宣告破发,然而机构似乎并没有任何忌惮于打新的迹象,机构参与新股的热情从路演到询价一路贯穿。即将于下周一开放申购的天壕节能(300332,SZ)6月8日至6月13日为其初步询价期间,截至6月13日15:00时,保荐机构收到并确认的询价对象和配售对象分别为94家和180家,这两组数组仅次于凯利泰。
天壕节能本次发行价格8.18元/股对应的2011年摊薄后市盈率为51.13倍,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滚动市盈率为42.37倍,天壕节能发行市盈率高于同行业平均市盈率2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本周四参加了新股津膜科技(300334)的上海路演推介会,公司主营超、微滤膜及膜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以此为基础向客户提供专业膜法水资源化整体解决方案,业务上与碧水源(300070,收盘价30.51元)有较高的可比性。记者对路演的火爆场面不感到意外,在会后交流阶段,其保荐机构中信建投投行部门的一位负责人甚至向一位流露出申购意愿的投资者透露,“估计(发行市盈率)可能会超过(同行业平均市盈率)25%,因为要买的人会比较多。”
来自中信建投发布的投资报告显示,津膜科技的合理价值区域为14.79~18.48元,对应2011年静态PE为39.44~49.57倍,公司所属行业为“K20专业科研、服务业”,截至今年5月15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公布的该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滚动市盈率仅为33倍。
对此,一位长期跟踪IPO的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尽管6月以来的新股大规模破发,固然和新政后首日股票供给增加导致抛压大增有关,但新股定价依然偏高同样难辞其咎,“造成这种情况,一方面,行业平均市盈率的标准,并不能体现行业的真实估值水平,个别业绩差公司的高估值会抬高行业平均估值水平;另一方面网下询价机构为获配故意报高价,报‘人情价’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对报价的提升有着助推作用。”
以百隆东方(601339,收盘价12.34元)为例,其发行市盈率只有12.5倍,为新政后上市的21只新股最低,不足纺织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滚动市盈率26.19倍的一半。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中证指数公司统计的30多家纺织股中,有相当部分的个股是微利股或者亏损股,如此一来,行业平均市盈率自然“被”增长。事实上,同为色纺行业或相关行业的华孚色纺(002042,收盘价5.10元)、联发股份(002394,收盘价13.37元)、鲁泰A(000726,收盘价7.82元)等,按其2011年业绩目前静态市盈率也仅在10倍左右。新政中对于发行市盈率的监管缺陷一目了然。
浙江某券商一位资管人士则认为,随着机构网下配售股锁定期的取消,新股上市首日的股票供给大幅增加,以往新股相对奇缺的属性已不复存在,特别是“打新”机构普遍存在的意图赚快钱的短期行为,更对新股股价形成较大的压力。另外,目前二级市场情绪较为低迷,新股上市之后缺乏资金接盘,破发就很自然了。
机构打新亏客户钱不心疼
尽管新股上市首日,以机构为代表的空军主力往往会争相出逃,把多头打得抬不起来,但IPO新政实施以来,机构参与新股发行的踊跃度直线提升却是不争的事实。据深交所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后发行的18只新股,平均每只股票获得118家配售对象的报价,较改革前的70家提高了69%;每家配售对象的平均报价申购数量增至650万股,较改革前的378万股增加了72%。
另据记者统计,新政后14家上市公司的IPO过程中,约有959.7亿元机构资金参与,而5月份在新政之前招股的14家新上市公司,参与资金仅有354亿元。
如此看来,当前新股的申购正愈加陷入一个怪圈,一面是机构斥巨资申购,为新股发行保驾护航,一面是新股的频频破发,机构不惜早早割肉出局。
对此,上述投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即使新政后短期抛压明显高于以往,但也要看到,没有三个月锁定期,就意味着有可以有机会博取超短期利润,这对机构的诱惑依然不小。
以新政执行后首批上市的东诚生化(002675,收盘价27元)为例,在其之前进行的网下配售中,共有中信证券、信达证券、兴业信托、工银瑞信等6家机构获配,总计获配数量为810万股。5月25日,公司上市首日卖出金额最大的机构席位抛售近7900万元,约280余万股。根据东诚生化网下配售结果可以判定,当天带头抛售东诚生化的应为工银瑞信增强收益债券基金。以东诚生化5月25日28.6元/股的收盘价计算,工银瑞银当天抛售总计获利不少于700万元,收益率约为10%,而这距离网下发行日仅仅过去10天。
另外,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即同一家询价对象旗下的不同配售对价在报价上存在较大的差别。以中国汽研(601965,收盘价7.24元)为例,保荐机构认为其合理价值区间为7.02~8.97元/股。统计显示,中国汽研网下报价入围的基金配售对象共有45个,占总共79个配售对象的57%,拟申购12.47亿股,超过全部申购股数13.32亿股的九成。在6月上市的16只新股当中,其网下申购股份数量和申购资金均高居榜首。
记者发现,机构报价在中国汽研发行价(8.2元)以上的在30家左右,且多以基金和券商资管为主,其中中银基金旗下7个配售对象中有6个报价为9元,而其他机构的报价大多集中在6~7元之间,最低报价仅3元,来自中国人保资产旗下两只产品。但《每日经济新闻》发现,同一家券商,自营报价明显偏低,资管报价明显偏高。
如国泰君安的两个资管账户,对中国汽研的报价均为9元,另两个自营账户,报价分别为7.5元和6.3元;光大证券理的一个集合资产账户,报价为10.2元,而自营账户报价只有7元。“资管是代客理财,用的是客户的钱,赚了最好,亏了也不影响业绩。自营就不一样了,用的是公司自有资金,亏了要进报表的。”某券商人士认为,基金公司之所以敢报高价,也是一个道理。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发行时受机构热捧的凯利泰身上,在所有的215家配售对象中基金公司为141家,申购数量最多,报价也最高,加权平均价格为31.47元/股,超出发行价2元多,基金参与打新热情可见一斑。首日大幅破发的百隆东方(发行价13.6元/股),在初步询价阶段敢于报16元以上高价的几乎都是基金和券商资管,华安基金旗下四只债券型基金报价都为17.4元/股。
一窝蜂盲目报价的结果是开盘当天的认输出局。没有了锁定三个月的“紧箍咒”,机构普遍采取上市首日坚决出货的态度。即使发生亏损,也在所不惜。6月11日中国汽研上市首日便暴跌7.56%,全天股价都运行在发行价之下。当天龙虎榜显示,卖出金额最大的前5名中机构占4席,其中前两席卖出金额分别为2207.57万元和1963.27万元。截至6月15日收盘,股价已较发行价损失超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