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社区 我们共同的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6 07:4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楼下小广场整修的时候,新添置了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社区居委会的同志介绍说,总是看到几位老婆婆在这里打牌,她们要自己带着椅子,有时为了方便还坐在小广场的矮围墙上,“外面就是路面,有时会有汽车来往,太危险了。干脆备上一套桌椅,她们打牌可以用,别人也可以坐下来休息休息,喝口茶什么的。”

  记者为这样用心的观察和作为而感叹,可居委会的同志却说,“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应该的!”采访中,记者深刻感受到,“社区就是我们共同的家”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随着国家深入推进社区建设的政策措施不断落实,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等日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每个人都从切身体验中深切感受到自己与社区已密不可分,而在这种认知之下,社区里的每一位成员,都会像呵护自己的“小家”一样,呵护着这个自己身在其中的共同的“大家”。

  专家指出,社区是居民社会活动的主要环境。有调查数据显示,每个人每天大致有60%到90%的时间在社区度过。算起来,除去在路上的时间,不管我们在家里或在工作单位,其实我们都置身在社区中,只不过环境变换了,我们的角色变换了,而我们与社区之间相辅相成、休戚相关的关系却不会改变。

  也是在这样的认知下,我们开始自觉地为我们赖以生活的社区做许多事情,例如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例如开车进入居住区后减低车速,例如随时帮助邻居老人把重物拿上楼,例如带爱犬散步时为它们拴好狗链……实际上,这样做了以后,我们发现,我们的这些行为不仅促使社区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还反过来作用于我们自身,让我们自己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和谐美好——环境更整洁优美,空气更干净,邻里更亲近,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有人说,社区改变生活,没错,社区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因为是我们大家一起,在共建一个我们共同的家园。

  (责任编辑:梁靖雪)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