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对政府采购专业及课程建设的若干感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8 20:51 来源: 中国政府采购报

  钱程

  作为国际关系学院20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政府采购方向的本科在校生,经过3年的学习,笔者对政府采购的认识从无到有,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一是要正确引导学生了解认识政府采购。

  目前,政府采购只是学校的一个专业方向,还未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所以学生并不能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及时了解这一新兴的专业。一般的情况是,学生在大一有一年时间考虑选择专业方向,系里也会组织讲座等形式介绍政府采购专业方向,加上学生自身主动的了解,在大一年末进行方向选择。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认识政府采购的质量决定了选择政府采购方向的学生数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专业方向的专业人才的实际产出比,即合格培养学生的产出率以及学生的专业素质。

  因此,引导学生了解政府采购是十分必要的,毕竟社会上对政府采购的了解还处于起步阶段,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了解政府采购的渠道较少。引导学生选择并愿意为此专业方向付出努力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培养兴趣,如何在专业方向介绍等方面更好地引导学生对政府采购产生兴趣并使之在选择方向时掌握足够其做出选择的信息,即成为了该专业方向学生工作的一个重点。

  二是完善课程设置,增加采购需求管理课程。

  笔者认为,目前政府采购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个较大问题是采购需求管理类课程的缺失。这里的采购需求管理是指对采购需求即采购标的的了解能力。是否有能力了解所要采购的标的,提出采购需求,并根据采购需求进行有效的采购活动是一次采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政府采购实践中,很多单位的采购人员正是缺少这种对标的物进行了解的能力,无法提出详尽准确的采购需求,而使采购结果背离采购目标,导致采购质量的下降。从采购需求管理的重要性中可以看出,此类课程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此类课程可以教授如何对采购需求进行有效地了解与管理,并整理政府采购各类工程、货物、服务的特点,分类进行学习,并加以实践,使学生真正掌握对采购需求的了解能力与管理能力。

  三是系统的理论课程配以教材能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从国际关系学院各门政府采购类课程的上课情况看,课程质量非常理想,甚至超过了其他许多老牌的、历史悠久的专业课程,但是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缺少专业系统的教材。其原因有2个:一是政府采购专业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各类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仍在编制之中,老师只能依据自身准备的课件进行授课。二是已出版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建立系统的理论课程教材有利于专业课程设置的完善,并且有利于学生课下复习、主动学习。

  四是探索合适有效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单一古板是如今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之一,政府采购类课程的教学应该吸取教训,探索能够更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的教学方式。已有的课程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很好的经验,例如布置课题让学生自主探索一方面的内容并以小组展示的形式分享,老师再加以点评与指导。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等其他方式也是能够激发学生能力并提高学习质量的方式。在更多课程的教学中,这一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积极探索合适有效的教学方式往往使政府采购教学事半功倍。

  五是构建课堂—社团—实践单位的教学与实践体系。

  这种立体的教学与实践体系模式可以使同学们积极参与到政府采购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去,更加灵活地进行专业学习,同时开拓视野,培养实践能力。(作者系国际关系学院20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政府采购方向本科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