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基金业跑马圈地造就“虚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9 04:34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新华社记者桑彤

  经历了14年的发展,我国公募基金总数日前突破1000只大关,正式迈入“千基时代”。然而基金数量爆发式增长,却遭遇规模不升反降。在目前规模与数量背离,重量不重质的背景下,基金业“跑马圈地”的敛财模式直指行业退出机制不完善等扭曲的市场化问题。

  在华泰联合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王群航看来,基金数量突破1000只仅仅是数量上的概念,它从数量的角度反映了规范之后的基金市场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论是1000只,还是第1001只都只是市场稳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最为根本的还是业绩好坏。

  迈入“千基时代”,本应是值得骄傲的时刻,然而面对数量与规模的背离,基金业却被指“虚胖”严重。

  回顾基金业走过的14年可以发现,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从2007年开始进入爆发增长期。数据显示,从1998年的5只基金增长至100只,用了5年的时间;而从900只到突破1000只,只用了6个月时间。特别是近两年以来,随着审批采取多通道同时进行后,基金数量平均每半年便增加100只左右。

  但与此相反的却是基金规模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自从2007年末资产管理规模达到3万亿元的峰值后,便一直徘徊在2万元-2.5万元的水平之间,至今已有4年,2011年缩水比例更是高达12%。

  可见,多并不意味着好,量的提升并没有带来质的提高。重规模不重业绩是造成基金业近年来虚假繁荣的主要原因。如何从量变转向质变,寻找向上的力量,成为基金业发展现阶段寻求的方向。

  在“千基时代”,基金公司之间的产品竞争更加激烈,从交投日趋活跃的分级基金,到沪深300ETF的巨量发行,再到短期理财债券基金的持续热销,创新产品的蓬勃发展不断冲击着传统股票型基金。

  尤其是传统股票型基金话语权的旁落和赚钱效应的缺失也令投资者弃之远去,本已“虚胖”的基金现在发行更加艰难。

  新基金不仅首募规模节节下降,还有部分产品甚至出现发行困难,延长募集期的状况。

  另一方面,迷你基金的数量不断增多,一些隐藏在角落里的“僵尸基金”蛰伏已久,多只基金逼近甚至低于5000万元的“清盘红线”。

  “行业蛋糕没有增长,审批节奏加快产品数量猛增,出现‘僵尸基金’不足为奇。”

  加快审批速度是为了用市场化的手段进行选择,投资者用“脚”投票自然能够淘汰落后产能。但公募基金不会像股票一样,经营不善就“退市”,这也令不少基民开始对基金的退出机制提出质疑。

  业内人士指出,一些规模小、业绩不佳的私募基金被清盘,剔除了私募基金中效率低下的产品,行业整体素质得以提升,对投资者也更为有利;而同样经市场选择后,规模过小的公募基金却选择死守,反而是保留了效率低下的产品。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对市场化机制的一种人为扭曲,并不利于行业的中长期发展。

  不少专家建议,应建立基金退出机制,形成优胜劣汰,让“僵尸基金”尽早出局,才能挽救基金业信誉度偏低的状况。对于那些规模、业绩均长期表现不佳的基金,基金公司可以考虑合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