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债危机原罪:德国人太聪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0 01:00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王丽颖

  欧债危机原罪:德国人太聪明?

  法国马赛商学院国际金融副教授Laurent Estachy,是尼斯大学博士、CPA-HEC Jouy-en-Josas行政工商管理硕士。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资本市场、跨国企业金融和企业管理与国际经济。

  “现在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大多都是贸易逆差国家,而这正是导致政府入不敷出被迫求助的主要原因。”

  欧债问题在危机边缘徘徊,自法国左派在5月份的选举中获胜后,欧洲人对德国的“恨意”又多了那么几分。在法国马赛商学院Laurent Estachy副教授看来,欧洲之所以到了今天的地步,完全是德国人太聪明的缘故。

  6月13日,上海交大—法国马赛商学院AEMBA项目与《中国经济评论》合作举办的夏日早餐会上,记者有幸听到了一场关于“中国和欧债危机”的有趣讲座。Laurent Estachy在台上滔滔不绝地用图表证明着德国自欧元创建以来所获得的丰厚贸易利润,台下是愤愤不平的德国听众的“反对”声。作为主讲人,Laurent Estachy“逼退”了几次想反驳的德国观众,类似唇枪舌剑的反驳声音在1个多小时的演讲中连续出现了好几次。

  货币政策救助注定失败

  前一天,西班牙刚刚获得了1000亿欧元的救助银行业资金,Laurent Estachy刚一上台就给这种救助判了“死刑”。他说,“这笔救助根本不够,几乎在做无用功。”不仅如此,他还否定了欧洲央行货币政策、预算削减和增加欧洲防火墙的一系列救助政策的效用。在Estachy看来,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债务危机根源几乎相同,市场之所以不信任欧洲的原因主要是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如此一来,防火墙垒得再高也无济于事。

  “从当前的欧洲乱局看,欧洲领导人几年来多次会议后推出的一系列遏制危机的计划都失败了。央行多次给银行业注入流动性,企图降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借贷利率的做法都没有取信于市场。如果不建立贸易、财政和政治联盟,欧元迟早要消失。”Estachy警告称。

  贸易顺差是危机之源

  “强势欧元根本不适合意大利、西班牙和其他重债国家,要想改变当前多国借贷利率过高的压力,就必须在欧元区内采用不同的利率政策。在欧元诞生前,逆差多的国家可以通过适当本币贬值来增加贸易出口,减少逆差。而如今欧元区币种统一,就造成穷者越来越穷,无法通过货币价值去调节逆差。”在Laurent Estachy看来,德国正是利用多年来的低利率政策占尽了贸易便宜,过去15年间,德国贸易顺差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2009年时,德国对3/4贸易伙伴的出口额超过进口额,实现了贸易顺差,最大顺差来源国为法国、英国、奥地利、比利时、西班牙和意大利等。从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现在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大多都是贸易逆差国家,而这正是导致政府入不敷出被迫求助的主要原因。 “德国从其他国家赚了那么多钱,现在理应负责地承担救助债务国家的责任。”Laurent Estachy故意对台下的德国听众大声说。

  Laurent Estachy教授还举出了一些“血淋淋的证据”。2003年至2009年的7年时间里,德国劳工价格呈现递减趋势,老百姓购买力变弱,而德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出口强劲,最终导致欧元区经济失衡并出现了两级分化,这也是很多国家提议让欧元区瘦身的缘故。

  欧元必须重新估值

  债务危机从头到尾都是贸易赤字惹的祸。当一些国家出现贸易逆差时,他们开始“找钱“填补赤字漏洞,希腊、葡萄牙、爱尔兰和西班牙等政府有的从股市融资、有的靠发国债和变卖资产来筹集资金,最后债务累积到极限,只能破产。

  Laurent Estachy教授强调称,欧元在贸易失衡的状态下几乎呈现一种错位发展。重债国家出现了通胀紧缩,而经济好的国家通胀率上升,只有处在中和阶段,才能继续发展下去。“自债务危机发生以来,英镑对欧元贬值了30%,所以现在必须对欧元重新估值,要想为重债国家减负,就必须让欧元持续贬值来拉动贸易发展。但问题是,没有一个贸易伙伴喜欢弱势欧元,中国和美国甚至厌恶这种做法。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西班牙也会紧跟其后,届时欧元不光是贬值还会崩溃,而这种僵局就必须用国际调和的方式来解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