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神九的“地方元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0 07:51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神九的“地方元素”

  图为神舟九号航天员乘组指挥长景海鹏(中)、航天员刘旺(左))、航天员刘洋(右)进行上升段操作训练。 秦宪安 摄

  神九美食

  来自刘洋家乡

  本报讯 (余 兵 郑贵铭 记者孙中杰)随着神舟九号发射升空,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河南林州姑娘刘洋和同伴景海鹏、刘旺开始了为期13天的遨游太空之旅。让刘洋倍感自豪的是,这次陪伴他们全程的大部分美食,是来自家乡的永达食品。

  刘洋的老家林州市五龙镇泽下村,距离河南永达集团食品产业园仅52公里左右的路程。河南永达集团是全国肉鸡产业化食品集团企业,多年以来,全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控制,通过实施源头管理、标准生产、全程控制、质量追溯,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产品畅销国内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殊荣。该集团技术中心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10年6月与国家航天员中心合作,先后研发各类新产品600多个,研发的鸡卷类产品,解决了鸡肉长期以来只能烹煮而不能涮食的难题。

  去年11月1日,升空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的神舟八号就带有该公司研发生产的34个产品,当时飞船为模拟载人状态。这次为神九航天员提供的蘑菇鸡块、奶香鸡米、豌豆素鸡、蒜蓉贡菜、香菇炒马蹄、鲍汁白灵菇等26个产品,全部从去年乘坐神八上天的产品中挑选出来,生产工艺成熟先进,完全能满足航天员对营养健康的需要。

  能参与这次航天食品研发和生产,让航天员吃上公司生产的美食,永达集团高温菜肴研发部经理刘正伟非常高兴。据介绍,2010年6月永达集团与国家航天员中心达成合作协议,从今年2月开始这次航天食品的研发生产,公司抽调了80多名技术骨干参与,在通过肯德基熟食品和对日出口熟食品“双认证”的偶蹄肉工厂中生产,生产过程采用“生产干部、品控人员、研发人员”三级品质安全监管体系,生产过程全程记录,成品由公司出口检测化验室检测,最后成品送国家航天员中心检测机构复查。今年3月3日,永达集团生产的神九航天中心专供食品,顺利通过航天员中心评审验收,全部合格。

  据悉,这次为神舟九号航天员研发食品的企业在全国范围仅4家,永达集团是唯一一家生产高温菜肴的企业,提供的食品占这次航天员中心外协食品总量的70%以上。永达集团也是河南省第一家参与研发航天员食品协作生产的企业。

  地上湖北佬

  天上神九跑

  本报讯(陈启海 匡志达 记者张华)伴随神九遨游太空的有多项“湖北制造”。

  “武汉造”为神九装上“千里眼”、“顺风耳”。6月16日下午,武汉海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创电子)副总经理康小燕、周法宁,在酒泉发射中心见证神九升空。据他们介绍,在腾空而起的飞船上,该公司制造的振荡器、谐振器、热敏电阻器和压电陶瓷,负起导航、通讯重任,相当于神九的千里眼、顺风耳。

  海创电子位于东湖开发区,其前身是武汉无线电元件厂。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身上就有这里生产的40多个元器件。从东方红一号起,海创电子就一直承担着我国航天工程的配套任务。我国“神舟”1—5号飞船和“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和“嫦娥一号”卫星等系统,都有海创电子元器件的身影。产品从神一覆盖到神九,海创电子的业绩国内少有。

  该公司总工程师毛晶向记者介绍,神一到神六,公司主要提供谐振器、热敏电阻等设备。这些设备用于飞船上计算机时钟、飞行控制等系统,为整机提供频率信号源或时钟控制信号,犹如人体的心脏。在火箭系统及飞行器系统中,也是重要、核心元器件。从神七开始,海创电子提供的设备技术水平全面跃升。以前局限于计算机时钟、飞行控制等系统,神七以后已扩展至数字传输、接收的更多系统。此次神九飞船上,最大亮点是装备了晶体振荡器。振荡器是飞船数字传输系统的核心,此前海创电子只提供一种型号,现在增加至数十种型号规格,涵盖了时钟晶体振荡器和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这也代表着海创电子从只能提供元件,升级为提供整体器件。

  “我们给神九提供的设备,技术水平不逊色美国航天飞机上的同类产品。”毛晶说,这次给神九提供的设备,相对以前最大进步是小型化、高精度、高频化、高可靠性。以振荡器为例,体积比以前小了1/2,精度却足足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误差只有以前1/3到1/10。最重要的是,国产振荡器打破了国内航天频率元器件系统对国外产品的依赖。

  据悉,海创电子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家集研发和批量生产于一身的航空频率元器件企业,已基本具备频率元器件全线产品的研制生产能力,正在为我国载人航天、嫦娥绕月、火星探测、北斗等弹、箭、星船配套。

  “襄阳造”护佑航天员安全。记者从襄阳中航工业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宇公司)、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42所了解到,两家公司在5大领域研发的8项产品,正伴随神九在太空飞翔。

  位于襄阳的航天42所,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主要负责研制舱外航天服和飞船密封件、火箭逃逸系统动力源,以及医疗监测生化检测组件3大产品,人称“航天员护佑神”。从神一开始,每次飞船升空,都有42所的功劳。火箭逃逸系统动力源研制,是最难啃的骨头。从1992年到1998年,课题组反复计算、验证上万个数据,进行了3000多次试验,终于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找到了最佳配方。1998年10月1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2所提供的产品经受住零高度逃逸飞行考验,大获成功,专家好评如潮,从此和每次神舟飞船的试验与飞行结下不解之缘。

  医测生化检测组件是神九飞船中启用的新设备,主要用于对在轨航天员生理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他们的健康与安全。这对于以后建立有人驻守的空间站,让航天员能够在太空中长期逗留有着重要意义。为此,42所组织精兵强将攻关4年半,研制出专用的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太空极端环境下无毒、透明、耐酸碱、耐高温,具有极高的非特异性吸附性能,不会对待检测的微量样本产生任何干扰,数据准确。

  航宇公司用于神九的产品共有5项,其中套带包、企鹅服是航天员失重防护、锻炼装备,抗浸防寒服包、救生物品包和救生船包属于返回舱救生系统。航宇公司神九产品设计项目副总师万曲介绍,失重环境对航天员的心血管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均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公司研发失重防护、锻炼装备,通过改变气压、刺激肌肉等方式,来维持航天员心血管和肌肉功能,确保航天员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和工作状态。返回舱救生系统产品,配有救生联络物品、医疗卫生用品和生存装备,若飞船返回地面时万一遇到险情,它们能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

  据悉,上述两家企业均数次参与神舟系列飞船产品研制任务。 神一到神九上的逃逸系统发动机和密封件研制,均有航天42所的参与。航宇公司曾参与研制过神七飞船上的座椅束缚装置等救生装备。

  重庆材料

  塑就神九“筋骨”

  本报讯(崔小兵记者蒋维胜)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在位于重庆九龙坡区的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南铝),200多名工人摇动着手中的国旗高声欢呼,因为经他们之手制造的30多种材料,成为神九飞天的保护“外衣”。

  其实,除了制造铝合金材料的西南铝,神九还使用重庆巴山仪器厂提供的地面遥测站、重钢集团提供的黑色金属等多个“重庆制造”。

  记者了解到,西南铝承担了神九30多个品种的研制和试制任务,其中主要以铝合金材料的研制为主。西南铝一位负责人介绍,西南铝提供的铝合金材料,被神九用作蒙皮,这就好比“外衣”。为神九提供的蒙皮要求很高,不仅要求质轻、冶金质量高,而且对平整度也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属超大规格,大都挑战设备极限,生产难度极大。“最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在电视里看到,飞船在飞行过程中,一个折叠式的太阳能板会打开,那是由超薄高精铝合板材制成,目前只有俄罗斯、美国、中国能生产这种板材,国内只有西南铝掌握了这个技术。”该负责人说,目前,西南铝已经成功研制出更为先进的新型材料,将用于未来的空间站和新型运载火箭。

  据了解,除了为神九提供“外衣”外,西南铝还提供了各种规格的锻件。锻件是飞船骨架的重要关键结构受力件,相当于人的“关节”。飞船在启动、飞行、回收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载荷,因此,对锻件的材料、组织、性能、尺寸,均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关节部件的铝合金材料,强度、塑性、耐腐蚀性和抗疲劳度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能,西南铝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西南铝已经研制出直径6.1米级超巨型铝合金锻环,仍然是“亚洲第一环”。本次神九运载火箭上用到的3.5米级铝合金锻环就是西南铝制造的。

  由重钢集团下属的重庆钢铁研究所生产的黑色金属材料,被神九采用品种达30多个,渗入到了神九的“肌理”,主要用于火箭推进器,以及一级火箭与二级火箭的连接件等地方。据介绍,重研所一直承担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型号物质”的黑色金属材料研发和制造任务。从神一到神四,公司主要是提供磁性材料,用于卫星伺服阀,量虽然很小,但很关键,控制卫星运行的轨迹。从神五、嫦娥一号开始提供磁性材料和黑色金属材料,直到如今给力神九飞天。

  “西南铝和重钢为神九提供原材料,我们则为神九提供配件成品。”重庆巴山仪器厂有关负责人透露,他们为神九提供的配件不多,就是一个遥测地面站,但地位却举足轻重,好比人的眼睛。据介绍,该遥测地面站用于升空前的数据收集、分析,是指令员发射指令的主要依据。一共包含3个站,发射阵地、技术阵地、厂房测试,为神九提供的设备在2010年就已交付。从神一到神九,巴山仪器厂均提供此设备。 《中国质量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