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日韩自贸谈判三角牌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6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未来的国际经济竞争,既是国与国的较量,更是经济集团的比拼。在目前几大经济体中,美加背靠北美自贸区,德法则有欧盟这个大集团,只有在东亚,中日韩虽贸易密切,但却整合乏力。有鉴于此,不久前中日韩三国北京峰会达成协议,年内将启动自贸区(FT A )谈判。

  如东亚能顺利整合,将足以与欧盟、北美两大经济圈分庭抗礼,成鼎足之势。但更要看到,东亚文化接近,但分歧远多于欧美,此次FT A谈判虽终于开列了时间表,并不意味着就能很快取得成果。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背后,则是各国都在打F T A的牌,都试图在更广阔国际竞争中取得更多筹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以 韩 国 为 例 , 在 小 布 什 执 政 时 期 , 韩 美 达 成FT A,但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国内的政治纷争,导致这一协议迟迟得不到国会批准。于是,韩国将目光转向了中国。韩国总统李明博2010年就称,如美方再不积极,韩就考虑先与中国签署FT A。但让中方颇为不满的是,当中韩FT A谈判理应加快进程之时,韩却采取了拖延战术。原因无它,用韩国媒体的评论说,韩更多将对华谈判当作了对美施压的一张牌。

  但毕竟,在中日韩三国中,中韩率先启动了FT A谈判,这又让日本感到了焦虑。日韩第一大出口国都是中国,两国2011年对华出口分别为1614亿美元和1342亿美元。按照日本有关机构的估算,一旦中韩FT A生效,韩对华出口将超越日本,基于韩日在汽车、电子等多个产业存在激烈竞争,届时日本将沦为最大输家。

  事实上,据透露,在不久前北京峰会上,日方一度要求立刻展开F T A谈判。即使到最终阶段,日方仍认为“年内”太过遥远,倾向于删除该词。日本的迫切,当然也有其谋算,一则是不能在庞大的中国市场失去先机,二则想通过推进三国FT A,在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 PP)谈判中处于更有利地位。

  但韩国也另有算计。如上文所述,在延宕多时后,韩美FT A已最终获批;而韩对日存在逆差,一旦中日韩达成FT A,韩对日赤字将进一步放大。因此,对于日本迫切的心情,韩国依然以“拖”字应对。可能也正是这种心态,所以韩国坚持不必立马启动三国FT A谈判,而仍以“年内”为宜。

  对中国来说,韩日都是重要贸易对象,三国如果达成FT A,有利于稳固中国出口市场,更有利于应对美国来者不善的T P P的挑战。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T PP的粉墨登场,刺激了FT A的加快进程。中国也力图通过加强与韩日关系,避免在未来贸易格局中被孤立。所以,也有舆论认为,当前东亚贸易谈判中,表面是FT A和T PP的竞争,背后则是中美战略的较量。其他各方,则趁机在两者之间实现利益最大化。

  从长远看,尽管国家利益存在不同,战略走向也有较大差异,但加快东亚经济整合,降低彼此贸易壁垒,符合该地区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以2010年的数据看,中日韩三国G D P占到世界G D P的约20%,贸易额约占19%。日韩与美国走近获取的实利,将远远小于东亚整合所带来的收益。中日韩如能达成FT A,标志着一个庞大的新经济圈的诞生,将极大增强三国的国际竞争力。

  但众所周知,中日韩三国在历史、领土、意识形态等诸多问题上,都存在着较为尖锐的分歧;在农产品关税、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以及电机、汽车等多个行业,也存在着较大的利益冲突。在缺乏良好政治互信、且民间情绪有时敌对的大背景下,三国FT A势必会波折多多,有时,偶发的牵涉到国民情感的关键问题,还可能逆转整个谈判进程。如何排除杂音、取得突破,考验着三国领导人的智慧。(刘洪)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