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保税区:开放明珠背后的一波三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7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伴随着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青岛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准于1992年设立,规划面积2 .5平方公里,享有“免证、免税、保税”的特殊政策。
风雨兼程 探索开放“试验田”
作为山东省和沿黄河流域九省区唯一的保税区,从诞生之日起,青岛保税区便承载着社会众多的关注与期待。
保税区是改革开放的新兴事物,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特别是90年代中期,国家政策的调整使刚刚设立、正处在探索阶段的青岛保税区面临严峻的考验,再加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青岛保税区多次错失发展机遇,到1999年底,主要经济指标落到了全国15个保税区的末位。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保税区内长青草,牛羊吃的好,厂房盖半边,企业往外跑”。
国家有关部委说青岛保税区是荒废了土地、荒废了功能、荒废了政策的“三荒区”,面临取缔摘牌的尴尬境地。
激情创业 打造先进园区
1999年底,青岛市委、市政府做出重大决定:保税区实行新的管理体制,独立运作。新一届保税区管委会临危受命,踏上了充满艰辛的振兴之路。
没有外援,就自己动手,没有经费,就多方筹措;没有政策,就积极争取。在当时几乎一切从零开始的情况下,保税区人发出这样的誓言:“一年有起色,两年有突破,三年进入全国先进保税区行列!”。
理顺思路、理顺体制、理顺关系、理顺情绪,学先进,找差距,打破陈规陋习,举行发展大讨论,“向自己开刀,革自己的命”,打出了一套富有成效的改革“组合拳”:
完善基础设施,清理荒草垃圾,整理半拉子工程;调整运行机制,面向全国招纳贤才;健全服务机构,建立全省第一个投资无费区;转变招商策略,主动出击,用足政策,设立驻外招商代表。
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整顿,为区域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各项工作全面提速,当年就摆脱了落后局面,各项经济指标跃居全国保税区第八位。
进入新世纪后,青岛保税区步入发展快车道,主要经济指标和综合实力跨入全国保税区第六位、第五位,成为了全国的先进保税区。
创新发展 试点区港联动
早在新世纪初,青岛保税区刚刚进入良性运转时,领导层就开始考虑创新发展的新目标了。有资料显示:由于没有自由贸易港政策,中国北方港口的集装箱有80%到日韩中转,仅中转装卸费一项,每年就流失数亿美元。
当青岛前湾港还在建设中时,青岛保税区的决策者们便研究参考世界各国自由贸易港区的性质和作用,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在全国率先创造性地提出了“保税区实施区港联动,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的战略设想,引起国家领导人和海关总署的高度关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由此设立应急课题,开启了我国保税区转型发展的理论先河。
为此,青岛保税区先后两次承办了事关中国保税区未来发展的重要会议。在2003年“中国保税区管理与发展研讨会暨工作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做了主题演讲,明确了中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的发展方向,确立了“三步走”的路径,那就是:实施区港联动———建设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转型。
在理论创新的指引下,青岛保税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人事管理,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废除“大锅饭”,打破“铁饭碗”。加快人才培养。先后选派二百余人次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学习深造,着力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国际化素质、善打硬仗的高素质团队。这种人事管理举措,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韩国主流媒体《朝鲜日报》刊文称:中国青岛保税区管委会的人事管理体制比有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做得更彻底。
“软实力”的强化,带动了青岛保税区以现代国际物流为先导,以生产加工和国际贸易为两翼产业格局大力提升。相继建成了韩国贵金属加工园、橡胶加工分拨中心、国际商品展示中心等一批重点园区,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企业入区经营。
2004年,国家批复部分保税港区实施区港联动试点,青岛凭借自身的跨越发展及理论优势成为全国第二个试点区域。2005年11月11日,面积1平方公里的保税物流园区封关运营。青岛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迈出了关键一步。
厚积薄发 圆梦保税港区
区港联动,成效非凡。青岛保税区以青岛软控、易邦生物、圣元乳业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以珠宝技术研究、刀具刀刃设计、数字软件开发等为重点的创意产业集群,以马士基、捷丰、嘉里等大型跨国企业为带动的物流产业集群,以橡胶、棉花、矿权等国际商品交易市场为主体的高端市场集群蓬勃发展,形成了高质量、高效益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
建成棉花、轮胎、乳胶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橡胶、塑料两个区域性重点实验室,成为全国重要工业品检测中心。
自身发展的同时,青岛保税区还始终不忘区域职责,利用自身政策、功能优势,加强与周边经济区域对接,在全国保税区中率先探索出一条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区区联动。先后为潍坊、德州、滨州、胶南等联动区域引荐外资项目70多个,落实资金2.1亿美元,对周边地区和经济腹地的辐射作用初见成效。
“区港联动、区区联动、高端市场”犹如三驾强劲的引擎,推动着青岛保税区向保税港区跨越冲刺。
然而,保税港区的申办之路并不平坦。
2005年国家首次批复设立保税港区,青岛保税区虽携理论之优势,却与上海同期获批擦肩而过。次年,由于缺乏国家战略支持、国家土地政策调整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又与第二轮获批失之交臂;2007年,青岛保税区重整旗鼓,在加大相关部委协调力度的同时,调整思路,准确把握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方向以及保税区改革脉搏,适时提出了走“功能整合、政策叠加”的道路,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以“区、园、港”整合升级发展,最具自由贸易港区试点优势的“青岛模式”,得到海关总署及各部委的一致认可。海关总署指出,这种形式符合保税区转型发展的方向,对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与发展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2008年9月7日,面积9.72平方公里的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经国务院批复,正式设立。
2009年9月1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一期封关运营。
从保税区到保税港区,一字之遥,青岛保税区为之奋斗了整整十年。在付出了泪水、汗水甚至是生命的代价之后,终于圆梦保税港。
如今的青岛保税区已经发展壮大成为青岛保税港区,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出口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始终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长,吸引40多个国家和地区4900多家企业投资兴业,世界500强企业38家;共上缴国家各项税收190多亿元。
探索发展 扬帆自由贸易港区
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正式实施。青岛成为其核心区,青岛保税港区作为青岛的点睛之笔,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政策优势,秉承创新理念,科学发展,以世界眼光谋划全局,以国际标准加快保税港区建设,立足本土优势,抓好功能突破,最大限度的发挥保税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国内,立足青岛,服务山东,依托陇海线,支撑环渤海,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政策功能区;在国际,面向环黄海,构筑世界先进的自由贸易港区,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聚力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大宗商品国际交易定价中心、特色产业集聚中心,有力吸引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资源要素高速集聚,形成与蓝色经济相应相随、互促互动的重要节点,为山东半岛培育壮大海洋优势产业、优化全省港口资源配置,推动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打造环渤海经济圈对外开放统一平台,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设自由贸易港区是青岛保税港区的奋斗目标,也是我国港口经济发展的最高境界。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随着山东省以及青岛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青岛保税港区”———“青岛自由贸易港区”一定会成为山东半岛的璀璨明珠。